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茫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躁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曼舞的小径,或者是铺满青苔的空巷,任思绪被秋风渐吹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峰,也只好随宋玉同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
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
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希望我能有古人的旷达,到了下一个秋天,可以多去感受喧嚣夏日后的清新宁静,漫漫寒冬前的短暂芳香,多去体会“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少去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奈。也会被秋而“感”,却不再为秋而“悲”了。
1、宋玉《九辩》节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堪称我国悲秋之祖,奠定千古悲秋主基调。】
2、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少壮不悲秋,老来多叹息】
3、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被誉为“七律之冠”,教科书必背】
4、李觏《秋晚悲怀》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秋日象征着人的暮年,或无所成空叹息,或有所成空牵挂。“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5、耿《秋日》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人生寂寞飘摇,秋来愈悲伤。】
6、李存勖《一叶落·一叶落》
一叶落,搴珠箔。
此时景物正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往事随风,暮年多惆怅。】
时间从指缝里飞快溜走,光阴在脚底下飞快滑过,岁月在视野中飞快流逝。又是江南细雨夜,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电脑屏前勤挥洒,心似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涌动,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静下来。
秋,悄悄地,说来就来了,秋天的风,轻轻柔柔,纯净而豪迈;秋天的水,清清透透,明澈而圣洁;秋天的云,淡淡悠悠,远离凡间一尘不染;秋天的美,在于其深沉而耐人寻味。踏着秋的足迹,我寻找着秋的印象……
记得小时候,读欧阳修的《秋声赋》,戚戚切切,凄凄惨惨,一片寂然悲凉。幼小的心灵顿生彷徨,竟一时无语。
后来读白居易的《琵琶行》,作者借叙琵琶女凄凉身世,抒发被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诗人把一个卖艺娼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之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将宦海浮沉,生命悲秋,全融为一体。那不同寻常的感染力,更是让人觉得,秋确实可悲可叹,这正是“枫叶荻花秋瑟瑟”。于是,秋在我心灵里,就像白居易笔下那个憔悴消柔的琵琶女,无尽哀伤,临风而逝。
随着年龄,又常听大人喃喃地把多事之秋挂在嘴边。仔细体会,小时的确无忧,长大了听的见的’,越发觉得人生可怕。原来,生死契阔,不与我信。天地之大,有时甚至不能容纳一颗幼砂,我的心灵而过早地添加了复杂的秋色。
虽然,明知多事与秋毫无干系,但肃杀的秋风,飘零的枯叶,哀啼的孤雁,又由不得给人感觉真切的悲凉。我终于明白,为何多情的文人雅士总偏爱将秋寓意为悲苦,钟情于冷秋中寄写落寞。悲秋,成了中国古典文学永恒的题材。
是啊!当悲秋之绪滋生时,我总带着一种莫名的心情审视着秋。每当秋天来临,屋外的梧桐树纷纷凋零,黄叶一片片地落下来。乖僻的我就喜欢坐在梧桐树下,默默地看满地的落叶。恍惚若见秋风中,伫立着一位身穿黄衣的千年琵琶女,只见她轻盈悠闲,依然那么美丽,那么动人,她低声哼着温婉动听的心曲,再也不闻世愁。此时,秋的美,悄悄地走近了我心灵。秋天悠扬而温怡,秋意漫洒苍穹,秋里散满了太多的物象与意象,一景一物,皆蕴透着浓郁的秋色秋香。
一场秋雨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瑟瑟秋寒,至于身后是依稀可见而又模糊事物,成为一道永远蒙胧的风景,像雾一样浓浓而又淡淡地绕满整个思绪。忆起了很多,最多的是人和事,事已模糊,而人却愈来愈清晰。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孤独自由空灵清虚的秋意,在我的心中起伏流动。我的内心犹如大海,时而平静安详,时而汹涌澎湃,生命充满了深沉而凝重的体验。秋雨秋风中的我,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而是私语三秋,思绪更浓。莫名的惆怅在这风雨中释放着……而或许这正是秋声的影响吧!
