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张作霖的“五虎将”姜登选被杀,张作霖之所以没有及时相求,不是他不救,而是张作霖没有料到郭松龄会直接杀了姜登选。,姜登选本人也忽视了郭松龄对自己的仇恨,所以导致自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杀。
张作霖名下的五虎将分别是姜登选、张宗昌、李景林、韩麟春和郭松龄。五人虽同为五虎将,因为性格不同,品德不同,所以对军事都有各自的看法和做法。韩麟春足智多谋,行事洒脱;李景林多才多艺,爱自夸;张宗昌依然保留着江湖气息,行为处事直接粗暴;郭松龄则是最为圆滑有城府;而姜登选性格最为直爽,也是对张作霖至始至终最为忠诚的。
直爽的姜登选一直看不惯较为奸诈的郭松龄,而郭松龄又仗着自己是张汉卿的老师身份,所以平时更是有些傲慢。平时里俩人互相就看不上对方,更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爆发了大矛盾。姜登选当时在九龙口等待支援,而负责领军支援的偏偏是郭松龄,所以姜登选和韩麟春都认为郭松龄就是来抢军功的。郭松龄知道他们的议论后干脆带着援军直接打山海关,不按张汉卿布置的计划执行,甚至还反咬一口,要处置姜登选的将领陈琛。还是张汉卿出面才放过陈琛。从此,郭姜二人结缘更深了。
后来郭松龄想反奉背叛张作霖。以张作霖和日本有来往之事发动内战,于是,张作霖便派当时任军团长的姜登选出面和郭松龄谈判。郭松龄劝说姜登选和自己一起反,忠诚的姜登选不为郭松龄的诱惑所动心。于是被郭松龄来个先下手为强,又因为长期以来的积怨,直接就把姜登选杀死。因为事先张作霖没有想到郭松龄会杀姜登选,所以根本来不及施救。
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心和细心。2001年以来,张汉卿验放4万余名旅客,先后查获了6名偷渡人员和40余名违法违规人员,未发生过一起勤务差错或执勤事故。
在执勤期间 ,常常帮助老弱病残旅客填写卡片,指定检查员负责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通过电梯,为携带婴儿人员送上行李车,在检查时坚持对旅客说声您好,实行微笑服务,为没带电话的旅客打个电话。比如,2005年8月的一天,KA841香港出境航班正在验放。张汉卿的目光落到一名正在办票的外国旅客身上,大热天的他还穿着厚厚的毛衣,张汉卿心想这名旅客可能是从比较寒冷的地方来,由于执勤现场没有更衣室所以未能更换衣服。张汉卿上前询问该旅客果然是从拉萨乘机过来,他立即把旅客请到边检休息室,让其更换衣服;2005年9月19日,在CA419航班即将闭关之际,一位台湾妇女急匆匆地来到执勤服务台前,询问哪里有轮椅。原来该妇女的父亲由于年事已高且有重病在身,加上来机场途中的颠簸,已经十分虚弱,并显得有点神志不清,需要轮椅以便于登机。得知这一情况,张汉卿立即联系机场医护人员,以便为老人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老人能够顺利登机。此时已到接载时间,考虑到情况特殊,张科长又与民航部门联系适当延后接载。经医护人员确诊,老人的身体状况危险,不宜乘坐飞机。得知这一情况后,病人家属拉住张汉卿的手再三道谢。
由于反偷渡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被评为反偷渡能手;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所在的执勤业务二科连续三年被共青团中央和公安部评为青年文明号,2006年9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
2006年任总队执勤业务二科支部书记期间,该科连续六年被共青团中央和公安部命名为“青年文明号”。2009年调任总队执勤业务三科支部书记以来,该科2009、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2010年荣获集体三等功,2011年被重庆市公安局党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是总队有名的“张婆婆”。 2011年,其个人被评为公安现役部队和公安边防部队“优秀党务工作者” 。
叫张汉卿的名人不少啊 。我认为你是想找这个张汉卿的。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字汉卿,所以也叫张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纵观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他施行易帜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了统一,虽然他奉行蒋中正(字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此处有争议)据中国历史教科书及张学良纪念馆是蒋中正下达的不抵抗命令但据《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以及张学良自述则是张学良本人下达的不抵抗命令)致使东三省不费吹灰之力就落入日本贼寇之手,但日后的西安事变不仅将中国共产党从危机中解救了一把也拯救了中国革命(此处有争议),让中国从内战走向了联合抗日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国人民内部的团结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是的,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 ,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由于“西安事变”,国共两党对张学良的历史评价不尽相同。
张学良晚年自评我们张家父子,若不是为了爱国,会有这种下场吗?
唐德刚把个花花公子和政治家、军事家分开来做,则民国史上实是车载斗量,没啥稀奇;可是把这三种不同的行业,拼在一起,搞得三位一体,如鱼得水,则学良之外,也就真的别无分店了。
邵铭煌(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主任)张学良与杨虎城当年身为国民党将领,不仅没有积极剿共,还以非常手段挟持统帅,这种行为几乎等于是‘军事政变’,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也应该受到制裁,不可能被容忍,更没有所谓“平反”的问题。
刘大年评价张汉卿先生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我们是把中华民族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国民党、共产党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第二,推动蒋中正参加抗日战争,是抬高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还是贬低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第三,“西安兵,是只有张、杨能够起这种作用,或者还有别人能起这种作用?“西安兵谏”是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还是代表了全民族的意愿?根据以上三条原则去衡量,我们讲历史的人,只要不是负鼓盲翁,就很容易对张学良的是非功过做出判断。学术讨论可以各说各的,但像张汉卿这样的人物,千秋青史自有定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从民族大义去考虑问题,一切以民族大义为重。
张汉卿,男,浙江建德人,1997年6月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学院,后攻读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研究生班。1997年入警,1998年入党,2003年任重庆公安边防总队执勤业务二科副科长,现任执勤业务三科教导员(副团职),武警中校警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