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年少成名,没有在成功面前迷失自己,说明他在成名前能保持谦虚谨慎。作为演员,演戏是本职工作,能静心拍戏不被外界干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这是尽到演员的本分。
现在不少演员让人感觉矫情,走到那里都前呼后拥,这里面固然有粉丝的穷追不舍,也是明星们不能保持低调的作风。拍戏一旦受伤就发微博,粉丝则心痛万分,“带病拍戏”、“敬业认真”、“不忘初心”等等,各种溢美之词满天飞。
做好本职工作本来就是应该做的,如果都怕苦怕累还怎么追求事业的进步和成功?这就是缺少了自我沉淀的初心,而摒弃外界干扰,从一而终的努力就是演员的自我修养。孙俪拍《甄嬛传》背了几百页的剧本对话,章子怡拍《卧虎藏龙》时,受伤是家常便饭,还有很多老一辈的演员,在没有特效的情况下,还是留下了很多经典之作,这是很值得当下的年轻演员反思的。好好积累基本功,磨练演技,胡歌就做到了。
从《仙剑奇侠传》到《琅琊榜》,从英气潇洒的李逍遥到忍辱负重的梅长苏,胡歌收获了人生的两个高峰,更是获奖无数。从一个巅峰走向另一个巅峰,是困难重重的,胡歌还是做到了。这与当年他低调读书提升自己,默默努力分不开关系。如今不少年轻小鲜肉是出现没多久就销声匿迹,还是太浮躁不能低调努力提升实力。所以易烊千玺能意识到带病拍戏是演员的自我修养,说明他已经在成长进步,希望未来他有更好的作品带给我们。
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被看作是周星驰的自传之作,不过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周星驰自己写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其内容不过是教你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演员。
影片讲得是一个有热情、有志向的跑龙套的故事。周星驰所扮演的尹天仇,是个有优点、但也有点自作聪明、不负责任、浮夸自大的年轻人。每天都试图在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一个演员,带走一份便当。
可是命运似乎在开他的玩笑,他自认为专业的表演,被人家说成不知道你在干什么;他塑造的活波的人物性格,被人家骂成在浪费胶片;他演的雷雨,没有哪怕一个人去看;他管理街坊福利会时,总是迟到、漫不经心;我们也记得他会帮助被人勒索的阿婆的善良;他不断打电话问通告的不懈努力;他演戏时即使被打也一动不动的坚持;当他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时的认真。当他交出剧本时的不舍;当他对张柏芝说出我养你吧后,义无反顾的实现。
影片中有无数令人爆笑的经典场景,尤其是周星驰带人去收保护费时逗小孩的那段,我每次看都会忍不住大笑。但还有一些每每让我动容的画面,我们永远不应该错过
那个成龙出演的龙套,他对周星驰(也是对我们所有人)说你用点心做就行了,用点心。
那个夜晚,尹天仇和张柏芝坐在沙滩上看着海,张柏芝说,看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尹天仇答道,也不是啊天亮之后就会很漂亮。
之后他拥抱张柏芝说多谢。张柏芝为他抹润唇膏,均匀的。
再之后尹天仇和张柏芝发生了Physical relationship,尹天仇把所有的钱、硬币、存折、手表,统统放在张柏芝的包上,(这并不是柳飘飘所认为的侮辱,尹天仇知道她是个舞女,那个值得他拿出所有钱、所有家当的舞女。或许对一个女孩来说,这时他们希望听到的,是那个男人说爱她,说我相信你是干净的。可做为一个男人(作为我)来说,我会拿出我的所有。因为对于柳飘飘来说,她每天工作在那样的环境下,她永远比任何人都懂得什么只是说说而已,什么值得一个人去倾注一切)。
之后柳飘飘接过钱冷冷地说,谢了老板。(还记得她低头甩发的动作吗)
再之后尹天仇追出门外对柳飘飘说,我养你啊。柳飘飘喊道,你先养好你自己吧傻瓜。然后转身,泪流满面。
柳飘飘在计程车里泪流满面,她从包里拿出尹天仇给她的钱、硬币、存折、手表还有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其实她真正想带走的只是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啊,真正想带走的只是尹天仇那颗能够对她如对待演艺般执着的心。
之后的之后,尹天仇在吴孟达的刀下拿回了他应得的3个便当。
之后的之后,柳飘飘即使面对痛打也对那个老板说,不行。
然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白天,柳飘飘从包里拿出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还给尹天仇。尹天仇问她为什么拿走,柳飘飘说,玩。尹天仇又问,玩?好不好玩啊。柳飘飘说,不好玩,所以还给你啊。就这样吧,她小声对自己说。
然后的然后,柳飘飘抛下一切,对坐在莫文蔚车里渐行渐远的尹天仇喊道,喂,你上次说要养我是不是真的。尹天仇也大喊,是啊。柳飘飘接着问,没骗我吧。尹天仇答道,没骗你啊,等着你答应呢。柳飘飘开心地跳起来笑,尹天仇从车里夺门而出。
,尹天仇被柳飘飘用还没织好的毛衣套着头数落,他对柳飘飘说,飘飘,我爱你。然后两个人面带辛酸地拥抱。
的
如果如果有一个女孩为了我可以对一切说不行,真的不行,不行,不行,即使被打即使头破血流
我会为她掏出所有的钱、硬币、存折、手表,还有我心中的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
而现在,我会为了将来在我生命中出现的那个女孩,像尹天仇在影片开头那样对着大海大喊努力,奋斗!
