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儿童乘车安全,家长需警惕
随着夏季的到来,许多家庭选择自驾游出行,带着孩子们去欣赏美丽的风景。在愉快的旅途之中,孩子们的乘车安全不容忽视。对于活泼好动的学龄儿童来说,家长们在出行前更需关注宝宝乘车的安全防范措施。
无论何时何地,绝对不可以让宝宝独自留在车内。宝宝们天生好奇,对汽车的方向盘等部件充满好奇,可能会无意中触碰到,带来无法预知的危险。即使只是短暂的离开,也要随身携带宝宝,不要将宝宝单独留在车内。
在宝宝上车时,家长要为他们开关车门,确保安全。路边停车时更要特别小心,避免飞驰而来的车辆可能撞倒宝宝。一定要让宝宝记住,车辆行驶时,绝对不可以将头或手伸出车外,否则很容易被其他车辆磕伤。
驾车时,要立刻锁住车门及车窗。宝宝们精力旺盛,可能会尝试开关车门、运动窗等动作,这些看似平常的动作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误开车门可能会导致宝宝被甩出车外,电动窗也可能会夹伤宝宝。
家长还要注意车后挡风玻璃的物件放置。一些硬实、危险的物品在紧急刹车时可能会掉落,伤害到宝宝。不要在行车过程中让宝宝使用水杯饮水。建议使用带有吸管的水杯,或者在车辆遇到绿灯暂停时再给宝宝喝水。
如果宝宝在乘车过程中发生意外,家长应该如何应急处理呢?对于应急刹车时的惯性碰伤,可以为宝宝准备专用的儿童安全座椅或安全坐垫来合理防止伤害。当气囊弹出造成冲击伤害时,宝宝乘车最好不要坐在前座位上。针对车辆晃动导致零食窒息的情况,要避免给宝宝食用颗粒状零食。如果宝宝发生意外,可采用急救法进行处理,并及时将宝宝送往附近医院。
宝宝的乘车安全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在出行前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确保宝宝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让愉快的旅途更加无忧。中央空调的隐患与宝宝的出行安全
在冬夏两季,长时间开启中央空调会导致车内外气体无法热对流,无论是公共汽车的中央空调还是私家车的空调,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尤其当汽车熄火后,重新启动空调会使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聚集在车内。对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宝宝来说,在车内休息或睡眠时,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当长时间驾驶途中,如果发现宝宝出现精神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首先要考虑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并立即通风换气。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带宝宝离开车内,呼吸新鲜空气。对于两岁以上的宝宝,家长还可以尝试使用清凉油等来缓解症状。
宝宝的自我保护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当车窗打开或停车时,可能会不自觉地伸出车外,容易被路边的树木、护栏等刮碰。更危险的是,如果被同方向高速行驶的车辆刮碰,可能会给宝宝带来致命风险。有宝宝乘车时,不要随意打开车窗锁。要在车上备些温水和宝宝可用的擦伤药物,如红药水等,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清理伤口,并尽快送往医院处理。
活泼好动的宝宝喜欢在乘车时手拿各种小玩具,但如果拿的是硬物,如甜筒、玩具刀枪等,在汽车突然减速或急刹车时,这些器物很容易弄伤宝宝。在车内只给宝宝提供具有缓冲力的毛绒类玩具,既能帮助宝宝娱乐,也能在突发情况下为宝宝提供保护。如果不幸发生弄伤,要立即用温水清洗宝宝的伤口,并及时送医院处理。
开关门窗时也要注意安全。车门推开时如果定位不准确,稍微回弹的力量很容易挤伤宝宝的手指。而电动天窗的简单操作也可能会导致窗户挤伤宝宝的手指甚至颈部。有宝宝乘车时,不要让宝宝自己开关门窗。如果不幸发生挤伤,对患处进行冰敷或冷敷是最佳的缓解方法。
宝宝的活泼好动也可能导致他们误开车门,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被抛出车外,风险极高。在行车前,一定要检查门窗是否正常关闭;行车过程中,要有专人照看宝宝,确保他们坐在安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防止意外发生。
带宝宝自驾游出行,不仅需要熟练的驾驶技术,更需要注意宝宝的乘车安全问题。只有在安全和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让宝宝享受出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