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远古沃那比蛇是什么蛇 比泰坦蟒更凶的6米巨蛇能

  • 生活知识
  • 2023-05-17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远古沃那比蛇是什么蛇 比泰坦蟒更凶的6米巨蛇能吃恐龙

在五万年前,澳大利亚大路上还生存着一种体型巨大的蛇类,叫做沃那比蛇。它们不属于现在的蟒蛇科,而是已经灭绝的巨蛇科,不管是体型和身体构造都和现在的蛇有些不同。沃那比蛇是体型仅次于塞雷洪泰坦蟒的巨型蛇类之一,是能够猎杀恐龙的存在。
远古沃那比蛇
沃那比蛇化石

沃那比蛇和现在的蛇类不是同一个科目,是属于已经灭绝的巨蛇科,这是一种体型巨大的蛇类,体长能够超过6米,虽然要比泰坦蟒和非洲巨蟒小的多,沃那比蛇比它们灭绝的时间晚的多。在五万年前才在地球上销声匿迹,而泰坦蟒早在5800万年前就已经消失了。

沃那比蛇是澳大利亚发现的第一种已灭绝的蛇类,当人类第一次登上澳大利亚大陆的时候,就遇到了沃那比蛇。由于干旱的环境澳洲原住民格外崇拜雨水和才华,并以彩虹为原型创造了图腾虹蛇,在他们的神话中,虹蛇们是来自远古的精灵,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掌管着风雨河湖和各色生命。这沃那比蛇就是以澳洲远志明神话中的虹蛇命名的。
沃那比蛇VS泰坦蟒
知道了沃那比蛇是什么蛇,我们再来看看它和泰坦蟒谁更大更强。泰坦蟒是已知的地球史上最大的蛇,但泰坦蟒不是和沃那比蛇一样同属于巨蛇科,泰坦蟒更类似于现如今亚马逊雨林的森蚺一类。

从体型上来说泰坦蟒是绝对的碾压的沃那比蛇,其15米的长度也比沃那比蛇要长的多,沃那比蛇对阵泰坦蟒几乎没有任何的胜算可言,两个生物并不是处于同一时期的生物,也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上一页 0 /2 下一页

沃那比蛇是什么蛇 沃那比蛇有多大

你好
属沃那比蛇属
Wonambi沃那比蛇(学名Wonambi),又名沃纳姆比蛇,是非常巨大的蛇。
它们并非蟒蛇,而是属于已灭绝的巨蛇科。沃那比蛇的模式种W.
naracoortensis是一种长5-6米的蛇。一种已知的物种是W.
barriei. 很高兴为您服务,满意望采纳谢谢。

十大传说巨蛇 口吞恐龙的沃那比蛇仅第四 第一身长15米

不管是上古传说还是历史记载,有不少巨蛇都引发了人们十足的好奇心,十大传说巨蛇分别是泰坦蟒,非洲巨蟒,网纹蟒,沃那比蛇,白垩纪巨蛇,天蛇,印度古裂口蛇,修蛇,耶梦加得,乌洛波洛斯,下面就跟着本站我一起来看看吧!

泰坦蟒

泰坦蟒是一种远古蟒类,生活于6000-5800万年前,最大身长达15米,约有1.135吨,可以说是目前已知的最大蛇类,泰坦蟒的化石最早发现于南美洲的瓜希拉半岛,它们就像现代蟒蛇被放大了无数倍,连泰坦蟒的食物都有4.57米长,大多都是一些半吨重的钝鼻鳄和3.05米的肺鱼,以及一些大型乌龟的。

这都说明了泰坦蟒的可怕之处,因为它的身形巨大,而且又是变温动物,至少需要在30度到34度的环境下才能生存,所以这也说明它可能是生活在古新世的新热带界,因为那里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了高温。泰坦蟒一般会在水边游走,趁猎物不备,缠住对方的身体导致猎物窒息而亡,再将其一口吞掉。

非洲巨蟒

据说非洲巨蟒可以吞下一头大象,比现存的任何蛇都长,长度可达10米,在发现泰坦蟒之前,非洲巨蟒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蛇,它们也是4000千年前的远古巨蛇,曾在撒哈拉南部被发现。