是夜,无论是散步于河堤路,抑或躺在床上,耳边都传来清脆的秋虫夜吟,夏日的暑热还余留在空气里,声声虫叫却已经带来了秋的讯息,切切暗夜,喓喓深草,虫声泣露惊秋枕,秋风乍起,秋虫夜吟,其声热闹,却有着幽咽,不由心有戚戚焉。
闭上眼,突然被这叫声所感,仿佛雷击般,心,已然飘向往昔的岁月,这喓喓的叫声,是在什么时候击中了我的内心?岁月如流,望见夜空高悬的一弯明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不见古时月!这流逝的岁月,这飘走的青春,曾记得儿时在家乡五陵原青葱茂密的玉米田里,听过这蟋蟀的叫声如织,叫声中是亘古厚重、静默无言的家乡,叫声中是我单纯清贫的童年,听过这秋虫鸣叫,是在刚刚离开家乡来到县高中就读的那个有些清凉、心灵孤独寂寞的行道两旁,是在我刚上大学,刚进校园的迷茫、彷徨。
一切都是已经过眼云烟,一切都已经随风而逝,在秋虫中追忆似水的年华,看这几十年的光阴不知遁向何方,徒留岁月的痕迹在日渐苍老的身躯上,身躯就是精神的牢笼,突然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
回望虫声光影里这四十余年的光阴,内心惊悸交加,那岁月之河里,留下了我的母亲,留下了我的青春,留下了我的激情、无知、快乐或者是痛苦以及每一段生命的体验,虫声仿佛是过往岁月的留声机,年年鸣叫,岁岁感怀,就在这感慨万千中,我终于老去了!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感怀中秋初一作文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中秋节,我想到了伟大诗人李白的两句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一个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我们打算去奶奶家过中秋节。
我们到超市里去买月饼,那里的月饼真多呀!有枣泥的,有豆沙的,还有我最爱吃的绿豆馅的,闻着月饼散发出的香味,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们精心挑选了爷爷奶奶最爱吃的五仁月饼和芝麻月饼。我心想爷爷奶奶一定会很喜欢的。
来到奶奶家,奶奶脸上布满了笑容,高兴地迎出来,大声说“今儿是八月十五,我炖好了鸡,等你们回来吃团圆饭呢!”我一进屋,看到叔叔一家早就在看电视了。我们打开月饼,香味一会儿就飘满了屋子,爷爷一个劲的说“月饼真甜呀!”一家人快快乐乐在一起吃月饼,真开心啊!
到了晚上,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圆圆的,大大的,在天空中洒下一片银色的月光,好美啊!我问妈妈“月亮上的那个阴影是什么?”妈妈说“那是吴刚在砍伐桂树呢!”我心想“长大了,我要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登上月球去看个究竟,那里到底有没有吴刚和桂树呢?”
我希望在中秋节这个花好月圆的日子里,世界上每个家庭都能幸福快乐,团团圆圆!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到了,我们这一家人又能团圆一次啦!我可是最喜欢和我的亲戚朋友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聊天了。中秋节是很多儿童期待的节日,因为在中秋节可以吃到可口的月饼,还能让一家人团聚。对了,同学们。在中秋节里一定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就给你们讲一件发生在中秋夜晚的事吧!
中秋的夜晚,月亮像一个大玉盘嵌在漆黑的天空中。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聊天,吃着月饼。他们那些大人在谈论着我参加那个“妇代会”(简写)的朗诵。突然小舅说“要不让这几个小娃表演个节目!”长辈们一致同意。上场的是表姐,她给大家唱了一首歌《我想和你做》唱完后,大家都给她鼓掌。第二个上场的是表哥,他给大家表演的是纸牌魔术,我非常好奇,使劲的给他鼓掌。第三个上场的是我喽!我给他们讲了一个非常搞笑的笑话,把他们逗得哈哈大笑。
这个中秋节可真有意思啊!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从超市买来了几只大河蟹,要给我们做一顿鲜美的河蟹大餐。
看着那些可爱的河蟹,我的兴趣也来,便在一旁观察起河蟹来。这些河蟹有两个大钳子和八只腿,它们可历害了。我抓起其中一个,本想好好研研究究,但因为不注意,我被它的钳子慢慢的钳了一下,还被它腿上的针刺到了手。但这并没有影响我继续观察,它们灰色的背上有一个大壳,两只眼睛小小的,但十分机灵。八只腿上的钩是用来抓住地面的。我把其中一只放在地上,它一直横着走,但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他竞坚着走,走入了厨房。
爸爸快速把它抓住又放回了水盆里,然后把它们清洗干净后就放进了蒸锅中。爸爸给我一个命令,要我看着锅,漫长的15分钟过去了,河蟹终于蒸好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吃了起来,哇,好多的蟹黄呀!这个中秋节过的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