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弘历。
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为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仅次于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蒙古地区尊其为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裕陵。
乾隆在位后期奢靡,闭关锁国,使清朝统治出现了危机,发生白莲教叛乱;文字狱之风比康熙时更严酷。
出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
卒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享年89岁 属相兔
执政时间在位60年(1735年~1795年),实际掌权63年(1735年—1799年)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庙号清高宗 陵寝清东陵裕陵
执政时间
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继位之时有在位时间不越祖父康熙帝之誓言,故而禅位于子颙琰,即为年号嘉庆的清仁宗。此时的乾隆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训政”,在宫内仍然沿用乾隆年号,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直至嘉庆四年(1799年)驾崩,成为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共计64年),而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时间为61年。
有人说,统治纪录的创造者应该归为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众所周知,太阳王5岁登基,22岁才对统治国家产生兴趣。他的实际掌权时间不过50年。而从胤禛咽气那一分钟起,到自己咽气那一刻,弘历手握专制皇权64年,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
乾隆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第四位皇帝,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的第四个儿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朝乾隆帝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乾隆帝的生平简介
乾隆原名叫爱新觉罗·弘历,弘历于1711年出生在雍亲王府,他的父亲是雍正皇帝,生母是钮祜禄氏。弘历从小十分聪明,五岁就开始上学,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因为弘历从小天资过人,康熙皇帝看见孙子弘历这么优秀,就直接把他接到了宫中念书。能被康熙接到身边亲自教导的孙子本就不多,可见弘历确实才气过人。雍正一登基就秘密将弘历立为皇位继承人,后来又将名门之女富察氏赐婚给弘历。雍正去世后,弘历顺利登基成为乾隆皇帝,并将嫡长子永琏立为皇太子。
乾隆上位后缓和了雍正在位时紧张的 政治 气氛,使朝廷各方面的关系得到改善;乾隆还十分注重官员的选拔,并且实行了严格的考察制度。除了政治方面的贡献之外,乾隆在 军事 上的建设更为突出,乾隆派兵平定了瞻对、苗疆、金川、西藏、准噶尔等各部的动乱,扩大了清朝疆域。可以说乾隆在位期间,为清朝统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乾隆为大清做了什么贡献
乾隆在25岁的时候登基,成了第六个接手清朝的皇帝,在位60年,中国古代有很多皇帝,他掌握最高权力的时间最长。他执政期间,清朝自康乾盛世后又一次达到了最高峰,由此可见乾隆皇帝位清朝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据史料记载他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伟绩
政治乾隆的父亲雍执政的时候政治上的气氛十分的紧张,乾隆登基后最先的举措就是缓解这种气氛,他还对雍正的政策做出了调整。
作为一个君主,重视官员的素质是很重要的,乾隆十分注重这一点,登基后他立刻把雍正年间的贪官进行了严惩。乾隆这样的举措是很不易的,因为这必将会掀起朝廷的动荡,可是乾隆还是公正地将贪官一一地揪出来,大多直接被处死。严惩了贪官后,乾隆在选拔官员上十分用心,甚至亲自筛选,这极大地提高了官员的质量。
乾隆招收的官员大多都很有本事,乾隆很看重对他们的约束,所以雍正善于对人才的驾驭。在朝廷上他整治着自己的官吏,与此他严以律己,每天很早便上朝,从不懈怠,他还是一位值得人民安心的皇帝。
2.军事国家的守护难免少不了战争,身为一国之君乾隆深知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乾隆十分重视对士兵的培养。在他的功绩中,关于军事的功绩赫赫,多民族的国家在乾隆的手中得到了统一。
3.经济乾隆深知 天下 是百姓的,他注重农业的发展。在他的鼓励下,南北两方互 相学 习,增加了 种植 的技术。除此之外,很多荒地被利用了起来,农业的发展得到了提高。
4. 文化 清朝的皇帝中,雍正对文化最重视,在他的鼓励下很多古书被出来,成了后人重要的财富。
乾隆皇帝是一位著名的皇帝也是一位受到争议的皇帝,毕竟皇帝虽然视为龙体,但其实也是凡人。他一生为清朝做出的贡献造就了清朝的繁荣,他的父亲雍正本来就是一位优秀的皇帝,他还是能找到父亲的不足并予以改正,这些都将被视为后人值得学习的典范。
乾隆皇帝亲生母亲是谁
对于乾隆的亲生母亲是谁的这个问题,一直是 历史 上的一大谜团。在清朝12位皇帝中,只有乾隆皇帝的生母是一个谜,所以这个情况在历史很罕见。
对于乾隆的母亲到底是谁,正史中记载的是孝圣宪皇后,这个问题在野史中是一个遭到热议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的几种说法
