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新凤霞丈夫吴祖光简历(评剧皇后新凤霞因病残

  • 生活知识
  • 2023-05-18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评剧皇后新凤霞因病残疾后,丈夫吴祖光不离不弃,晚年生活怎么样呢

在今天的时代中,有很多的艺术形式,比方说演戏,唱歌,或者是最近几年大火的说唱节目,还有最近一段时间非常热的相声,只有在听相声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中国还有一些传统的戏曲在流传,以及一些传统的技艺还没有泯灭在历史的长流中。

小的时候中央台有一个戏曲节目,相信很多家中有老人的都爱看这个台。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物的更迭,这个台也渐渐失去了观众,毕竟老一辈的人们大多都去世了,而年轻一代的人们又比较喜欢网络,或者是一些新颖的综艺节目,娱乐节目,像那些代表着过去的戏曲评剧,早已经没落了。我们一边感叹着这些传统文化消逝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一边又非常心痛,这些文化消失的悄无声息。

相信很多人对这样一位人物非常的熟悉,她是新凤霞,而她更是凭借着种种的优秀作品,被称为了评剧皇后,其中就有《花为媒》,《杨三姐》,还有最著名的《刘巧儿》。但令人扼腕的是,新凤霞的身世却是极其的悲凉,本是苏州人,却被人卖到了天津,从小就开始学习戏剧。新凤霞13岁的时候开始学习评剧,15岁的时候登台表演,在这一时期,新凤霞演了众多的曲目,在华北地区受到了一众好评。

但在那个年代有好评,同样也会有别人的诽谤和排斥,当年年轻的新凤霞都将这些挺了过来。除此之外,新凤霞和吴祖光结婚之前,还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那段婚姻属于包办婚姻,两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新凤霞在当时给了她第一任丈夫很多的包容,因为出生在旧社会的新凤霞,在思想上还相较落后,认为婚姻是女人的大事。

只是很可惜,新凤霞给了她丈夫的包容和谅解,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终理智的结束了这段潦草的婚姻。本来在感情上大受挫折的新凤霞就丧失了对婚姻的期待,却没想到竟然在好友的介绍之下,和吴祖光相识了。新凤霞乐于助人,大大咧咧,吴祖光含蓄内敛,两个人性格互补,在见面的时候俩人就对彼此有好感,但性格外向的新凤霞先向吴祖光告白,沉默寡言的吴祖光也没有说出什么甜言蜜语,只说出了我会用一生守护你,这样的平淡无奇的话。没想到的是,这个男人用一辈子践行了这句话。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段感情也被爆出来了,很多人并不看好这段恋情,只是觉得是一个笑话,两个人还是顶住了舆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随着时间的变化,二人也没有幸免于社会的动荡之中。当时吴祖光因为政治原因遭受到了迫害,有人同新凤霞表示,让她和吴祖光划清界限,新凤霞拒绝了,在当年通讯极为艰难的时代,新凤霞依然保持着和吴祖光的通信,最终吴祖光回来了。苦难的生活并没有放过这二人。

由于新凤霞的心直口快,得罪了一些人,所以新凤霞的演艺生涯也被迫终止了,甚至还被发配成为了一名挖井工人,由于长期的劳作和劳累,新凤霞体力不支,最终身体被拖垮了。一代佳人,却半身瘫痪的在床上,就连平常的吃饭都需要自己的丈夫照顾,也告别了最爱的舞台。在患病期间,一直是她的丈夫吴祖光不离不弃的照顾着新凤霞,这样一段感情让人羡慕不已。新凤霞的一生堪称传奇,大起大落,什么都经历了,爱情、事业,无疑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晚年的时候,由于吴祖光的不离不弃和真诚的陪伴,新凤霞重新振作了起来,虽然不能登台献唱,但还是开始了自己的另一番人生,开始向绘画领域进军,在此后的岁月里,吴凤霞的绘画作品也不乏著名之作,甚至她还拜了齐白石为师。一开始这一对情侣并不被人看好,后来的患难与共,还是证明了这份感情的坚不可摧。未经他人事,不知他人苦。在我们外人看来这样一段感情可歌可泣,可倘若设身处地的去想,他们所经历的磨难,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的呢?

很多时候我们也都会想要一个这样的丈夫,或者说男朋友,只有相处下来才知道这个人到底适不适合我们,因为时间才是证明一切的最有利的证据,同样陪伴和相处亦是如此。只有寥寥的交流是没有任何的结果,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会明白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或者说自己真的是否要和对方步入婚姻吗?

