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了解、预防,守护新生儿的健康之路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侵入新生儿的血液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若不加留意,它可能会成为新生儿的致命杀手。那么,如何识别并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呢?让我们一同探讨。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1. 体温变化:足月儿常表现为发热,而早产儿和未成熟儿则主要表现为体温不升,少数新生儿会出现体温不稳定。
2. 黄疸异常: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在消退后再现。这明显区别于正常的生理性黄疸,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3. 全身无力,四肢少动:与正常新生儿相比,败血症的宝宝的四肢及全身显得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那么,如何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呢?
1. 做好围生期保健:对孕妇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治疗。对存在感染和发热的母亲应用能通过胎盘屏障的广谱抗生素。对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应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 对高危儿加强监测:对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进行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3. 做好皮肤、黏膜护理: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并注意避免一些传统习俗如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等可能损伤口腔黏膜的行为。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除此之外,新生儿败血症最易并发的是化脓性脑膜炎,因此要提高警惕,及早作脑脊液检查。肺炎或肺脓肿、蜂窝组织炎、炎和肾盂肾炎等也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了解这些症状后,家长们要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工作,共同守护新生儿的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