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是疾病多发阶段,尤其是鹅肝和口腔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还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对于鹅肝疾病,除了治疗外,正确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鹅口疮,又被称为雪口病、白念菌病,是一种真菌感染,其主要症状为口腔粘膜表面形成白斑膜。这种疾病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初发时口腔粘膜会充血变红,随后出现难以擦拭的乳凝块样病变,严重时可能覆盖整个口腔粘膜。虽然轻度病例可能无痛感,但严重时会引发疼痛、呼吸困难,甚至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引起失血症。我们必须重视此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对于患病婴幼儿,我们应该给予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过酸、过咸、刺激性食物以减少疼痛。要注意口腔清洁,避免感染。患儿的洗漱用具和食具应单独使用,并进行严格的消毒。
母乳喂养时,每次哺乳前后,母亲需洗手并清洁乳头。人工喂养的婴儿,使用的奶嘴和奶瓶需先用苏打溶液浸泡消毒,然后进行煮沸消毒。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轻度发热、烦躁不安等病情变化,尤其是口腔粘膜出现乳凝块样病变并蔓延至咽部,应立即就医,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针对新生儿鹅口疮的治疗,可采用涂抹制霉素溶液、龙胆紫、碳酸氢钠溶液等方法。还可以在哺乳后使用龙胆紫溶液滴入新生儿舌头下方,使其分布整个口腔。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也有助于缓解病情。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需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喂几口温开水以清除口腔内的奶水,防止霉菌生长。保持奶具的清洁和消毒也是关键。如果孩子已经患上鹅口疮,需要检查是否存在抗菌素使用不当的情况,并及时纠正。然后可以使用小苏打水漱口或擦洗口腔,涂抹制霉菌素药水或中药冰硼散等。
通过以上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了解鹅口疮的危害性和护理方法,关注孩子的口腔变化,做好鹅口疮的预防工作。毕竟,这是关乎孩子健康的大事,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