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了解、识别与应对
新生儿黄疸是许多新生宝宝常见的生理现象,尤其在出生未满28天的宝宝中更为常见。这一现象是由于宝宝体内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导致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从而引发皮肤发黄的现象。
红胆素是红血球老化后经过代谢产生的废物,这些废物通常会被肝脏排出体外。当这些废物产生过多或无法顺利排出时,便会在体内堆积,使胆红素水平上升,最终引发黄疸。
足月出生的宝宝的黄疸正常值通常为12.9毫克/100毫升血液,而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则为15毫克/100毫升血液。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这些正常范围,或者黄疸出现的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14天,早产儿超过4周),或者黄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现,那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了。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有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母乳喂养: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出现母乳性黄疸,妈妈可以增加喂养次数,以加速宝宝的大便排出,从而帮助排出胆红素。
2. 晒太阳:多带宝宝出去晒太阳(避免直射),树荫下的阳光就很合适。记得要保护好宝宝的眼睛,并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
3. 光照疗法: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这种方法通常可以有效缓解新生儿黄疸。
4. 换血疗法:当新生儿黄疸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然持续升高时,就需要考虑换血疗法了。
还有一些食疗法可以帮助缓解新生儿黄疸:
1. 草药煎服:如金钱草、栀子、茵陈等中草药煎服,有助于治疗新生儿黄疸。
2. 贴药疗法:将某些药物研成粉末,调成药饼贴在肚脐上,并用热水袋温暖肚脐,以达到缓解黄疸的效果。
每个宝宝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你对宝宝的黄疸有任何疑问或担忧,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和正确治疗,以确保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