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方展示了一张由“好奇号”火星车拍摄的18亿像素火星全景图,火星表面一片荒凉。这是为什么呢?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地球超5500万公里。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由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所以在火星有许多的陨石坑、火山及峡谷,看起来十分荒凉。,火星的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每年经常有沙尘暴发生,所以,火星表面一片荒凉,与其地表大气环境有很大关系。
在过去,我们只能通过望远镜对火星进行观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可以通过发射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近距离观测与考察,火星的真实面貌也不断被人们所熟知。这张18亿像素火星全景照是由好奇号于去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拍下了1000多张照片后组合而成。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科研人员才把这些图像小心翼翼地合成一张全景图,分辨率高达18亿像素,使火星表面情况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人们眼前,令人震撼,让人不得不佩服美国在航天探测领域的先进技术。
单看火星表面那些坑坑洼洼的地面,甚至和地球有些相似,而科学家也证实火星表面存在液态水,让人更是好奇,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真的可以实现向火星移民吗?
该照片发布之后,更是引发了众多网友热议,宇宙究竟有多大?地球究竟有多么渺小?这个世界,还有太多的未知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相信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对火星的认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对外太空的了解也会逐渐深入。
现在你看到的地方并不是地球,而是来自距离地球5500万公里的火星真实图像,它由NASA的好奇号拍摄到的火星地表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全景图。这张图像的像素高达18亿,由好奇号历时两年多拍摄到的1200多张图片合成。原来这就是火星大陆上的真实场景,这里荒凉孤寂,几乎都是由戈壁和沙漠组成,没有任何生命的存在。
在科学家的设想中,火星也许是人类未来最适宜移民的星球,因为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无论是其体积和重量,都与地球相当,并且它像地球一样位于太阳系中的宜居带,按理来说火星上应该是一片生机勃勃,绿树成荫的景象。可事实上,现在的火星环境恶劣,除了碎石戈壁,没有任何的生命,除了大量黄褐色的碎石瓦砾外,火星表面还有像粘土一样的被水冲刷过的痕迹。
科学家猜测,这也许是在遥远的过去,火星上有大量的水资源,这里的环境就跟我们的地球一样,温暖湿润,润育着万千生命,可在后来,火星遭遇了一个大变故,使其环境发生了突变,火星上的大气层消失,水资源枯竭,各种生命也随之消逝,变成了如今荒凉孤寂,死气沉沉的一颗星球。
科学家还大胆联想到,在很久以前,火星上也许存在过像人类一样的高级生命,后来也许因为争夺资源而发生了大规模的核战争,才导致了火星的生态环境遭遇了突变。
这似乎在提醒着我们地球人,未来也许地球也会变成像火星一样的星球,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地球生态,不顾后果地发动核战争,在未来的某一天,地球也许就会毁在人类手中,环境突变,生命消失,变得跟火星一样孤寂荒凉。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号日前拍摄到了火星地表迄今最清晰全景图,将火星荒凉表面清晰地展示于世人眼前。火星全景照片由“好奇”号在由1000多张图像合成,高达18亿像素。从火星全景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火星上的黏土以及地貌都与地球极其相似。这个火星照片的意义就在于便于人类去了解火星地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放大照片,还可以看到火星上有被陨石砸下的坑,还能够分析出火星真的有存过生命迹象,看到火星照片的人们又开始幻想什么时候能够去火星居住。“居住”的想法想想就好,光是建造一个小型的实验室都困难。
火星上大气主要以二氧化碳为主,氧气含量极少,还会有大量的沙尘暴,“火星,火星”这个“火”字可不代表火星真的如火焰一样炎热,在火星上反而很冷,白天-5摄氏度,晚上-87摄氏度。那么寒冷的地方,人还没有被稀缺的空气给憋死,就已经先被冻死了。
18亿像素的火星全景照片只能帮助科学家们了解火星的地形构造,并制定一些在火星上遇难时的紧急方案,除此之外,还不能有什么实质性的毫无作用。这只是我的想法,不能概括到科学家们的思想,毕竟科学家们就像侦探一样,总能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得到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结论,我们无法猜测科学家们能够把这些有趣的火星全景照片拿来做什么。
那么18亿像素的火星全景照片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它的真正意义是打开了火星秘密,也体现了当代科技的发展蓬勃,是一次令人感到伟大的拍摄与记录,是一次人类的伟大进步。
NASA於本月4日公开了有史以来最为清晰的火星地貌全景照,它是由「好奇」号(Curiosity)于去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拍下了千多张照片后拼凑而成,且为了保持照片的光影一致。这张图像由 好奇号 在2019年感恩节假期时拍摄的1000多张图像合成,高达18亿像素。
在这期间好奇号都必须在中午到下午2点之间完成拍照任务,整张全景照的画质高达约18亿像素,打破了2013年13亿像素的纪录。
而NASA也上传了一部火星全景照的视频,至今已有超过380万的观看次数,火星上荒凉的陨石坑边缘和充满车轨的岩石地面都清晰可见。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星球,为了探测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美国NASA向火星发射了多个探测器。
火星
在这些火星探测器中,最著名的火星探测器就是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2011年11月从地球发射升空,并于2012年8月在火星盖尔陨石坑成功登陆,自此开始对火星进行长达8年的探测。
好奇号探测器
