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张锦秋是高晓松的母亲(家庭剧本)

  • 生活知识
  • 2023-05-16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家庭剧本

        你会用怎样的教育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其实这一切我们早已从父母那一辈复制下来。有的人原生家庭幸福快乐,对未来总是充满信心。有的人原生家庭充满暴力,对生活没有希望。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创造了我们各自不同的人生。

        北京人张克群除了高晓松母亲这个头衔,还是原清华大学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弟子。张克群出身清华世家,父亲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和第一任校长,后来又回到清华任副校长。母亲是北京航空学院筹建者之一,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的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籍留学生。舅公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

        张克群在采访中说,她的父母从来不管她学习。初中那会儿,她一放学就开始玩了,也不看书,也不做作业。但她的家是读书人的氛围,每次回到家总是看到父母在伏案读书,奋笔疾书。后来她高考没考好,觉得很丢脸,又学了一年,考取了清华建筑系。当时的清华建筑系是由梁思成领衔,梁思成加上林徽因的强大感染力和影响力,带领着学生们领略了将东西方艺术历史文明工程记忆融合在一起的这门伟大学科。

        前辈们对张克群的影响之深,至今都可以看出,已是古稀之年的她随手一画,便是一张莫高窟的菩萨图,可见基本功的扎实,可见历史人文精神已经深刻在了她的血脉之中。你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老师带领下,在这样的家庭氛围感染下,没有不向上的学生,没有不用功的孩子。

        因此,高晓松在母亲的培养下,清华才子、音乐人、词曲创作人、作家、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等等这些头衔数不胜数。然而在多种多样的头衔下,骨子里流淌和沿袭的无不是读书人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核。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家庭以及学习的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之深远。实际上古往今来,这样的人物有很多,历史上一门三中委、跟读世家、医学世家,类似这些由家庭门风影响子孙的故事,每一个时代都从来没有缺席过。即便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我们把这个叫做家庭剧本。

        这个家庭剧本决定个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影响到择偶,要求我们遵循任性的孩子,具有伟大抱负的孩子,贴心的女儿等等的角色。

        家庭剧本,为我们构建自我形象提供了框架和轨道。甚至家族中的故事还会形成一系列的家庭神话,让我们心甘情愿的重复祖先或者长辈的命运和活法。用来强有力的传递着家庭的核心价值观、规则和精神。

        那如果家庭剧本中充满了悲剧色彩,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样会影响子孙的幸福和命运。因为家庭剧本就如同火车的轨道,一旦起程便很难脱轨。

        家庭剧本是重要的,我们都是家庭的产物。但更重要的是对于家庭剧本的解读和重组。也许你没有一个好的祖先,没有出生在一个理想的家族中,但是你可以成为这个家族里面最好的祖先。也许你没有很好的家庭剧本,但是你可以为你的家庭剧本写下最好的注脚。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是可以通过做好现在来改变未来。

我们那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

高晓松的母亲曾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这句网络流行语后,俨然已成了一种象征,一个心灵的避难所,一座明亮温暖的灯塔,一句实现自我的浪漫表达。

01 诗与远方不是逃避,而是信念

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我也想辞职,也想撇下家庭,远走高飞,去寻找自我。可是我做不到。所以,我还是继续在这里做鸵鸟好了。

诗和远方,在他们看来,似乎是逃避平淡乏味生活的一条出路,但又觉得走这条路的代价太大,于是放弃了。

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什么,比如说责任、义务、处理不了的人际难题、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所以才想要改变现状、换个环境的话,那么即便鼓起勇气行动了,也将发现新的环境绝不是幻想中的无忧岛。

人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绕不开的课题。诗与远方就是那困顿中的信念,迎难而上,每一点滴的努力与坚持都有意义。

02 诗与远方不是不知足,而是知不足

对现实生活,人们大概有三种感受:知足、不知足、知不足。
知足方能心安,知不足才能进步。知足而知不足。重要的是何者该知足、何者该知不足。

不知足的本质是贪婪。即便靠着贪婪的驱动攫取了一定的成就,也称不上诗与远方,因为他还一直自缚在精神的贫困里呢!