网纹蟒

网纹蟒一般身长为8-9米,最长的也能达到12米,是现存的世界上最长的蟒蛇,由于身上有复杂的钻石型黑褐色或黄灰色网状斑纹,所以被叫做网纹蟒,网纹蟒最大的特点就是缠绕力惊人,虽然体型细长,但历史上也有人类被绞杀吞噬的记录,所以可以称得上是强有力的猎食者。

沃那比蛇

沃那比蛇虽然并非蟒蛇,但也是巨蛇科的一员,身长至少也有5-6米,最早被发现于澳大利亚的纳拉寇特洞穴公园,也是大约55000万年前的蛇类,沃那比蛇经常栖息在阳光充足的水边,伏击各种前来喝水的动物,就连恐龙也不能与之匹敌,常常成为它的盘中餐,所以澳大利亚当地的原住民并不敢轻易的靠近水池,这种巨蛇演变生存了许久,直到5万年前才消失不见。

白垩纪巨蛇

白垩纪巨蛇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玛德松纳蛇,体长估计能达到6米,也是世界上最长最重的几大巨蛇之一,虽然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化石并不完整,也能看出他们并不具备超强的吞食能力,不像蟒蛇可以将猎物整个吞下。

天蛇

天蛇最长可达6米,外形和巨蜥十分相似,所以也有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巨蜥进化成蛇的证据,目前发现的天蛇化石都很少有完整的头骨和颚骨,而且都是在昆士兰西北部的里弗斯利发现的,天蛇也算是中新世较为大型的顶级猎食者之一。

印度古裂口蛇

印度古裂口蛇是一种在西印度被发现的上白垩纪蛇,他的化石被发现时,甚至还缠绕着蜥脚下目恐龙的蛋和幼体,他们是以小型恐龙的蛋和蜥蜴为食,印度古裂口蛇全长只有3.5米,嘴巴并没有蟒蛇类的“吞噬者”技能,无法张开到足够大的角度,它具有一定的原始蛇的特征,头部具有三叉孔,而且颚骨关节位于头颅的后方。

修蛇

修蛇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巨蛇,又叫做巴蛇,出自《山海经》,据说跟非洲巨蟒一样,也曾一口生吞下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吐出完整骨架,传说修蛇居住在洞庭湖边,以过往的动物为食,由于威胁到人类的安全,于是黄帝派大羿将其杀死,后修蛇的尸体变为一座山丘,便是现在的巴陵。

耶梦加得

耶梦加得是北欧神话中能够环绕人世的巨蛇,是火神洛基和女巨人的第二个孩子,由于耶梦加得是巨人族中最强大的怪物,所以被奥丁扔进了人间世界的无尽的深海,它将身子伸展开来就刚好在深海的另一端碰到了自己的尾巴,所以它只有把整个身体收拢,这样又会围堵住整个尘世。

乌洛波洛斯

乌洛波洛斯也是西方神话中的巨蛇,据说它得本体不仅拥有蛇族变异后的强大力量,还继承了龙族的血脉之力,所以它的身体像龙,拥有龙族的坚硬鳞片,传闻乌洛波洛斯常年在岩浆中修炼,所以它的火属性能量十分强大。