1.南方傻姐说曾担任民国总理的熊希龄偶然从一个人口中听到乾隆是由一个南方的女人所生,这个女人被人称为“傻大姐”。
2.承德贫女说这种说法的由来出自王闿运的文献中,他曾在《湘绮楼集·今列女传》里记载到乾隆的母亲是一位身份卑微的奴婢,她在13岁的时候进入了宫里。
3.海宁陈家说这种说法出自《清代外史》,当时的 故事 是这样的,海宁陈家和雍亲王在同一时刻生下了孩子,于是雍亲命陈家把孩子抱到他那看看,不想明明抱进去的是一个男孩,出来的竟然是一个女孩,这让陈家人十分困惑,也不敢询问。
4.汉女李氏说曾经有一位学者说乾隆的父亲雍正出去打猎时喝了鹿血后临幸了一位相貌很丑的宫女,没想到这位宫女却在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之后的乾隆皇帝。
对于乾隆的生母是谁的这个问题就在人们的讨论与猜测中越来越扑朔迷离。
猜你喜欢
1. 清朝历史资料
2. 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简介
3. 清朝宰相阎敬铭生平简介
4. 乾隆皇帝简介
5. 清朝文人张英的生平简介
弘历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了,弘历是他的名字,乾隆是他在位时的年号。作为封建王朝的一个盛世皇帝,他在治理国家方面做得是很不错的,盛极必衰,加之外部环境的恶化,清王朝在他之后就逐渐没落衰败了。,他还是历史上掌握实际权力最久的皇帝。一生大部分都算是一位圣明君主,在晚年的时候有些昏庸,瑕不掩瑜。
弘历是乾隆皇上。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
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皇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庙号“清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裕陵。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即清高宗乾隆皇帝,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雍亲王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
乾隆皇帝就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它是第六个皇帝,定都在北京,年号乾隆,寓意特别好乾隆的寓意就是天道昌隆,弘历是在他25岁的时候登基为皇帝的,他在位了60年,退位以后还做了三年的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了。
他在位期间平定了很多的判乱比如大小和卓判乱巩固了国家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乾隆一生六次下江南,可以说是文治武功兼修的好皇帝,他统治下的清朝也是经济发达文化繁华的时代。
乾隆登基以后有很多好的建树也有一些不好的,比如他在位后期开始过起了奢靡的生活,还发生了白莲教起义还有文字狱,束缚了光大民众的思想,更过分的是他还闭关锁国骄傲自大让清朝的国力日渐衰败出现颓势。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前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后期昏庸无道的皇帝。
乾隆六十年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_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卒于养心殿,享年89岁。在位了60年,可以说他的皇权高度集中掌握权力长达63年,乾隆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是清世宗雍正帝胤_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很多电视剧中对他都有介绍很是聪明睿智的一个人,乾隆登基以后经常用兵湘、黔,推行“改土归流“,限制土司势力。他平定了大小和卓判乱还在乾隆二十四年事平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两路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统治。
乾隆皇帝生平简介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在有清一代算是比较繁荣。
但主要物品产量还是没有赶上明代,但在位后期奢靡,使清朝统治出现了危机,发生白莲教起义,文字狱之风比康熙时更严酷,束服了人民的思想,闭关锁国,骄傲自大的思想,使清朝国力日益衰败。庙号“清高宗“,葬于清东陵-裕陵。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卒于养心殿,享年89岁。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
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
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 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但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帝即位后缓和雍正时期造成的政治紧张气氛。乾隆初年,为了缓和紧张的政治气氛,调节矛盾,改善各方面的关系,还对雍正的政策做了较大的改变和调整。
乾隆初年,弘历不讳言自己“ 赋性宽缓”,但又说不能宽大无边,要济之以严。有时候,他公开说“ 政尚宽大”,宽比严好。他在经筵讲章中发挥这个思想,“ 宽、信、敏、公,乃圣王治世之大本,而必以宽居首“”,圣王出治,舍宽其何以为敷政宁人之本哉” 。
乾隆帝晚年的诗句中也说“ 政实宜宽弗宜猛”但在绝大多数场合,总是宽严并提,把两者看做因时而异,相辅相 成的“,宽以济猛,严以济宽,政是以和”,这是乾隆认定进行统治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