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生儿迎来这个世界,他们的身体经历了许多微妙的转变。随着脐带的脱落,一个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在宝宝的一个月内,他们可能会因为咳嗽或是激动的哭闹而引发腹部胀气,这可能导致脐残留端的血管微微张开,出现渗血现象,使衣服留下咖啡色或鲜红色的血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75%的酒精轻轻擦拭血迹,并用消毒纱布进行包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避免使用未消毒的水或布条来擦拭或填塞肚脐,以防止脐部感染。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脐肉芽肿。当剪断的脐带伤口受到异物刺激时,可能会形成息肉样小肉芽肿。这些脐部肉芽肿表现为樱红色肿物,大小如米粒至黄豆,会分泌浓血性物质,污染衣裤,且长时间无法愈合。如果新生儿的脐带出血是由脐肉芽肿引起的,最好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可能会使用10%的硝酸盐进行腐蚀处理,或用消毒剪去除多余的肉芽组织,同时注重局部清洁卫生,大部分病儿都能迅速康复。
新生儿也可能遭遇脐湿疹的问题。不少新生儿会患上湿疹,而部分宝宝的湿疹会出现在肚脐处。肚脐的湿疹可能导致皮肤糜烂,分泌物时多时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映喃西林溶液清洗湿疹处,再涂上40%的氧化锌油膏,以取得良好疗效。
还有被称为脐茸的现象,这是新生儿脐部黏膜的残留物。脐茸表现为一块位于肚脐中央的粉红色肉状物,分泌物较多。若不小心碰到,会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对于脐茸的处理,建议寻求医生的指导。
再来说说脐炎。向内凹陷的肚脐容易积累脏东西或积水,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脐带脱落后,脐残端未完全闭合,若无适当的护理,细菌可能大量繁殖引发脐炎。初期症状包括脐带根部或创面发红、有白脓性分泌物,进一步可能导致脐周皮肤红肿。严重时,细菌甚至可通过未闭合的潜在通道进入血循环,造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小儿脐炎必须及时处理,最好寻求医疗帮助,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药粉或石灰等。
最后我们还有脐尿管瘘的情况需要了解。如果自新生儿期起,婴儿的脐部始终有少量液体漏出,并引发局部皮炎,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脐尿管瘘。这条瘘管连接膀胱和肚脐,当膀胱有尿时,就会通过此管从肚脐流出。一旦被确诊为脐尿管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每一个新生儿都是脆弱的,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了解并正确处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