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家庭教育,避免“大堵车”
驾驭家庭教育其实并不难,如同驾驶车辆一样简单。只要牢记“红灯停,绿灯行”,避免“堵车”的情况便不会发生。有一种特殊的“堵车”现象却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频繁出现——那就是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堵车。
在沟通交流大堵车的现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要么问一句答一句,要么沉默不语;要么絮絮叨叨,反复重复同样的信息内容。面对这样的状况,父母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无奈。让我们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看看问题的症结所在。
当孩子反复回答妈妈那些“你在幼儿园吃了什么饭”“老师对你怎么样”“你有没有做错事”等老套问题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无聊和厌烦。男孩在受到委屈时向妈妈倾诉,妈妈却批评他们“一点小事就哭”,这让他们感到困惑和失望。对此,父母需要尝试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提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今天的综合活动课有哪些内容”“用落叶拼金鱼有趣吗?”这样新鲜的议题才能引发新鲜的交流。
当孩子竭尽全力与父母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时,父母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情绪波动或觉得孩子的叙述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感到烦躁。例如,当孩子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在绳梯上的经历时,妈妈却可能因为忙碌或心情不佳而表现出厌烦。对此,父母需要学会耐心聆听孩子的叙述,抓住一两个关键点,将话题引入有趣的频道。例如,关于爬绳梯的话题,妈妈可以询问孩子站在绳梯上的感受、是否有小伙伴为他加油、下面的老师是否紧张或鼓励等。这样不仅能教会孩子坚强勇敢、懂得感恩他人的帮助,还能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当孩子向父母透露一些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的信息时,他们希望父母能够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原谅他们,成为他们的盟友。有些父母却把这些信息当作“有趣的玩具”“搞笑的小丑”,四处传扬孩子的“精彩事迹”。这会让孩子感到愤怒和失望。对此,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和自尊心,不要轻易传播他们的个人信息。
驾驭家庭教育需要我们理解并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用耐心和关爱去倾听和引导他们的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堵车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