新凤霞结过几次婚

只有一次。
1950年,老舍先生做媒,新凤霞与吴祖光相识

1951年,24岁的新凤霞与34岁的吴祖光结婚。
1998年,恩爱47载,新凤霞撒手人寰。2003年,吴祖光与世长辞。

有谁听说过吴祖光先生吗

吴祖光简历
1917年4月,吴祖光出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武进。
中学毕业后吴祖光进入中法大学文学系,学习仅一年即应戏剧家余上沅之邀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校长室秘书,后任国文及中国戏剧史等课的教师。
1937年,吴祖光完成了他的话剧处女作《凤凰城》。
1937年到1947年的10年间,吴祖光共创作了11部话剧,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贡献取得了他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解放前还曾在中央青年戏剧社、中华剧艺社、香港永华影片公司等担任编导,并主编过几家报纸的副刊。
解放后,吴祖光出版了戏剧集《风雪集》、散文集《艺术的花朵》,执导了多部艺术影片,其中的《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等为后世留下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程砚秋的珍贵资料。
1951年吴祖光与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共结连理。
1957年,吴祖光被划为“右派”下放到北大荒监督劳动。
1960年吴祖光回北京实验京剧团和中国戏曲研究院任编剧,创作了《三打陶三春》、《三关宴》等京剧剧本,所改写的评剧《花为媒》的电影剧本堪称传统戏翻新的典范之作。
“文革”后,吴祖光创作了取材于妻子新凤霞生活经历的话剧《闯江湖》。谭嘉伦整理
吴祖光先生因心脏衰竭,于2003年4月9日11:05在京去世。

吴祖光的人物经历

吴祖光的祖籍是江苏省武进县。一九一七年四月出生于北京。父亲吴瀛是做官的,但以诗、文、书、画闻名,又是一位文物鉴赏家。家庭的文化氛围给少年吴祖光以一定的熏陶和影响。在中学读书时,他不仅初试文学习作,发表过一些诗歌和散文,而且被京剧艺术的特殊魅力所吸引,跑戏园,捧“戏子”,沉醉其中,不自觉地接受了戏剧艺术的启蒙教育。这对他后来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大学文学系,学习仅一年即应戏剧家余上沅之邀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校长室秘书,后任国文及中国戏剧史等课的教师。从此与在该校任教的剧作家曹禺结识。到南京半年后,“七七”事变起,学校内迁,历驻湖南长沙、四川重庆、江安等地。就在抗战爆发的一九三七年,吴祖光完成了他的话剧处女作《凤凰城》。此剧在前后方以至香港广为演出,颇受赞誊。这鼓舞作者选择了剧本写作为终身职业。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七年的十年间,吴祖光共创作了十一部话剧,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贡献取得了他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会现实的发展和作者不断加深的生活体验,推动着他的艺术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变化。吴祖光的话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抗战初期,他激于高昂的爱国热情,写出了《凤凰城》、《孩子军》和《正气歌》,这是第一个阶段。此时,他不论取材于现实,还是取村于历史,着眼点都是表现当前这场抵抗外敌、保卫祖国的民族斗争。四幕剧《凤凰城》是根据东北抗日义勇军苗可秀烈士的事迹写成的。剧中歌颂了苗可秀领导“中国少年铁血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展开的艰苦顽强的斗争,有些场面写得引人入胜、生动感人。但初试戏剧之笔,在剧情结构、人物描写以至语言的提炼上都还不够熟练,有些地方还生硬地套用着他从戏园里学来的旧剧手法。而此时国难当头的观众要求的是鲜明的抗日主题和爱国激情,,剧作引起了强烈反响。独幕儿童剧《孩子军》(一九三九年)继续着《凤凰城》的主题,描写的是沦陷区小学生当抗日孩子军的故事。 1934年发表的小说《宫娥怨》,是其处女作。七七事变后,随剧校到湖南、四川担任语文和中国戏剧史的教学。1936年于中法大学文科肄业。1937年,吴祖光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同年创作抗日话剧《凤凰城》,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随后几年间,他创作了《正气歌》、《风雪夜归人》、《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和《少年游》等剧作声震剧坛,以上作品均收入《吴祖光戏剧选》。1945年,他主编的《新民晚报》副刊率先发表了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1946年,他在上海创办《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和《清明》杂志,还创作《捉鬼传》和新剧《嫦娥奔月》,声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后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逃亡香港。1947年,他在香港编导了《国魂》、《莫负青春》、《山河泪》、《春风秋雨》和《风雪夜归人》等电影。新中国成立后,吴祖光陆续创作出反映纺纱女工的电影《红旗歌》和儿童剧《除四害》等作品。1954年后,吴祖光导演了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为梅兰芳、程砚秋两位京剧艺术大师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1963年,他与妻子新凤霞合作改编了评剧《花为媒》,成为了评剧舞台上的成功佳作。他还创作了《武则天》、《三打陶三春》、《闯江湖》、《新凤霞传奇》和《三关宴》等大量作品。
1937年─1948年吴祖光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师,重庆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编导,《新民晚报》副刊,《清明》杂志主编,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编导,香港永华影业公司导演。 1949年后吴祖光任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牡丹江文工团编导,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研究院、北京京剧院编剧,文化部艺术局专业创作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友谊出版公司名誉董事长。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北大荒(黑龙江垦区)劳动。
1960年回到北京,先后在中央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和北京京剧团任编剧,写有《武则天》、《凤求凰》和《三打陶三春》等剧目。1979年调文化部艺术局从事专业创作。粉碎四人帮以后,写了京剧《红娘子》和话剧《闯江湖》,都颇受欢迎。他是第五届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建国后吴祖光出版了戏剧集《风雪集》、散文集《艺术的花朵》,还执导了多部艺术影片,其中的《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等为后世留下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程砚秋的珍贵资料。1960年回北京实验京剧团和中国戏曲研究院任编剧,创作了《三打陶三春》、《三关宴》等京剧剧本,所改写的评剧《花为媒》的电影剧本堪称传统戏翻新的典范之作。“文革”后,吴祖光创作了取材于妻子新凤霞生活经历的话剧《闯江湖》。2003年4月9日,因冠心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求新凤霞和吴祖光的生平介绍

