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杨进行飞行药检的成员共3人,一位主检官,一位尿检官,一位血检官。孙杨认为,尿检官和血检官没有提供有关授权书和资质证明,但事实上飞行药检的规则写得清清楚楚,授权书小组只有一个。相当于,一组警察拿着拘捕令抓人,犯罪嫌疑人却认为拘捕令应该到场警官人手一张,怎么可能?
2,规则规定,主检官应出示授权书、个人资质证明、身份证明,血检官需出示护士证,尿检官只出示身份证。所有规则中应出具的证明,当时三人都已经展示给孙杨,孙杨却认为血检官尿检官的证件不足,怀疑他俩的资质,所以抗拒检查。但事实上,所谓血检官只是抽血,护士证足以,尿检官只是监督孙杨取尿,身份证足以。孙杨问他俩要授权资质,相当于点了份外卖,问外卖小哥要厨师证,去了趟医院,问保洁阿姨要医师证。
3,当时在得知尿检官是位建筑工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次药检十分荒唐,孙杨理应拒检。但其实对尿检官资质唯一要求是性别,尿检官就是监督孙杨取尿而已,他是建筑工还是工程师,没有任何区别。所有的核心是主检官拿出的授权书和个人资质证明。
4,孙杨对授权书提出质疑,因为授权书上没有提到被检人孙杨以及三位检查官的名字,但国际反兴奋剂组织在进行飞行尿检时就是周期性地提供授权书,至于要对哪位运动员进行检查,随机性很强。突击检查明白吗?国家卫健委去武汉调研疫情,难道他们去每家医院见到每一位医生都要拿出对这位医生的专门质询函?
5,孙杨认为药检小组有成员要与孙杨合影,行为失当,但庭审官认为这不足以成为孙杨拒检的理由。如果这种拒检行为得到认可,以后飞行药检时,任何运动员都可能以各种理由进行逃避推脱。
6,在各种质疑被庭审官以法规条文批驳之后,孙杨无奈地表示,这些规则不完善,对运动员不公平。庭审官说,你可以申请对有关规则进行修改。搞笑不,法院的法官拿出具体的法律条文时,当事人却质疑这几条法律不公平,你是想让法官当场修改法律吗?
7,事实证明,孙杨团队所有对药检官身份资质的怀疑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理解之上。就连庭审官都忍不住说,难道你们在产生质疑之后、难道就没有想到自己对规则的理解有没有问题。听证会上,庭审官认为孙杨团队拒检的行为是基于对规则的错误理解之上,极其莽撞极其不可理喻,顶级运动员犯这样的错误,难以理解。
8,庭审官对孙杨的质疑也提出了质疑,“你作为经历过一百多次药检的运动员,以前药检官拿出的授权书和个人身份证明都和这次一样,为什么前面你从来没有提出质疑,偏偏这次就作出暴力抗检的行为。”庭审官的这个问题彻底击中了孙杨团队的软肋。
9,当时孙杨在对药检官产生怀疑之后,第一时间向队医巴震请求支援,此后所有行为都和这位队医的决定息息相关。可惜巴震是有污点的,因禁药问题被禁赛过,禁赛期间曾大模大样地出现在亚运会运动员休息室内。巴震显然是一个无视规则的人,在他的建议怂恿下,孙杨拒绝药检小组带走血检瓶。
10,孙杨在听证会上涉嫌篡改证词。此前孙杨证言中表示是自己拿走了血检瓶,巴震出庭时说是自己拿走血检瓶,随后孙杨改口说是巴震拿走了血检瓶。
11,孙杨母亲在听证会结束后对记者哭诉,认为庭审会上自己无法得到充分表达的机会。但事实上,孙杨母亲在庭审会上的发言太长,屡次被庭审官打断,“请不要讲与询问无关的话。”她是以证人身份出庭的,应回答庭审官和双方律师的问题,说什么孙杨取得何种成就、训练如何辛苦、作出多大贡献,没有意义。
12,孙杨基于自己对有关规则的错误判断,就砸掉血检瓶,他为什么这么做?和他长久以来被包容过度有关,尿检呈阳性,短期
他们指的就是反兴奋机构。庭审时孙杨母亲对当时情况进行仔细描述,怒斥对方反兴奋剂机构,并为儿子孙杨进行辩护,但当她多次想补充阐述的时候,对方反兴奋剂机构的律师并没有给她说完的机会,反而多次打断证言。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官宣布孙杨证词结束的时候,孙杨起身,也低声抱怨“我都还没讲完啊”。
因为对方律师的多次打断,也有翻译总出问题的缘故,孙杨及其母亲的证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表述,这影响了案件审理,也给他们留下了很大遗憾。
孙杨母亲在公证会上以及后面的采访中几度落泪,其中有着对儿子的十几年来辛苦的心酸、心疼,更有着对儿子遭遇这些不公待遇的不平。想必作为一个母亲,这四百来天儿子的遭遇让她极度压抑,而听证会上欲为儿子正名却证词发言屡遭变故,欲尽力而无法如愿,这也成为她情绪爆发的导火索,几度哽咽,几度落泪,发出“他们不给我机会说清楚”的“泣血”控诉。
,孙杨母亲的话“他们不给我机会说清楚”中的“他们”应该是指屡次打断她阐述说明的对方反兴奋机构的律师,与此也应也指有公证会法庭法官。对于证词得不到全部表达这个问题,毕竟总打断证词发言是一方面,那法官面对证词发言打断不作为也占有部分因素,更何况是证词没讲完就令其停止呢?