然后,努力,奋斗。
电影《喜剧之王》中周星驰拿的那本书叫《演员的自我修养》,是真实存在的。
《演员自我修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俄国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理论家)的最为知名的代表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精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周星驰经典电影《喜剧之王》中是用来表现主角精神追求的重要道具。
书 名演员自我修养
作 者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内容简介
本以戏剧学校师生课堂对话形式写就的日记体《演员自我修养》是他最为知名的代表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精华。它详细阐述了演员在形体、发声、性格、思维逻辑等方面所应具备的素养,不仅是一部经无数表演工作者成功检验的关于演员职业、责任与使命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关于演员与社会相结合,提升与完善演员艺术修养、道德修养的人生巨著。
作者简介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
世界著名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和理论家,他所创立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坚持以“心理体验分析方法”为创作核心,后期又以“形体言语动作分析方法”丰富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理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演剧艺术最根本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与全面阐述的体系,是斯氏毕生创作和教学经验的,也是他对演剧艺术领域的先驱者和代的世界杰出大师们的经验。它系统“体验派”戏剧理论,主张演员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发掘和体验每个角色经历的情感瞬间。使用这种表演方法,演员所创造的角色会具有多层次的真实感,而且能诠释角色的行为与内心思想之间微妙的联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博得梅兰芳等戏剧家的高度评价,并对中国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研究艺术大师的思想精髓,是每个演员和艺术工作者的必修之课。
萨尔维尼说
令人遗憾的是,这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意识是无法接近潜意识的,我们走不进那个领域。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即便我们真的进入了潜意识的层面,潜意识也就随之消亡,变成有意为之了。
2017-10-09
当内心做好了准备,感情自然也就出现了。
艺术是想象力的作品,所以戏剧家的作品也应该是这样的。演员的目的就是通过他的技巧将剧本转变成舞台现实。
在同一场演出中,我们会看到演员有真正体验的时候,也会有利用表现主义、匠艺和利用艺术的时候。这也是为什么作为演员要区分这些艺术界限的原因。
常规训练课,目的是训练演员的声音和形体,包括声乐、体操、舞蹈和击剑等。这些课程每天都有,因为人体肌肉是需要长时间系统、全面的训练才能得到发展的。
通常,身体不动是由于内心强烈的情感所引起的,而这些内在活动才是艺术上最重要的东西。艺术的精髓不在于它的外部形势,而在于它的精神内涵。
在舞台上,不管是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为了激起某种感情而做出动作来。要做动作的时候,不要强迫我们的情感和情绪。强装出来的激情、生造出来的形象以及机械呆板的表演都是这个行业常见的错误。不要去表演激情,也不要抄袭外形,必须要真实地体验到激情,体验到人物形象,要让人物在你的表演中自然地体现出来。
舞台上的所有动作都必须有内心依据,要合逻辑、讲连贯、求真实。“假如”是一柄杠杆,它可以把我们从现实世界提升到想象的王国中去。
可能出现的危险总是会让人激动。对于门和壁炉这样的无生命的物体,只有当它们与其他因素联合起来,跟我们自己紧密相关的时候,它们才会让我们兴奋或者紧张不安。
2楼的朋友只是贴了个斯坦尼的介绍啊
演员自我修养一般可以分这几种(个人)
,是演员自身的专业修养,有可分成语言、基础、分寸、模拟、塑造、连贯等几种。
然后,就是演员的素质修养,不可否认现在演员的文化和素质修养明显不如老艺术家了,光凭个脸就可以吃饭,没有文化底蕴,在外的表现也是表里不一,作为一个专业演员,还是要各方面都优秀的,呵呵。
1、《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一晚,某人看似好像是导演,身披黑色斗篷从窗户翻进来,宣称他是死神,他来的目的就是终结演员已经在浪费的生命--收割他的灵魂。
2、《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是至乐汇舞台剧联合哲腾文化共同出品、裴魁山导演、董天翼编剧的一部喜剧舞台剧,由董天翼编剧,郑磊、孙博、富冠铭、田雷灯主演。
3、该剧讲述了一个蹩脚演员浑浑噩噩过了10年,终于有机会在话剧舞台上获得认可,讽刺的是他完全没按照导演的意图表演。
《演员自我修养》(第1部)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建立演员创作体系方面的宏伟意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和第三卷有着有机的联系,因为第三卷是第二卷的直接继续。第二卷和第三卷都为我们接受“体系“的中心部分一第四卷中所叙述的创造舞台形象等问题作好了准备。可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没有把第三卷和第四卷写完,这两卷书的出版,仅仅是把为这两卷书而准备好的手稿材料发表出来。这一次版本附了一些备考性质和教学研究性质的注解。做出这些注解,是企图使读者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部著作的一系列特点上,并且企图表明,《演员自我修养》(第1部)里所提到的某条原理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和教学活动的各个不同阶段是怎样演变着的;《演员自我修养》(第1部)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表演技术方面的一些的发现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