  http://ent.sina.com.cn/f/wzgss/

新凤霞第一任丈夫是谁

吴祖光。

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江苏常州人,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代表作有话剧《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评剧《花为媒》,京剧《三打陶三春》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程砚秋的舞台艺术》,并有《吴祖光选集》六卷本行世。

扩展资料

新凤霞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亲传弟子,因残疾告别舞台后,新凤霞仍满怀着对生活的酷爱泼墨作画。她的国画作品同她的演唱艺术一样朴实无华清新淡雅。1994年总政文化部专门为新凤霞在军博举办了个人画展。

新凤霞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早在建国初期,新凤霞就庄严地向党提出了申请。但坎坷的经历使她的愿望一直未能如愿。打倒“四人帮”后,新凤霞向党提出了申请。

1982年新凤霞被批准入党,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她以更高的姿态和对评剧艺术的高度责任感,投入到她后半生的艺术生涯中。

新凤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评剧艺术的代表,她长年奔走呼吁,为振兴戏曲,繁荣评剧不遗余力。新凤霞获得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获得了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学会1997年颁发的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曾赴香港、新加坡等地讲学,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

吴祖光和新凤霞

2003年4月,被誉为“戏剧神童”的着名艺术家吴祖光与世长辞。而五年前的那个4月,他爱妻新凤霞也去世了。戏剧化的结局,处处透露着这段感情的刻骨铭心。

1951年,一场婚礼在京城引起了轰动,婚礼的主持人是郭沫若,到场嘉宾有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还有相声大师侯宝林、孙宝才等曲艺界名角大咖。婚礼不算隆重,世人惊叹的也不是到场嘉宾的来头,而是这对新人的结合实在不符合世人眼中的“般配”二字。

新娘是着名的“评剧皇后”新凤霞,评剧的新派创始人。她6岁学京剧,12岁学评剧,14岁就担任主演,22岁担任北京评剧实验团团长。凭着一副好嗓子和天仙般的长相,新凤霞成为当之无愧的名伶。

只是,她身份看似风光,但在当时的社会中也不过是一名倡优。而且她出身贫寒,幼时被拐卖到了天津,也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从小就拜师学艺,靠唱戏养活一家人,但她非常崇拜有文化的人,与经常去听戏的老合成了忘年交。

新凤霞是文盲,也是个非常有主见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难免被人催婚,但她始终有一套自己的择偶标准 “我不图对方的相貌或者地位,我没上过学,没文化,所以想找个有文化的人做丈夫。”老舍得知后,时常将自己身边一些优秀的文化青年介绍给她。对于这些人,新凤霞欣赏归欣赏,但总感觉少了一点什么。直到老舍将吴祖光介绍给她认识,她终于知道,原来是少了一抹怦然心动。