在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对火星探测工程中,它的最大成就莫过于拍摄了人类迄今为止第一张真实的火星大陆全景图,这张照片是好奇号在2019年11月24日开始拍摄,每天花费六个小时进行拍摄,连续拍摄7天时间,将拍摄到的1400张火星陆地照片合成而来的。从这张火星照片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火星表面真实的样子,它的环境和人类想象的差不多,荒凉孤寂、到处都是黄色戈壁和沙漠,碎石和瓦砾是火星的主要特征,火星上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迹象。
好奇号拍摄的火星表面全景图
不过科学家在这张18亿像素的火星真实照片中有一个意外发现,那就是在火星表面发现疑似像黏土或者流水冲刷的神秘痕迹,对于这些痕迹,有科学家猜测火星在很久以前可能是一颗环境温和的星球,那时候的火星存在大气层、水资源和适宜的温度,甚至可能存在火星生命,可是后来火星发生了一次大意外,火星上的水资源和大气层都消失了,生命也灭绝,就这样火星从一颗适宜生命生存的星球变成一颗枯黄寂寥的星球,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火星的样子。
好奇号拍摄的火星表面全景图
而人类能够看到如今经过沧海桑田变化的火星,离不开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帮助,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火星探测器,它采用核动力装置,并且采用很多全新的技术,正因为于此好奇号才能精确获得火星上的数据合成了这张18亿像素的火星表面照片,也推断出了火星经历了巨大气候变化的结论。
火星表面
这张18亿像素的火星真实照片,不仅是人类迄今为止最清晰的火星照片,而且还是有史以来最全最大的火星表面照片,它清晰地展示了火星格伦托里登地区的全景,里面除了可以看到火星大陆的具体细节以外, 还展示了好奇号的甲板和机械臂,让人看了之后印象非常深刻。
火星环境
好奇号探测器让人类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5500万公里这颗被誉为“萤火星”的火星的环境,而火星的真实环境就是一片沙漠和戈壁的世界,没有生命。
德国哲学家康德,1788年,64岁时发表《实践理性批判》里面有一段名言,“世界上有两件能够深深的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星空藏着的秘密使得人们好奇着,也被其震撼着。以前人们仰望星空,现在人们能够在“星空”上探索着它的奥秘,也能够给“星空”底下的人传来一波又一波的福利。
这不,在利用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阵列组成的一个虚拟望远镜网络拍摄下来的黑洞画面公布于众后,又出现一组令人叹为观止的火星18亿像素全景图。这组照片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研制的一台探测火星任务的火星车——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拍摄而得的。
“好奇号”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它自从诞生于世,它的使命就是去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在探索火星生命的元素过程中,它利用桅杆相机上的远摄镜头拍摄的下了1000多张火星的地貌照片,期间因为各种原因,拍摄所花费的时间也是很长旧的,这些照片又经过几个月的“洗礼”终于出现在世人的眼中,这无疑又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与冲击。
不禁感慨着火星上的“红”土地的美丽,以及“好奇号”的高超拍摄技术。这一切无疑都是我们科学家们,宇航员还有“好奇号”的功劳。这18亿像素的照片绝对不是开玩笑的,绝对对得起它的“18亿”,从照片中不断的放大,可以看到火星远处很小的细节,可以清晰看到坑坑洼洼的陨石坑等等。也因为这“18亿”,火星全景照片变得更为可贵。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震撼的火星全景图的渠道还只是从视频以及照片而已,如果真正的近距离接触,那震撼绝对绝对绝对……very good。
想必大家的最近都被18亿像素火星全景这个画面惊讶道了吧,不少网友看完这个照片之后,纷纷表示被震撼了,而对于这个图片背后也有不一般的含义,那么18亿像素火星全景是什么时候拍摄下的?
此前,NASA也上传了一部火星全景照的视频,至今已有超过380万的观看次数,火星上荒凉的陨石坑边缘和充满车轨的岩石地面都清晰可见。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公布有史以来最清晰的火星地貌照片,火星探测车「好奇号」(Curiosity),据了解,该合成图像由2019年感恩节假期期间拍摄的1200张图像组成,并在随后的几个月中进行了精心组装,包含18亿像素的火星景观。
为了让照片上的光影保持一致,「好奇号」有4天必须在火星时间中午到下午2点之间拍照,从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到,一片荒芜的陨石坑边缘,还有坑内较小的撞击坑以及「好奇号」留下的车轮轨迹。
而在拍摄设备上,则依靠“好奇”号探测器流动站的桅杆相机(或称桅杆相机),使用其远摄镜头产生全景。
“好奇”号桅杆主照相机(Mastcam)的远摄镜头拍摄了火星全景图;而Mastcam的中角镜头拍摄了一张分辨率较低(6.5亿像素)的火星全景图,“好奇”号的甲板和机械臂也被拍摄了进去。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美国国家宇航局研制的一台探测火星任务的火星车,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它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第四台火星车,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
该项目总投资26亿美元,是截至2012年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
,“好奇”号并非普通的自动形式车辆,其携带了众多探测设备,如桅杆相机(Mastcam)、火星手持透镜成像仪(Mahli 可以拍摄12.5微米的照片)、火星降落成像仪(MARDI)、火星样本分析仪(SAM)、化学与矿物学分析仪(CheMin)、化学与摄像机仪器(ChemCam) 、 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APXS) 、中子反照率动态探测器(DAN)、 辐射评估探测器(RAD) 、火星车环境监测站(REMS)、 导航相机、 化学相机、 避险相机、 机械手臂等设备。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探测器刚刚发回了它拍摄到的火星表面的最高分辨率全景图。
据美国航天局称,这张18亿像素的照片是用探测器桅杆摄像机上的长焦镜头拍摄的,然后切换到中焦镜头,继续通过合成算法拍摄分辨率较低的全景图,这些照片中包括探测器的甲板和机器人手臂,并且“只有”6.5亿像素。
NASA于本月4日公开这张有史以来最为清晰的火星地貌全景照,整张全景照的画质高达约18亿像素,打破了2013年13亿像素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