巨蛇在目前的生活中很少见到,大部分已经灭绝,神话传说中却会经常出现,也是充满了神话色彩。

远古最可怕的三大巨蛇

       远古最可怕的三大巨蛇:沃那比蛇、印度古裂口巨蛇、玛德松纳蛇。体型都非常庞大,凶猛。

nbsp;     远古时期,最可怕的就是大巨蛇,非常凶猛。关于远古最可怕的三大巨蛇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
      01
      沃那比蛇:据化石分析,沃那比蛇最早出现于一万五千年前的冰河世纪,生活了五千年后灭绝。它们体格庞大却不属于蟒蛇科,而是被归入了巨蛇科。可能有不少人对该生物科目闻所未闻,那是因为巨蛇科的所属物种已经尽数灭绝。
      02
      沃那比蛇的化石最早被发现于澳大利亚的一处自然溶洞中,它的名字亦是来源于一则澳洲民间传说。与其他蛇类不同,它们不喜阴暗与潮湿,更偏爱与同伴在阳光充裕的河滩附近玩耍,主要食物是袋鼠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它们的体格非常巨大,成年后的平均体长在五米以上,有动物学家怀疑它是澳洲巨蟒的前身。但从其科属来看,这种说法明显是不成立的。
      03
      印度古裂口巨蛇:印度古裂口蛇的完模标本GSI/GC/2901–2906包含了一个接近完整的头颅骨及下颚、分成5组共72节的泄殖前脊骨及肋骨。它们都是在古吉拉特邦德霍里邓格里村(Dholi Dungri)的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中发现。
      04
      印度古裂口蛇的头颅骨长95毫米,估计全长约米。头颅骨两侧有一长方形的开孔,孔内有与耳朵相连的脑神经。这个孔前有另一个开孔,称为三叉孔,当中有控制颚骨的脑神经。颚骨关节位于头颅的后缘,是原始蛇的特征。矢状嵴沿头颅的腹面连接颚的肌肉。
      05
      玛德松纳蛇:玛德松纳蛇体型非常庞大,亦属于巨蛇科。值得一提的是,古生物学家认为玛德松纳蛇是白垩纪时期巨蛇科的代表性蛇类,它庞大的体型完全能与蟒蛇所并肩,那么话说回来了,为什么它不能被归入蟒蛇类呢?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它不会一口吞下食物。

世界10种已灭绝的动物 竟都是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

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逐渐变大,越来越多的动物濒临着灭绝。而有些动物早已灭绝,人类的猎杀也是导致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本站的我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世界10种已灭绝的动物。

世界10种已灭绝的动物

1、巴巴里狮

2、巨狐猴

3、沃那比蛇

4、大海雀

5、熊氏鹿

6、牙买加巨草蜥

7、阿根廷巨鹰

8、笑鸮

9、蓝马羚

10、长毛犀牛

1、巴巴里狮

巴巴里狮曾经生活在北非大陆上,它们有着非常独特的头型和鬃毛。从胸腹部开始,雄狮长着长毛,并且一直长到脸部。

一只野生的巴巴里狮于1927年在摩洛哥被枪杀了,因为摩洛哥的统治者驯养了一些巴巴里狮,所以有少数的一些巴巴里狮在囚禁中活了下来。这些巴巴里狮被送到了动物园,以供观赏和繁衍。

2、巨狐猴

一只巨狐猴早在500年前死亡了,直到1894年被正式命名为巨狐猴。它们最早可以追溯到上新世晚期到全新世。

巨狐猴的身长可以达到1.5米,体重可以达到75公斤,或者更重。因为爬树的原因,所以它们的手臂会比腿更长。

因为体积的限制,所以它们无法再树间进行自由的跳跃,可能是生活在陆地上面,像大猩猩一样。

它们行动缓慢,所以非常容易被捕猎,在欧洲殖民者入侵的时候,它们就开始慢慢的灭绝了。

3、沃那比蛇

沃那比蛇是生活在上新世时期的澳大利亚。是一种巨型蟒蛇。沃那比蛇并没有灵活的下颌,而搞基蛇类完全是可以放松下颌的,蜥蜴与之相反,所以沃那比蛇很可能生存于蜥蜴跟现代蛇类的中间期。

沃那比蛇是一种无毒蛇,它的身长可以超过4.5米。沃那比蛇的牙齿内弯而无尖,用来困住猎物。很多科学家猜测沃那比蛇灭绝于4万年前,另一种猜测则宣称沃那比蛇可能灭绝于约7千年前。

4、大海雀

大海雀是一种有着黑白毛色的鸟,可是这种鸟非常的古怪,它是不会飞的。它们也被称之为“原始企鹅”。有着1米多的身高,翅膀有着15厘米。生活在北大西洋沿岸。

在18世纪的时候,大海雀开始被高价悬赏,以前虽然也有捕杀大海雀的行为,并没有这么的疯狂。大海雀的羽毛、表皮、肉、脂肪以及它们13厘米长的蛋无不吸引着收藏家们和捕猎者。

它们逐渐变得稀有,也正因为越来越罕见,所以市场需求更进一步的提高了。

1844年7月3日,席谷拉·艾斯雷森(Sigurour Isleifsson)和两人探访了大海雀在冰岛埃尔德岛的栖息地,这也是世界上一个大海雀的栖息地。雌鸟正在雄鸟的看护下孵化鸟蛋。两人将活鸟生生扼死,剩下一人则将孵化中的鸟蛋给踩碎。这是世界上一对一只的成双大海雀。