与新凤霞的出身贫寒相反,吴祖光出身书香世家,是江南600年来最大的文化世家之一一一宜兴吴家的后人。宜兴吴家是什么来头呢?明清两朝,宜兴吴家出了43位进士。宜兴紫砂壶就是明朝进士吴仕首创;着名画作《富春山居图》在吴家的客厅里挂了300年;唐伯虎每次去宜兴,都住在吴家老宅;吴祖光的父亲吴景洲是故宫博物院的创办人之—。

祖上人才辈出,吴祖光本人也是一位大才子。他19岁创作了抗战话剧《凤凰城》,从此被誉为“戏剧神童”。不到20岁,尚在读大二的吴祖光就被中戏的前身国立剧专的校长请去教书。后来受国民政府胁迫,吴祖光不得已前往中国香港发展。

1950年,作为才华横溢的青年导演,吴祖光在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下回到北京。次年,在一次文化会议上,老舍热心做媒,新凤霞和吴祖光相识了。

其实,早在老舍牵线之前,新风霞和吴祖光就有交集。

新凤霞在天津时,曾主演改编自吴祖光作品的评剧《风雪夜归人》。那时,新凤霞认为能够写出如此优秀作品的人应该年龄很大了,直到在一次文化会议上见到吴祖光,才知道她以为的“老头儿”原来是个青年才俊。会议上,吴祖光在台上热情洋溢的发言、幽默的用词和清隽的长相俘获了新凤霞的少女心。会议结束后,老舍将两人拉到一起,谁知,刚刚在台上还妙语连珠的吴祖光看到新凤霞后居然呆住了。
两人虽然一见钟情,吴祖光却没有将这份喜欢外露。他觉得新凤霞这么有名,追她的人太多了,自己配不上她。当时的新凤霞确实有很多追求者,但她满心满眼都是吴祖光,对其他人的追求全部明确拒绝。始终不见吴祖光有所行动,心急如焚的新凤霞准备主动出击。
刚巧那时有一个杂志社找上了吴祖光,想让他写一篇关于新凤霞的报道。于是吴祖光去找新风霞做访谈。访谈结束后,被人问起择偶标准时,新凤霞描述得更精准了,她说 “我要嫁一个人,他得是一名电影导演,而且是34岁,会写文章,会写话剧,还会写电影。”此言一出,人们都知道了新凤霞想嫁给吴祖光,吴祖光为了不给新凤霞增加闲话,开始有意躲着她。
新凤霞也不气馁,被躲了一个月后主动打电话给吴祖光让他帮忙写发言稿,吴祖光立马同意了。发言稿写完,他还耐心地教她读,直到她将稿子背熟。看着耐心的吴祖光,新凤霞心底的喜欢有增无减,直接对他说 “我很喜欢刘巧儿这个角色,喜欢她自己找婆家,所以我演得也入戏。”耿直的吴祖光并没有领会到她的意思,新凤霞着急了,脱口而出 “我想和你结婚。”吴祖光被这句话砸晕了头,半天才反应过来,不知所措地转身往门外走了。
新凤霞以为自己被拒绝了,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谁知,走到门口的吴祖光忽然回过头来,郑重地说 “我得为你的一生负责。”新凤霞也不知道自己的求婚算不算成功,但听到那句话,她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那颗慌乱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后来,真正让这场恋情拨云见日的,应该归功于一顶蚊帐。

那天,新凤霞满心欢喜地约吴祖光看戏,吴祖光也答应了。第二天,新凤霞的目光从满场的座位一一扫过也没有看到吴祖光,委屈和失落盈满了心头。她心事重重地回到家里,发现自己的卧室挂了一顶新蚊帐。原来,吴祖光看到她的手上有许多蚊子包,暗暗心疼,于是没去看戏,拿着锤子和钉子帮她挂蚊帐来了。

因为床上多了顶新蚊帐,“霞光之恋”也正式拉开帷幕。,社会上各种反对的声音也开始向他们涌来。

吴祖光的朋友们觉得新凤霞虽然漂亮,但终究只是个“戏子”,文化程度也不高,登不了大雅之堂。而新凤霞那边也遭到了来自领导和同事的反对。同事说吴祖光是从声色走马的香港回来的,肯定是花花公子,她的上司还威胁说,如果她非要和吴祖光在一起就别再登台演出了。

面对上司的威胁,新凤霞把腰杆子一挺,说 “我没选择错,我在台上唱刘巧儿,唱婚姻自由,难道台下我就要退缩吗?”面对社会的舆论和领导的威压,两人依旧紧扣彼此的手,在1951年9月举行了简单却也轰动一时的婚礼,24岁的新凤霞和34岁的吴祖光正式成为夫妻。

