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说教不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 生活知识
  • 2025-01-03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最近,教育领域的专家对德育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关切。他们发现,现行的德育教育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存在脱节现象,对于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效果并不显著。对此,有专家强调,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其实从幼儿阶段便开始,到了小学阶段,主要是纠正不良习惯。这也表明,家庭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要大于学校教育。

那么,究竟在哪个成长阶段培养人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呢?研究表明,人出生后六个月是培养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八个月时,孩子会进入学习分辨大小、多少的敏感期;2至3岁是口头语言表达的首次关键期;2.5至3岁则是培养孩子遵守规矩的关键时刻;计算能力的发展在3岁时显得尤为关键;3至5岁是音乐才华展现的关键期;4至5岁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5至6岁时,孩子的词汇掌握能力将达到一个高峰;而到了9至10岁,孩子的关注点将由后果转向动机。在3至4年级时,纪律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可以说,到10岁左右,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基本已经确立。

专家们指出,一旦行为转化为习惯,它就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内在需求,是节省时间和劳力的自然能力。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习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品德结构由知、情、意、行四个部分组成,习惯属于道德行动的一部分。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口头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许多父母和老师虽然会告诉孩子要珍惜时间、提高效率,但在行动上却未能做到言传身教。有些老师会教育学生礼貌待人、说话客气,但自己却在处理学生作业时不够耐心。更有甚者,父母一边责备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边却在孩子身边打牌、搓麻将。这样的行为如何能让孩子们信服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如果教育只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为习惯上,那么这种教育是不完整的。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