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父母:在工作上,他们是完美主义者,收获了职业上的成功;在育儿路上,他们同样追求极致,期望孩子能够同样出色。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更是担心孩子走错路,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更为严格。过度严格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孩子患上强迫症。
有些父母本身就是完美主义者,从孕期开始就注重科学饮食、胎教,让孩子上“贵族”幼儿园,实行双语教育,在家里只能讲英语,不能使用中文交流。孩子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周末比平时还要忙碌:上电子琴班、英语培训班、奥数辅导班……各项事务都要求做到最好。生活上的规定也十分细致,如被子要叠得整整齐齐、坐姿要端正、写字要工整、饮食要注意绝对卫生……
青春期不仅是生理上的成长阶段,也是心理上的转折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发展,一些男女青年开始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无论身材、相貌,还是知识、能力,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希望通过努力使自己各方面都变得更好、更完美。父母的完美主义教育,也会推动孩子产生不现实的追求完美的心理状态,使孩子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无论做得多么好,他们也不相信自己。这种认知习惯一旦形成固定模式,就会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引发心理疾病。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应该暗示他们:既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不要为自己的缺点感慨万千。相反,要学会完善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在面对青春期的挑战时更加自信、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