对于这段婚姻,祝福和质疑的声音参半,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恩爱生活。

婚后,新凤霞为丈夫洗衣做饭,打理他的生活琐事,就连早上刷牙都会提前帮他把牙膏挤好。而吴祖光知道妻子对知识的渴望,特意给她装修了一间书房,每天教她读书写字,日子过得别有一番滋味。他们本以为会如此平淡而又不失情趣地携手一生,却没想到在1957年,一根肠直到底的吴祖光因发言过于直接而被发配北大荒劳动改造三年。

吴祖光去了北大荒之后,不停地有人找新凤霞做思想工作,目的就是劝她离婚。有一次,一个领导甩了一份报纸给新凤霞,报纸上报道了一个妻子与“问题”丈夫离婚后成为榜样的事迹。领导让新凤霞向那个“妻子”学习,赶紧跟吴祖光撇清关系,划清界限。

新风霞坚定地反驳那个领导 “王宝钏等薛平贵十八载,我可以等祖光二十八载,他是个好人,我愿意等他。”领导生气地拍桌 “你还想不想演戏了?”新凤霞眼泪都被吓出来了,但还是坚定地回答“评剧是我的生命,祖光是支撑我生命的灵魂,如果不能两全,我宁要祖光!”,新凤霞也被戴上了“帽子”,虽然没有遭到“流放”,但她每天演完戏,来不及谢幕便被赶去后台倒盂盆、打扫卫生,后台还贴着一些标语警示所有人远离她。

在那段分离的岁月里,与吴祖光通信成了新凤霞乐观下去的力量。她每天把各种琐事都写在信里,不会写的字就用圈圈画画代替,还画上了孩子们的小手小脚,希望这些可以给丈夫希望。
分离的三年中,新风霞的家书同样给了吴祖光极大的力量,他想着要努力活下去,回家与妻儿团聚。他永远忘不了,他回家的那一天,家里焕然一新,贴着“欢迎”的剪纸和窗花,气氛跟过年一样喜庆。
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儿子吴欢曾说,他相信科学,但不得不承认,父亲的一生都在“犯小人”。吴祖光“犯小人”不仅是他自己受苦,新凤霞作为妻子,这一生也过得不平坦。新凤霞本以为丈夫从北大荒回来,一家人就能过回以前的生活,怎知风波再起,吴祖光被人人喊打,新凤霞被连累,不仅不能登台演戏,还要做杂役,高血压犯了还要在几十米深的地下挖防空洞……终于,脑血栓彻底压垮了新凤霞。
1975年,新凤霞脑血栓发作导致左半身瘫痪,再也无法登台继续她热爱的评剧事业。以这种方式告别舞台让新凤霞每天以泪洗面。妻子的痛苦,吴祖光懂得,他知道自己必须让妻子重新找到生活的曙光,否则她的精神世界就崩塌了。
吴祖光记得新风霞曾拜访过齐白石。齐白石对新凤霞很是喜欢,第一次见面就收她为徒,之后更是尽心教她绘画,新凤霞得以打下绘画的坚实基础。吴祖光便鼓励妻子继续画画,还鼓励她写作。吴祖光不仅在精神上给予妻子关怀,还细心地准备了一个铃铛,告诉孩子们 “无论我们在做什么,铃铛一响,就说明妈妈需要我们,我们一定要立马过去看看。”
在丈夫和家人的帮助下,新凤霞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她每天写字画画。瘫痪的二十几年里,她画了几千幅画,完成了400万字的写作。
改革开放后, “霞光夫妇”的生活终于回归平静。新凤霞说想到处看看,吴祖光就推着轮椅带她到到处旅游,遇到台阶或者坐火车、飞机不方便的时候,他就连人带椅徒手搬,新凤霞则窝在他怀里抽出手绢温柔地替他擦汗。

1998年4月,恩爱47载,新凤霞不幸离世,彻底告别了深爱的丈夫和孩子。妻子离世后,吴祖光丧失了创作的动力,先后三次中风,始终不愿接受爱妻离世的现实,甚至偶尔还会问女儿 “人是真的会死啊?”

或许正如他们的儿子吴欢所说 “爸爸妈妈是一个灵魂。”所以,在新凤霞去世的五年后,同样是在4月,吴祖光告别了这个世界,去往另一个世界找他的爱人。但愿在那个世界,他们的爱情依旧天长地久。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