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深知鹅口疮这一病症对于新生儿的影响,甚至可能在孩子刚刚降临人世几个月时便悄然侵袭。这种病症初发时无痛感,但一旦显现,便有可能迅速蔓延。为此,家长们必须了解鹅口疮的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
临床数据显示,2岁以内的婴幼儿是鹅口疮的主要受害者。典型症状如下:
1. 口腔黏膜出现类似奶块的乳白色、微高起斑膜,这些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无痛感。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红色的创面。斑膜可出现在舌头、颊部、硬腭或唇内粘膜上,面积不一。
2. 脸颊、舌头、软腭、嘴唇粘膜也容易出现白斑,这些白斑难以通过棉棒或湿纱布擦拭去除。
3. 感染轻微时,白斑可能难以察觉,患儿无明显痛感,或仅表现为疼痛时的表情。但严重时,孩子会因疼痛而表现出烦躁、食欲下降、哭闹,哺乳困难,并伴有轻度发热。
4. 如果治疗不及时,受损的黏膜会不断扩大,从口腔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波及食管、支气管,引发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极少数患者可能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能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导致败血症。
那么,为何会引发鹅口疮呢?主要原因在于孩子抵抗力较低,如营养不良、腹泻及长期食用广谱抗生素等。也可能通过接触霉菌的食具、奶头、手等感染。
对于鹅口疮的处理,有以下建议:
1. 用2%的苏打水溶液轻微清洗口腔后,用棉棒涂抹1%的龙胆紫,每天涂1~2次。
2. 将制霉素片溶解在10毫升冷热水中,每天涂抹口腔3~4次。大多数情况下,鹅口疮会在2~3天内好转或痊愈。如症状未改善,应及时就医。
阅读完关于鹅口疮的相关知识后,我们便能更好地了解这一病症。它主要影响孩子的口腔内部,表现为白斑。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通过呼吸道扩散到孩子的咽部,严重影响孩子的食欲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