1852年有人一次目击到活着的大海雀,现于加拿大纽芬兰岛的大浅滩。

5、熊氏鹿

熊氏鹿曾经大量的活跃在泰国地区,当时人们认为熊氏鹿拥有着魔法和治愈能力,于是大量的猎人去捕杀它们来获取利润。

特别是在洪水期间,它们会跑到高处,猎人就更好的捕杀它们,后来人们定居和商业性农业生产破坏了大多数熊氏鹿的栖息地。

在1932年的时候,一只野生熊氏鹿被捕杀。1938年,一只被驯养的熊氏鹿也死亡了,熊氏鹿就此灭绝。

6、牙买加巨草蜥

人们在1840年的时候一次见到牙买加巨草蜥,牙买加巨草蜥可以长到60厘米长,让当地人非常的恐惧。

当地人一直认为牙买加巨草蜥是有剧毒的,但这种牙买加巨草蜥是吃鱼类和水果的。人类对它们的栖息地破坏和捕食者的捕杀,让它们逐渐的灭绝。如今只有少数几个博物馆还存留了它的标本。

7、阿根廷巨鹰

阿根廷巨鹰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飞行鸟类,它们能够长到1.8米。并且它们的翼展能够达到6-8米,非常的巨大,体重最重可超过68公斤。

阿根廷巨鹰的骨架在中新纪的岩石上被发现,而这块岩石在阿根廷被发现。这就意味着这个种类的巨鹰曾在6百万年前生活在南美洲。

阿根廷巨鹰头骨的结构表明它们是将猎物整个吞下的,寿命可达到50—100年,现在已经见不到这种巨鹰了。

8、笑鸮

笑鸮是纽西兰特有的一种猫头鹰,人们一次见到笑鸮是在1914年。笑鸮的叫声非常的让人惊悚,就是那种咯咯笑或者是疯子的窃笑一样。

笑鸮一般会在森林的边缘或者空旷野外的岩石上进行筑巢,因为人类的定居,而让它们的栖息地破坏,从而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开始捕食哺乳动物了。

在它们的捕食习惯改变之后,它们的天敌竟然将它们捕杀殆尽。放牧和农业燃烧也导致了笑鸮快速灭绝。

9、蓝马羚

蓝马羚并不是真正有着蓝色的毛色,而是黑黄色的,只是因为看上去像蓝色一样,所以这样去称呼它。

蓝马羚是南非的特有动物,它是一种群居动物,非洲狮、鬣狗和豹是蓝马羚的最大捕食者。到了2000年前,蓝马羚的数量开始明显下降,因为捕食者的捕杀、气候变化、人类猎杀、疾病,甚至是一些出现在它们领土上的动物,让蓝马羚开始变得越来越稀少。

在1977年,一只蓝马羚被射杀,当今仅存5个蓝马羚头颅,它们被装裱好,分别收藏于奥地利、法国、荷兰和瑞典的博物馆。其中瑞典拥有两个蓝马羚的头颅。

10、长毛犀牛

长毛犀牛在地球上大概存活了几个世纪,大多集中在俄罗斯地区。法国一个洞穴中发现了具有3千年历史之久的长毛犀牛的画像。

长毛犀牛会用它的角摩擦地面来开路,并且将阻挡它脚步的障碍物给推开,很像现代犀牛的行为。

2014年,一支有着13,300年历史的矛在西伯利亚被人发现。这矛正是用成年长毛犀牛的牛角所制。学界认为,长毛犀牛是在最近一次的冰河时代,也就是大约11,000年前灭绝的。

世界10种已灭绝的动物基本上都是跟人类的活动有关,还有更多的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着灭绝,人类应该也要为其它生物考虑。

十大已灭绝的蛇

十大已灭绝的蛇,节胸蜈蚣、泰坦巨蟒、沃那比蛇,天蛇、巨蛇、非洲巨蟒、印度古裂口蛇、深海巨怪大海蛇、中华眼镜蛇、澳大利亚巨蟒。

1、节胸蜈蚣

又称节胸蜈蚣属,是史前的 倍足纲动物,即现今蜈蚣及马陆的远古亲属。虽然名叫节胸蜈蚣,实际上比起蜈蚣节胸属与马陆的亲缘关系较近(节胸属拥有30节体节,足的对数与体节的比例为 8:6 ,和部分现存的马陆相同)。

