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常常会困惑:“我家的孩子明明在幼儿园里吃饭表现良好,为何一回家就完全变样了呢?”在幼儿园,孩子们展现出了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吃得快又多,让家长们羡慕不已。回到家中,情况却截然不同。孩子们变得挑剔、不肯好好吃饭,甚至边吃边玩,让家长们倍感头痛。
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许与幼儿园在饮食方面的精细化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郑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王晓燕指出,在幼儿园里,老师们要求孩子们专心吃饭,不允许他们边吃边玩、边看电视。这种专注的用餐环境,有助于孩子们品味食物的美味,从而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王晓燕认为,幼儿园的饮食安排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园的饮食通常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制作,注重食物的外观和颜色,以及图案的设计,让孩子们看到食物就会产生食欲。幼儿园的食物通常也是柔软、小块,容易咀嚼和消化,不油腻,让孩子们吃得开心。
相较之下,家里的饮食环境往往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家长们可能没有发现,孩子们并不喜欢和大人吃同样的饭菜。因为孩子们的口感和消化能力与大人有所不同,他们可能觉得饭太干、蔬菜太长、肉太硬,或者味道太辣,导致他们吃几口就不想再吃了。
针对这种情况,王晓燕建议家长们可以借鉴一些儿童食谱,为孩子准备适合他们的饮食。即使不能单独为孩子做饭,也要尽量把食物切得细碎,煮得烂一些,避免在食物中加入过多刺激的调味料。家长还可以尝试改变食物的呈现方式,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乖乖坐着吃饭,避免一边吃饭一边玩耍或看电视。在饭前,家长可以将孩子的玩具收起来,尽量排除干扰孩子吃饭的因素。家长也应该避免用哀求、恐吓、欺骗等方法强迫孩子吃饭,这只会适得其反。
只要家长们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就一定能够让孩子们重新爱上吃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