鹅口疮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也被称为白口糊或雪口症。它的产生源于白色念珠菌的感染,这是一种真菌,有时也被称为霉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当他们处于虚弱、营养不良、长期腹泻、感染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情况下,就更容易受到这种真菌的侵袭。
在潮湿的夏季,这种霉菌更容易滋生。专家们注意到,那些不注意口腔卫生的孩子们更容易患上鹅口疮。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口腔科主任关飞提醒家长,鹅口疮是3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孩子们可能因为腹泻导致的菌群失调,或者因为咬玩具、奶瓶不干燥消毒等不良习惯,在夏天让霉菌在口腔内繁殖,从而引发鹅口疮。
一旦孩子患上鹅口疮,他们的口腔里就会出现像牛奶残留物一样的白色不规则膜。为了防止孩子患上这种疾病,母乳喂养的母亲要特别注意乳头的清洁。孩子的奶瓶和奶嘴应该定期用蒸锅消毒,并且确保里外都完全干燥,因为潮湿的奶瓶很容易成为霉菌的温床。在饭前,孩子们应该养成洗手的好习惯,避免咬手、咬角等行为,这些都能有效预防鹅口疮的发生。
预防鹅口疮的发生,除了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可能出现的营养不良、腹泻等问题,以维护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