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许多儿童纷纷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这种病症给患儿带来了不少痛苦,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健康。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手足口病,又被称为皮诊性口腔溃疡,其典型症状包括手、足皮肤的疱疹以及口腔黏膜的溃烂。该病主要由多种肠胃病毒引发,主要侵害的对象是儿童,并且呈现出规律性的流行趋势。自1957年在澳大利亚首次报告以来,手足口病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在我国,从1981年的上海、浙江、北京等地也开始出现病例,而后在天津等地发生了大规模的流行。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a组16型肠胃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见于秋冬季节,主要影响1-5岁的儿童,并可在人群中引发局部流行。肠胃病毒71型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关注。这种病毒不仅侵袭婴幼儿,也可在较大儿童和成年人中传播,且患者常常伴随神经中枢系统的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脑炎、脑干脑炎等。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或隐性感染者以及健康带毒者。患者在发病1-2周时从咽喉部排出病毒,排泄物中排出病毒的时间较长,约3-5周。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患者的唾液、疱疹液、排泄物等污染的手、毛巾、杯子、牙刷、玩具等日常接触物进行传播。医院内的相互污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能导致手足口病的传播。易感人群主要是幼儿,各类病毒在幼儿群体中广泛传播,但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轻症患者无需住院治疗,可以在家静养、休息,以减少相互感染。患病宝宝一周内要卧床休息,多饮温水。家长应避免送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或与健康儿童密切接触。孩子的衣服、被子要清洁,服装宽松、柔软,经常更换。剪掉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避免抓破疹子。针对口腔内部的疱疹和溃烂,可以涂擦抗菌药膏以缓解疼痛。在饮食方面,要提供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减轻消化道负担。
手足口病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需要正确了解手足口病的知识,尤其是针对患儿的护理方法。只有做好充分的护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患儿度过这段困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