知不足不等于不知足。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知足常乐,与对平淡乏味的日常现状感到缺憾,这两者并不矛盾。别以为是老婆孩子碍了你的事,她们可既没有妨碍你写诗,也没有挡在你去远方的路上。真正框住你的,是你自己思维的墙。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02 现实追寻,抑或境界升华

有人说,诗和远方就是每天过着不劳而获、无忧无虑的神仙生活。所以有钱的人更可能接近诗与远方。
也有人说,那是闲暇之时读读诗、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出去旅旅游的闲情逸致。所以有闲的人更可能接近诗与远方。

我想,诗和远方不仅是一种现实的追寻,更是一种境界的升华。
诗,是在平淡的日常里发现诗意和美好;远方,是心灵的足迹所能抵达的最远处。

就算走了那么多地方,见过那么多人,但视角还是那么窄狭,判断还是那么片面,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还是那么单薄。一个封闭荒芜的内心世界,又怎么装得下诗和远方呢?

残疾的余秀华曾经写出了那么多诗。她的诗就是她的远方。
一个胸怀广阔的人,即便在眼前的苟且中,也能活出诗和远方来。

03 在路上,认出远方的模样

很多驴友总是喜欢用脚步去感受足下的土地。他们跋山涉水,有时还会摔倒、受伤、中暑、挨饿、受冻……但是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使那远方的山顶更加迷人。去西藏旅行的达人们也总是喜欢驱车自驾,感受行驶在天路上的期冀、震撼与敬畏。

这更像是一种“高级苟且”。突破体力的极限、克服精神的考验,最终拥抱的美景便成了一种极大的犒赏。

坐飞机能让你更快抵达。但是这种“快”容纳不了那么多深刻极致的体验。而开车却让你感觉自己“在路上”,慢慢地抵达内心的天堂。在这种“慢”里,一个人不断地在和自然对话,和过去、未来对话,和自我对话。

尽管向往着诗与远方,但大多数人都免不了眼前的苟且。然而你在其中充分地体验自己悲欣交集的生命,既向现实挺进,也向理想追寻。

没有人一出生就诞生在有诗和远方的伊甸园里。人人都在路上。害怕辛劳的人喜欢走捷径,但是即便到达了远方他也没有办法认出来;而那些脚踏实地的人,他从每一步中都认出了远方的模样。

04 生活不在别处,而在当下

这条路并不是一条跑道,并非最快的人最先领略到远方的美景。路上的人们既不需要彼此竞赛,也不需要与时间赛跑。

磕长头的人的虔诚并不体现在他们比别人多磕了多少长头,而是蕴含在每一次磕头时身、心与当下的合一当中。同样,在路上,我们也身心合一地走着,在每一个当下的步子里认出美好的远方来。

每个人领略到的风光也都是不同的。倘若相遇了,彼此分享分享见闻和感悟吧,不要觉得这样做是耽误了自己赶往远方的宝贵时间。

我们心心念念的诗与远方,可能存在于过去和历史中前人的情怀里;也可能存在于“明天会更好”的对未来的寄望中;但必须回归于在当下和现在,在这儿我们真真切切地身体力行着。