2、泰坦巨蟒

泰坦蟒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类,泰坦蟒平均体长可达到12米,体重超过1吨,这两个数字已经足以说明它们的可怕之处。他们的食物有4.57米长,半吨重的钝鼻鳄和3.05米的肺鱼以及当代的一些大型乌龟。泰坦蟒早在近5800万年前就已灭绝。

3、沃那比蛇

又名沃纳姆比蛇,属于已灭绝的巨蛇科。这种蛇体长估计在5-6米,主要生活在澳洲,是地球上生存的一种远古巨蛇,约5万年前灭绝。网上有文章称它能捕食鲨鱼、恐龙,但据化石研究,沃那比蛇应该是属于埋伏在水边偷袭袋鼠之类较小型的动物。

抚仙湖虫有着的神经系统比较古老,延伸到头部,这种虫子是一种古老的节肢动物,在中国云南被发现了,有可能是现代龙虾螃蟹等等的祖先。

4、天蛇

天蛇是一种顶级掠食者,生活在中新世纪,体长在6米左右,20到30厘米粗,是澳大利亚已经灭绝的巨蛇。因为它长得有几分像巨蜥,所以有专家学者认为它是巨蜥像蛇演化的证据。

目前天蛇出土的化石,难得包含了完整的头颅骨和鄂骨,给科研学者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而且都在澳大利亚昆士兰西北部里弗斯利发现。

5、巨蛇

在远古神话、探险故事、都市传说之中,巨蛇常常作为强大而神秘的boss存在。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巨蛇科的其它动物早在5500万年前就已经消失了,只有沃那比蛇生存到,一直到5万年前才消失。

6、非洲巨蟒

非洲巨蟒(Gigantophis ),也是属于巨蛇科成员。目前只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现了少量脊椎骨化石,大约生存在4000万年前,体长可达9—10.7米,体重半吨左右。

人们常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但这种蛇真的会吞象,不过是原始象类的始祖象和古乳齿象,也是未成年那种。成年的古乳齿象有2-3米那么高,始祖象也要3米长,非洲巨蟒应该难以下手。

7、印度古裂口蛇

印度古裂口蛇,属于巨蛇科成员,历史可以追溯到白垩纪时期。其化石最早被发现于印度西北部,化石里包含缠绕这恐龙的蛋及幼体,这也是发现蛇吃恐龙的证据。据科学家推测,印度古裂口蛇体长3.5长,通常潜伏在恐龙巢穴周围,等小恐龙破壳出来后对其绞杀。

8、深海巨怪大海蛇

那种深水水域的海蛇而言,它们就可以完成长时间的深潜,海蛇大多数是群居生活的,因而针对海蛇的采捕较为简单,海蛇对猎物的选择依据它们种类差异的特征而定。看来大海蛇早已灭绝或者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现实生活中的海里,只能发现普通的海蛇。

9、中华眼镜蛇

体型中等偏大,成体全长1.5~2米。背面黑色或黑褐色,颈背有眼镜状斑纹(双圈或其各种饰变),通身有白色细环纹,年幼个体尤其明显,而年老个体则模糊不显。食性广泛,蛙、蛇为主,鸟、鼠次之,也吃蜥蜴、泥鳅、 鳝鱼及其他小鱼等。每年5月前后出蛰,11月进入冬眠。

冬季即将来临,蛇类出来觅食增加营养为冬眠作准备。所以它们的活动比较频繁。广大市民在户外锻炼、踏秋、游玩时,千万要注意安全,这货咬伤了你,轻者截肢,重者丢掉性命。特别是孩子、老人更加注意不要到水塘附近、草丛中游玩。如果发现了更加不要伤害它,因为它是濒临灭绝动物。

10、澳大利亚巨蟒

生活在上新世时期,这种庞大的蟒蛇缺少现代蛇灵活的下颌,考古学家指出,这种蟒蛇位于蜥蜴和现代蛇的进化状态之间。澳大利亚巨蟒没有毒,其体长可生长至4.5米,其内弯牙齿没有尖牙,能够有效抑制猎物。科学推测认为,它们于4万年前灭绝消失。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