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六期“家长热线电话”如期而至,聚焦的主题是教导孩子如何与同学融洽交往。热线电话的另一端,多位家长及孩子们纷纷打来电话,吐露他们与同学交往中的困惑和烦恼。电话连线的主持人是武汉育才中学资深教师兼职业心理辅导师韩秀珍。她亲切地提醒家长们注意,若孩子性格孤僻,家长们应当引导孩子们用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自己和他人。
小彬是一个不自信的孩子,害怕与同学相处。她觉得自己长相不佳,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挤,甚至感觉在班里没有地位,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听完小彬的诉说后,韩老师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黑牡丹”虽然皮肤暗沉并不漂亮,但她自信、成绩优秀并擅长文艺活动,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顺利考入了华师一附中。韩老师建议家长们在孩子不自信时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引导他们积极看待自己的不足,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并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家长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赞美孩子的优点和夸大其词地称赞他们的成就。但对孩子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缺点仍需要引导他们学会面对。
玲玲是一个自大的孩子,她不愿与父母和同学交流。她认为同学们的话题都很“肤浅”,只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韩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多与孩子沟通,寻找共同话题并慢慢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习惯和能力。对于自大的孩子,家长应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对事情有一颗包容的心。当孩子表现出对其他孩子的成绩产生妒忌时,家长应教育他们接受他人比自己强大这一事实,教会他们有一颗宽容的心。
陈德因为考试成绩的提升而遭到同学们的嫉妒和怀疑。他的努力被误解和质疑让他倍感困扰和沉默寡言。对此现象韩老师表示理解并分享了应对孩子妒忌心理的建议。她强调家长应该教会孩子接受他人的强大并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他人的成功和优秀。同时家长们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让他们健康成长。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里让我们携手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友善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并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更进一步来说,家长们应该告诉孩子们,如果看到身边的同学考试表现比自己优秀,不应该心生嫉妒,做出背后伤人的举动。相反,应该把同学们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
要知道,竞争并不意味着要互相攀比或者恶意攻击,相反,真正的竞争精神是在良性竞争的环境同成长和进步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竞争,理解竞争的本质是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
当孩子看到身边的同学取得好成绩时,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的长处,从中汲取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理解竞争的意义,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