愿我们都能在当下便与诗和远方相遇。

【无戒365天日更营 第1天】

张锦秋的成长故事

1936年10月,张锦秋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毕业于高等学府的建筑系,长年累月地奔波于桥梁、公路的建筑工地。幼小的锦秋就随着家的流动和迁移,不断变换着生活环境。
学生时代迷上了文学的张锦秋,几乎读遍了她在学校所能够借阅到的文学著作。
唐诗、宋词、三国、红楼、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罗曼罗兰、巴金……最后图书馆老师不得不告诉她:这里已经没有她没读过的文学作品了。读完这些文学作品后,张锦秋和许多青年人一样,自然而然做起了作家之梦。
这一年她还是一个正在上海务本女中读初中的中学生。
初中毕业,没和父母商量,她自作主张同时报考了三所学校。一是陶行知创办的行知艺术师范学校美术专业,因为她除了文学,还喜欢画画;二是上海国立高等机械学校,这是所著名的名牌技术学校;三是以教学质量远近闻名的南洋模范中学。
结果三所学校都发来了录取通知书。怎么办?小锦秋这时不得不请出父母帮她作出选择。
父亲说:你年龄还小,不要急于进入社会,还是上高中,然后进入大学深造。
懂事的张锦秋不等母亲说完,就说:我就在务本女中读高中。
18岁高中毕业,张锦秋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专业。
命运之神直接把她交付给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指导她的专业学习。
这位建筑大师不是别人,正是梁思成教授。
1963年,梁思成去广西考察,造访了真武阁,回来后准备写一篇关于这座古建筑的文章,他约张锦秋去作笔录。
这是一个天气非常晴朗的上午,书房外一片郁郁葱葱。在洒满阳光的书房里,梁教授一边踱着方步,一边斟字酌句慢慢口授他的文章,偶尔停下来推敲一下用词,又继续口述下去。张锦秋坐在梁先生的书桌旁一字一句迅疾记录。也不过四五十分钟的时间,梁先生口授完了,一篇精美漂亮的文章通过张锦秋的笔录就此诞生了,不用改一个字,不必换一个词。
她说:“就是在那天上午,我才知道什么叫大学问家,我才对‘仰之弥高’这句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梁思成先生给我树立起了一个人生奋斗的标杆,引导我一生为之努力……”5年的大学生活,张锦秋跟着梁先生和莫宗江教授学习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中国园林建筑。
“在建筑创作的天地里,我却近乎于中国古代的工匠,或者更像一个写小说的文人。”
1966年春,张锦秋告别清华园,来到古城西安,在西北建筑设计院,开始了她的建筑设计师生涯。
当然,在“文革”这一非常时期,张锦秋和许多知识分子的遭遇一样,今天被赶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明天又被叫回来充当“臭老九”,被狠批狠斗。
在上海搞城建的父亲即使身患癌症也难逃批斗的厄运。张锦秋回上海趁探望病重父亲的机会,到父亲所在单位询问:父亲是爱国知识分子,解放后又是市政协委员,到底有什么问题?就此一问,张锦秋竟被扣上一顶“替父翻案”的大帽子。
随着父亲平反的同时,也摘去她头上那顶“替父翻案”的沉重大帽子。时至今日,张锦秋感慨地说,如果问她的一生有什么坎坷的话,这顶帽子所带给她的精神压力大概就算是最大的一段人生“坎坷”吧?1978年,创作设计阿倍仲麻侣纪念碑, 是张锦秋积聚了多年的才华、知识和创作激情首次得以酣畅的宣泄。她以其女性建筑师特有的细腻,设计了这座依岗面湖、周环草坪、碑身挺拔、尺度亲切、唐风十足的纪念碑。她不忘将碑主的《望乡》诗文和李白悼其逝世的《哭晁卿》诗篇以草书体镂刻于碑身两侧。碑顶碑栏饰以日本樱花和中国梅花,以及日本遣唐使船的浮雕,使整座纪念碑气质古朴,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
以这座纪念碑的成功设计为嚆矢,张锦秋在建筑设计界脱颖而出。青龙寺空海纪念碑院,被人们誉为“三唐工程”的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艺术陈列馆,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阁、华清宫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钟鼓楼广场…一个又一个的建筑构思,从她脑海里倾泻到图纸上,又见她娇小的身影奔波在工地现场,将图纸上的一切化为一座座实实在在的建筑物。
若非要从张锦秋的建筑设计中,寻觅到她作为一位女性建筑大师究竟和男性建筑师有何不同,大概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我的创作方法与中国大部分建筑师没有什么不同,确切地讲是大同小异,在建筑创作的天地里,我却近乎于中国古代的工匠,或者更像一个写小说的文人。”
就以她80年代设计建造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它可以说是张锦秋性格形象的逼真写照。
陕西历史博物馆落成于1987年,其规模仅次于北京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张锦秋首次成功地采用了宫殿的形象和其布局设计,突破了以往大型公共建筑一般只采用楼阁式造型设计的传统格局。最引人注目的是博物馆的整体色彩构思:白色砖墙面、汉白玉栏板、瓦灰色花岗岩台阶、柱子、石灯、浅灰色喷砂飞檐斗拱、深灰色琉璃,全部色彩未超出白、灰、茶三色。这和北京故宫等明清建筑以亮丽的黄、红两色为主调的色彩构思截然相反。问张锦秋何以放弃偌大的宫殿式建筑色彩不求亮丽,却以沉稳的白灰色为主调“其一是受国外许多名建筑的影响。欧美博物馆大量采用石料所形成的永恒感使我赞赏不已。那种灰白色调子平稳安详又充满活力。其二是国画‘水墨为上’的观 念。王维《山水诀》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自唐以后水墨画成了各代画家追求的绘画形式,在世界画坛独树一帜。这种高雅的格调对中国园林建筑影响极深。
我们决定在陕博这座‘宫殿式’建筑上作一尝试……”当人们赞许她的“新唐风”建筑艺术成就时,她的回答十分简单:“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摘自《艺术世界》2000年第3期商子雍文 。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