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回家探望之际,侄儿的作文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这篇作文的题目是《父亲、母亲,请坚守你们的承诺》。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一次数学考试满分后,妈妈答应带他去动物园玩,但未能兑现承诺;另一次期末考试语文考了95分,父亲答应送他一辆自行车,最终也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作文结尾,他提出了疑问:父母总是教育我们不要撒谎,为什么你们不能遵守自己的承诺呢?
在当今社会,许多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常常给予孩子一些承诺。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效,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往往在达到目的后,轻易忘记了自己的承诺。经过调查,发现家长们未能履行承诺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有些家长只是随口说说,并不当真;二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记不得那些事情,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承诺;三是有些家长确实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陪伴孩子。家长们这种随意开空头支票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孩子们虽小,但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他们对父母做出的承诺,常常会认真收藏。家长应该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样重视,一旦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要尽力做到。如果无法兑现承诺,应及时向孩子解释并道歉,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不让他们的幼小心灵受到伤害。
如果家长们因为工作繁忙或经济能力有限而无法履行对孩子的承诺,就不应随意开口。特别是将学习与物质利益划等号的做法,会让孩子产生学习是为了父母、学习可以赚钱的观念,长期下去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实际上,一个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被重视、被爱、被社会认同、被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家长在激励孩子时,不妨多给孩子一些实质性的奖励和惩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满足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