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冠群。
1、隋永清的丈夫是侯冠群。与侯冠群离婚后,她曾骂他是“现代陈世美”,指他以前很穷,都住她家,她还帮他办信用卡附卡。
2、隋永清,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之养女,中国电影演员,当代收藏艺术家。作为一代具有特殊背景的艺术家,隋永清女士继承了宋庆龄女士独有的艺术品质,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艺术的成就和人文的品质。其独特的艺术品质、藏品之罕有,是当代中国极高规格的收藏艺术家。
男。祖籍辽宁省铁岭县, 现任新党籍台北市中正,万华区市议员、 吴兆南相声剧艺社创始社长。 曾经是 艺人、 相声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
外曾祖父 黄炎培,为民国初年著名教育家,祖父侯公纯曾任 张学良的军警执法处处长,祖母韩英芳亦曾任 蒋宋美龄的秘书,父亲 金滔(本名侯柱国)为台湾在1970、1980年代家喻户晓的性格演员,母亲李嘉茜为台湾知名的烹饪美食家,舅父 黄孟复为 中国大陆现任 全国政协副主席及 全国工商联主席,为中国大陆共产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
1983年,侯冠群自台北华冈艺术学校国剧科毕业後主演中国电视公司 八点档连续剧《 少年十五二十时》一炮而红。
1987年转赴香港无线电视台担任配音员。
1988年~1993年前往大陆投靠亲戚,承包台湾影视在大陆拍摄所需各项业务及学习各地方言、戏剧,这六年之间足迹遍及大陆各地。
1995年重回台湾演艺圈,专职节目主持人。
1999年正式拜相声大师吴兆南为师,成为了 侯宝林徒孙、中国相声第八代弟子。
2000年,侯冠群主持 八大综合台 政治戏仿节目 《 主席有约》(首播期间2000年1月3日至2002年3月29日),因扮演「李祖惜」(谐音「李主席」)模仿时任 总统 李登辉而声名大噪,并开启了台湾艺人模仿 政治人物之风潮。
2002年,侯冠群弃影从政,代表新党参选第九届 台北市议员(中正万华选区﹞,竞选口号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 中国人、当一个清清白白的好议员!」该年年底顺利当选,并于2006年再度竞选连任第十届台北市议员成功。
2008年,侯冠群与同为台北市议员的 李彦秀结婚( 中国国民党籍,内湖南港选区第八、九、十届台北市议员)。
隔年两人产下一女,取名为「侯贻宝」,意为上天赐予侯家的宝贝,亦隐有台湾宝贝之意。
《小兵张嘎》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代表作之一,影片讲述的是 北白洋淀,调皮莽撞的少年张嘎在目睹奶奶惨遭日本人毒手之后,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故事。
这个影片是一个以儿童为第一视角的故事,加上故事本身比较幽默,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童年回忆。这部影片上映于1963年,距今已经过去了59年。在此过程中有15位演员已经去世。
钟连长是八路军的一名连长,开篇他端掉了日本鬼子的一个炮楼,负伤在嘎子家里养伤。后来为了救乡亲们承认了自己八路军的身份,随后被鬼子逮捕,后来被大部队所救。钟连长的扮演者是张平。
张平解放前曾经在 鲁艺实验剧团演员兼剧务科长,解放后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张平所饰演的角色不少,绝大多数都是配角。1986年10月17日,张平去世,终年69岁。
卫生员是给钟连长和张嘎子看病的医务人员,在剧中戏份不多。卫生员由袁其励饰演,袁其励在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在特殊的年代里,被迫害致死。
村长在片中为老钟叔弄大米,帮助嘎子去找队伍,在结尾的时候搂住嘎子。村长由 李孟尧饰演。李孟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李梦尧的职业生涯主要集中在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主要以中国的农民形象为主。除此之外,李孟尧还是一个电影评论家和书画家。 2012年10月19日,李孟尧去世,享年86岁。
奶奶与嘎子相依为命,为掩护钟连长,宁死不屈,被敌人的刺刀架在脖子上,被敌人殴打都没有透露钟连长的消息,被龟田杀害。奶奶的扮演者是李健。
李健是北影四大老旦之一,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是以老大娘、奶奶的形象出现,而且都是配角。 2008年12月1日,李健在京去世,享年91岁。
罗金宝是侦察排排长,经常化妆成汉奸进行侦查,也算是张嘎子在革命上的领路人,据钟连长介绍,罗金宝能用笤帚缴获敌人的武器,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罗金宝由张莹饰演,张莹1945年参加革命,曾在 东北文工团一团任演员兼分队长,后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张莹的表演朴实、刚毅、内在感情丰富,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公认的硬派小生,在特殊的年月,张莹遭受到迫害,1969年6月3日离世,年仅45岁。
龟田少佐是剧中日军的最高司令,杀害嘎子奶奶的刽子手,最终被张嘎点燃了炮楼而死。龟田少佐的扮演者名叫葛存壮。葛存壮是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的反派演员,演员葛优的父亲,葛存壮在一生所出演的几十部电影中大多数都是反派,晚年的时候曾经演过几个正面人物,2016年3月4日,葛存壮在京去世,享年87岁。
区队长是剧中八路军最大的领导,也是嘎子在革命路上的指路人,帮助嘎子树立了革命的思想,让嘎子真正地成长为一名战士。区队长的扮演者名叫于绍康,于绍康早年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演特务等角色,1962年之后,于绍康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成为演员,1966年之后于绍康被下放。1975年之后,于绍康回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时于绍康已经51岁处于职业暮年,在的一段时间里于绍康出演了《20余部影片的拍摄。1994年5月3日,于绍康逝世,享年69岁。