孙杨妈妈在朋友圈内的发言,将中国泳协推上了风口浪尖,公信力将会进一步降低,也会对中国游泳的国际口碑造成负面的影响。
CAS在裁决书中明确表示,孙杨之所以被判禁赛8年,是因为这是他第二次违反反兴奋剂条例。裁决书公布后第二天,孙杨妈妈杨明发布了一个朋友圈,除了诉说孙杨20多年奋斗的艰辛之外,还透露了2014年孙杨第一次违反反兴奋剂的原委。
根据杨明的说法,孙杨自从2008年开始服用的一种叫“万爽力”的药物,但2014年1月1日起万爽力变成了“赛内禁用,赛外可用”的药物,但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并未对此信息进行更新,导致孙杨在检测中呈阳性。当时中国泳协的领导选择在亚运会之后,对孙杨禁赛三个月。
虽然杨明很快就删掉了信息,但依然被截图。而现在,这条发布在朋友圈的消息却被美国《游泳世界》网站引用,标题为“孙杨妈妈发怒杨明揭发中国泳协领导隐瞒2014年兴奋剂阳性“,使用的封面照片,则是杨明在瑞士听证会出庭作证时的照片。
孙杨妈妈在听证会上的表现
在孙杨听证会上,孙杨妈妈面对提问护犊心切,情急之下开始了一连串自说自话的表演,不仅让一旁的翻译官感到无语,更引起了听证人的不满,不止一次地强调孙杨母亲只需回答“是或者不是”。
,孙杨母亲并没有理会听证人的要求,而是一直坚持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场面变得尴尬无比。
孙杨母亲在听证会上的表现,让不少吃瓜群众大跌眼镜。
因为以孙杨的身份,肯定有专业的法务团队协助他准备这次重要的听证会。而孙杨母亲作为“抗检事件”的当事人之一,毫无疑问需要作为被听证人参与其中。
所以,理论上在正式听证会之前,孙杨的法务团队会对孙杨及其母亲进行模拟的听证过程,不仅会让他们熟悉整个听证流程,还会让他们注意自己的说辞,以免在听证现场因为“说错话”而影响结果。
慈母多败儿,愚母多坑儿,这样评价孙杨的母亲扬名是因为孙杨的母亲总是用自己的方式来纵容儿子,使得孙杨并没有一个独立处理事业的能力,看起来非常的幼稚。这也是导致孙杨在这一次的裁决的时候得到了这样惨痛的代价。
其实表面上看孙杨的这件事情,相信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是站在孙杨这边的,当看了孙杨以及孙杨母亲在仲裁庭上面的表现,相信很多的人都会改变自己的相反,甚至还会觉得这样的处罚是合理的,因为不管是孙杨的表现还是孙杨母亲的表现都显得非常的儿戏和幼稚。
孙杨就好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婴儿一样,自己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非常的幼稚,仲裁庭这么严肃的地方,他在事前没有一点准备,并且频繁的在法庭上更换翻译,言语非常的激烈,甚至还有威胁对方的话语,而当时的翻译已经尽量优化了孙杨不礼貌的言语,否则可能会给孙杨带来更严厉的判决。
而孙杨妈妈的发言更是让人觉得非常的可悲,孙杨的妈妈在这么严肃的场合毫无头绪,只是用哭泣来博取法官的同情,这样的做法很显然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还会给法庭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孙杨这样的个性跟母亲有分不开的关系,这一次孙杨怒砸血样,跟母亲在旁的推波助澜有着很大的关系。
所以说孙杨的母亲是非常愚钝的,也正是这一份愚钝害了自己的儿子。虽然不可否认孙杨确实是中国的骄傲,在处理问题方面确实缺少了一份严肃和担当,孙杨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母亲控制的,母亲控制欲太强,也会使得儿子丧失自己的主见和能力,所以说孙杨的母亲确实也害了自己的儿子。
孙杨妈妈在听证会上的表现其实是很正常的,孙杨妈妈之前根本没有上过听证会的经验,在听证会上的表现其实都是很真实的一种初次庭审的反应。很多网友说孙杨的妈妈特别会为给自己加戏,我个人认为,孙杨妈妈的表现完全是她个人对事件的反应。
我国的听证会庭审往往是摆事实说事实,法官提问并反问,无论证人是否是第一次上庭审都是一样的程序下来。国外的听证会并不是这样的,国外的法官他们往往比较人性化,很会照顾证人的情绪以及经验,他们会允许证人即使在逻辑不清楚的情况下把事情阐述完再打断。孙杨的妈妈在听证会上的表现正是一种第一次没有经验的表现,所以虽然啰嗦了很多,毕竟也把该说的都说了。
在国外的听证会上法官是被动的,要跟着律师的脚步来,这跟国内的方式是不同的,而且律师问什么,证人就只能回答相应的就可以了。证人一方的律师为了让证人说更多的事情往往会问很多开放性的问题,孙杨的妈妈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非常的不适应,孙杨的妈妈为了不被律师引导以及利用,多次想要跳出律师制定的框架,这个行为是被大家不认可的,作为一个母亲维护自己的孩子,并且多次为孙杨澄清,孙杨妈妈的表现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孙杨妈妈在听证会上的表现虽然对孙杨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对孙杨没有任何的帮助,是白用功一场,在这过程中法官并没有不公正,没有任何的阴谋成分,因为孙杨确确实实反抗药检,不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孙杨妈妈在听证会后还做了一些列的动作,比如发微博等等,这些都是给孙杨招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