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方静间谍案天涯(谁知道方静的事)

  • 生活知识
  • 2023-05-18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谁知道方静的事

《防务新观察》央视主持人方静涉嫌间谍案于5月12日夜晚10点左右在央视大厦被国安人员带走。据悉,方静是在去美国深造的那一年被美国被策反的,迄今为止已有18年之久!
其实,早在5月中旬就有香港媒体披露《央视主持人涉嫌间谍案被捕》的消息,只是当时没有说明是某个人。方静被捕是真实的,而且现在《防务新观察》也已经更换了主持人。
另一博客也未点名地透露此事
在搜索中发现,一位署名为“黄松”的网友早在5月31日便在网易博客发表了一篇题为《央视一著名女主持人涉嫌间谍罪被带走调查》的文章。博客作者未点名地透露称央视有知名的女主持是间谍,而且其丈夫也是。
网友“黄松”在博客中写道“据可靠消息,央视某知名栏目著名女主持人因涉嫌向台湾情报组织提供情报,日前被我国家安全部门带走调查。据了解,该主持人前些年受央视委派在美国某电视台进修学习期间被台湾有关情报组织收买,回国后多次从事间谍活动。国家安全部门经过两年调查,日前将该著名女主持人带走调查。
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该女主持人姓名、主持栏目博客中暂不便透漏。近期由其录制的节目,最近已被央视全部撤下。另有消息称,该女主持人的先生也系间谍分子。”
自消息在网络上传开后,“方静”顿时成为谷歌今天上升最为快速的关键词,而在百度搜索“方静”,便有“方静,间谍”“方静,被捕”的相关搜索词。虽然有关方静是间谍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得火热,但目前央视以及方静本人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http://www.china.com.cn/info/movies/2009-06/11/content_17932482.htm

中央电视台方静是间谍

《阿忆爆料央视主持人方静是间谍已被捕》,这是轰动网络的一条新闻,爆料人是北大副教授,曾在央视《焦点访谈》当过代班主持人的阿忆,内容是指央视著名主持人方静是间谍,2009年5月12日被捕!这条消息爆炸性地在网上传播。这就是所谓的“方静间谍案”。2009年6月11日方静正面回应传言我不是间谍!造谣要负法律责任。个人认为还是有可能的,毕竟不可能空穴来风,大家还是要擦亮双眼,不要冤枉好人

央视著名主持人方静是间谍 已于5月被捕,到底是真的假的

方静间谍门风波折射互联网时代口无遮拦
随着方静重回荧屏,间谍门风波算是划上了句号。不过,始于名人博客的这一风波,也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于博客媒体属性的一些联想。
一个名人博客里的几句话,经过口口相传被放大,对另一个名人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进而演变成以讹传讹的娱乐事件,这表明了网络时代网络媒体的传播力,也凸显出博客这样的新兴媒体的杀伤力。
随着网民数量以爆炸性的速度增加,一个新闻事件从博客“出发”,通过网络传播,然后传导至传统媒体,已经有很多例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正在进入“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尤其在TWITTER、FACEBOOK、博客这样的新媒体风光无限的时代,就更是如此。
毋庸置疑,网络对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体现民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对虚假信息的传播依然缺少惩戒机制。事实上,当博客、BBS、视频的媒体属性越来越强,成为公众信息传播的来源之一时,博客或是其他的网络信息,就不再是简单的个体表达,任何人的“口无遮拦”,都可能对他人形成巨大困扰。这方面的例子不在少数,“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一个浑身是伤的小女孩的照片,引发了网民对“史上最恶毒后妈”的人肉搜索,,最终的真相却是,这个后妈“比窦娥还冤”。
类似的事之所以会不断发生,在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力无比巨大,但真实性却无法验证。来自这些渠道的信息,在未经确定之前,相信或者不相信,全凭网民个人的判断力。于是,原本很小的一个信息,很可能被无限放大,进而形成公众事件。
这次的风波来自名人博客,也正是近年来所常见。网络上的博客自由注册,是否名人自己所写,难以证实。记得某明星就曾在自己的博客上以粉丝的口吻疯狂跟帖,对自己表示崇拜。这虽然倒胃口,却还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怕的是打着名人的幌子,背后却是冒牌货,在类似的风波中,网民无从判断名人博客的真伪,也多少提升了人们以讹传讹的兴趣。
究其前景来说,网络媒体是未来传播力的重要方向,这一点恐怕很少有人怀疑。但一直以来,互联网所提供内容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不及传统媒体,仍是较为普遍的看法。这次的风波表明,网络媒体要想发挥更大作用,还必须跨越真实、可信这样的门槛。对有关方面来说,也应该建立虚假信息的惩戒机制,并反思如何加强类似博客这种典型的web2.0的自律和规范。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