快板刘是一名八路军战士,在休息的时候打快板给大家助兴,从快板刘的身上能够感受到那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快板刘的扮演者叫于中义。于中义 1945年入华北大学戏剧系学习,1950年入中央实验话剧院当演员,1953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 于中义曾经出演过 《林家铺子》、《红旗谱》、《耕云播雨》等作品,晚年从事编剧和导演方面工作,2004年于中义在家中去世,享年75岁。
王翻译官是龟田的一名翻译,在罗金宝和张嘎的行动中被抓捕,他那句“别说吃你几个烂西瓜老子在城里下馆子也不问价”成了这部片子中最经典的台词,王翻译随后投诚成为我军卧底,为八路军解救钟连长和张嘎子做出了贡献。翻译官的扮演者名叫王澍,王澍早年曾经担任苏联红军的翻译, 东北电影制片厂翻译兼副组长、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苏联教师的授课翻译等职。1963年 王澍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曾经出演了《内蒙春光》、《兵临城下》等作品,王澍的主要任务是给前苏联、前东德、匈牙利、前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影片担任翻译, 2003年03月04日 王澍去世,享年75岁。
伪军是张嘎离开玉英家找队伍的时候,追赶嘎子的两个伪军之一,由封顺饰演。封顺是北影厂著名的反派演员, 1997年,封顺被查出患有肺癌,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在1998年出演了电影《洗澡》,他饰演了其中的老吴,这成了封顺生命中的“影像”。电影拍完不久的1999年1月18日,北影反派演员封顺因病去世,享年78岁。
伪军甲是抓获嘎子的伪军之一,嘎子给伪军点烟也是片中的经典镜头之一,伪军甲被嘎子杀死。伪军甲的扮演者是陈志坚。陈志坚是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配角,曾经在《智取华山》、《海霞》、《小兵张嘎》、《生财有道》等影视作品中有过精彩演出。2016年6月16日,陈志坚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杨大伯是嘎子养伤的地方的男主人,由周森冠饰演。周森冠 1951年考入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前身)表演班。1954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周森冠所参演30多部影片中几乎都是配角,1994年周森冠去世,享年74岁。
杨大娘是嘎子养伤的地方的女主人,由黄素影饰演。黄素影在解放前曾经 在上海救亡演剧宣传队、中国艺术剧社、中华剧艺社从事演剧活动,建国后 黄素影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是北影厂四大老旦之一,黄素影曾经在2004年的电视剧版《小兵张嘎》中扮演了嘎子的奶奶, 2017年11月21日 黄素影去世,享年99岁。
老满叔是与嘎子打架胖墩的父亲,老满叔虽然因为胖墩和嘎子打架找到部队,还是心里向着部队的,在嘎子被伪军追赶的时候,将嘎子藏在屋里。老满叔的扮演者叫王炳彧。王炳彧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曾经参演过《停战之后》、《海霞》、《地道战》等影片的摄制,1978年后王炳彧去了香港,参与了 《通天临记》、《密杀令》、《泰山屠龙》等影片的制作,1982年 王炳彧在港去世。
通讯员是区队长的警卫员和通讯员,由 侯冠群饰演。侯冠群196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校表演班,两年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小兵张嘎》是侯冠群的第一个荧幕角色,后来又出演了《红石钟声》、《红色邮路》等影片。侯冠群晚年出演了一些电视剧,参演了一些影片的配音,2009年侯冠群去世,享年66岁。
1、常宝华
1951年拜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历年来创作(包括合作)相声、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国各报刊发表五十余篇。授业徒弟包括赵福玉、牛群、包长春等。退休后仍继续进行创作、撰文、著书、教学。曾参加相声、小品、话剧、电视剧等演出。
2、马三立
中国已故相声泰斗,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之子。回族,甘肃省永昌县人。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
3、杨少华
1944年进入北京启明茶社学习相声。70年代初期,杨少华开始与马志明合作在第二届津门曲荟表演了《戒烟》、《地理图》等节目,90年代初改与赵伟洲搭档。 2003年与儿子杨议合作对口相声《肉烂在锅里》,并获得第二届CCTV相声大赛一等奖。
4、侯耀文
侯耀文,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相声作家、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党委委员、副总团长兼说唱团团长。
自幼受其父侯宝林的熏陶,1960年登台,有四十七年的艺龄,他的表演生动幽默、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其相声作品在海内外影响广泛,代表作品有《戏曲漫谈》《口吐莲花》《京九演义》等,曾经参加过十一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5、李金斗
李金斗,相声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北京文联副主席,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华相声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
十三岁坐科学习相声艺术,师承相声前辈王长友、谭伯儒、赵振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