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林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林深时见鹿完整句子)

  • 生活知识
  • 2023-05-18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林深时见鹿完整句子

林深时见鹿完整句子如下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出自唐代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全诗如下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其他优美的古风诗句如下

1、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2、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人《绮怀》

3、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4、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5、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陈文述《夏日杂诗》

7、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王安石《春夜》

8、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

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

——张修之《长门怨》

11、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12、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冯小青《怨》

13、

竹柏风雨过,萧疏台殿凉。

——李正封《夏游招隐寺暴雨晚晴》

14、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李存勖《一叶落·一叶落》

15、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其他优美的古风句子如下

1、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2、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3、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4、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5、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6、戏子入画,一生一天涯。红颜白发,青丝芳华。演尽他和她,谁懂心中话?

7、纤柔之指,点开了花宵的云梦。

8、一壶清茶,盈盈几段闲话。夕阳暮下,嫩绿新芽。人间繁华赏罢,两袖清风归家。

9、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10、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1、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12、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3、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4、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5、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16、一屏弱水,三千思念。碧水涟漪,清且缓。

17、玉笛横吹,一曲清音舞落花。墨点砂,一幅丹青尽风雅。

18、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9、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20、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21、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22、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4、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25、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什么意思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李白进山的第二程。

意思为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文如下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什么意思

意思是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

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

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

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注释

戴天山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不遇没有遇到

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树丛深处。

青霭青色的云气。

倚靠。

扩展资料

赏析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所以,吴大受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

(《诗筏》),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

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