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学晶的母亲是李静,是电视剧《刘老根》中大辣椒的扮演者。李静并不是闫学晶的亲生母亲,而是闫学晶的“干妈”。虽然不是亲生母女的关系,两个人之间还是有着胜似亲情的感情,多年以来两个互帮互助,一起在演艺圈里面战斗,成为了演艺圈里面颇有传奇的一对母女组合。也让很多网友戏谈带着一对“母女”是命运中安排的。
李静和闫学晶结成母女关系李静认识闫学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李静艮闫学晶婆婆的关系特别好,闫学晶去婆婆家的时候,总是会遇见李静。一回生,二回熟,两个人慢慢的就相互认识了,而且由于性格都是十分开朗的就在一起,相处的十分融洽。一次家庭聚餐的时候,有人开玩笑的说闫学晶像李静失散多年的女儿一样,在性格和为人处事方面简直一模一样。闫学晶也开玩笑地喊李静为母亲,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后的所有场合里面,闫学晶都喊李静妈妈。
巧合的就是李静的丈夫也姓闫,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在不清楚的情况下一直都误以为闫学晶是李静的女儿。甚至有人认为闫学晶之所以可以参演到《刘老根》拍摄工作中也是因为李静的关系。闫学晶参与的所有影视作品里面都是在央视或者是其他的影视平台上面评分极高的作品,虽然闫学晶的表现十分的优秀,还是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一个依靠着母亲关系走后门的人,闫学晶付出的努力和自己展现出来的优秀,差一点就被所有人给否认掉了。
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闫学晶作为一个演员,主要参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家庭主妇或者是农村妇女的形象。在很多苦情戏里面,闫学晶在哭戏这一方面很有感染力,很多时候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有着如此高超的演技,除开自己不断的努力之外,还有着来自干妈李静的帮助。李静同样也身为一个演员,经常会跟女儿一起讨论演戏方面的经验,给了闫学晶很多关于扮演角色方面的建议。
在日常生活里面,闫学晶和李静十分合得来,两家人经常会在一起聚会。每逢一家人有喜事的时候,一家人绝对会去拜访祝贺。由于闫学晶和李静都是出生在农家,并且还都是在东北这一带,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二人转。母女两人平时没事的时候都会一起表演二人转,唱唱歌。如果是不知情的人看到她俩一起跳二人转的样子,真有会以为是一对亲生母女。
不仅仅是母亲还是师傅闫学晶可以在事业上面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很多时候都是李静给她提供的帮助。这些帮助只是在一些演技的建议和如何帮助提升演技这一方面,从来没有特意帮闫学晶去开后门,走关系。电视剧《刘老根》中,闫学晶和李静这对母女一起参与了这部电视剧,当时的闫学晶。才刚刚进入演艺圈没有多久,对于很多事情都不太熟练,李静就像是一个师傅一样不断的指导闫学晶,来帮她克服重重困难。
闫雪晶所有的优秀作品后面和所有的表演奖项后面其实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努力,还有着她的干妈李静的努力。正是因为李静身为一个演员,提供出来的建议和陪伴,让闫学晶在演艺生涯里面受益匪浅。
闫学晶和李静虽然并不是亲生母女关系,她们展现出来的亲密无间,让人感觉胜过亲生母女。两个人在演艺圈都有着很高的成就,也是公众眼里面特别优秀的演员,如今二人依旧在演艺圈里面活跃着,希望这对母女在日后可以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这对母女的模样也许就是所有人眼里面,演艺圈里面演员之间关系最好的模样,不仅仅是朋友,还是师徒,还是母女。这才让很多观众喜欢上了她们两个人。
李海要捐献珍藏多年的老剧本、老照片
在铁岭文艺界,李海可算得上是老资格的二人转演员。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李海和李静搭档,在东北二人转圈内很有名气,号称“二李”。
日前,本报记者来到李海家采访,为的是能淘得几件“二人转宝贝”,一幅照片、一册老剧本或许都能成为本报征集活动的珍贵藏品。 李海和李静曾是赵本山的偶像。
李海原来是康平县文艺宣传队的演员,在康平他便以二人转为主打,凭借一副好嗓子和不俗的外貌,很快就在县里崭露头角。1975年,他被调入到铁岭地区文工团工作。
这个文工团就是现在民间艺术团的前身。
从1977年开始,李海在二人转的舞台上越唱越顺,《看春花》、《报春花》,“二李”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俩也是辽宁省二人转“三架马车”之一,在省内频频获奖。
其中坐唱(二人转的一种表演形式)《一唱新课》参加全国汇演,这成了李海二人转生涯中的经典回忆。而那时,现在大红大紫的赵本山还是开原莲花乡的一名业余二人转演员。赵本山后来多次说过,李海、李静曾经都是他的偶像,当年他坐着拖拉机到铁岭看“二李”的二人转,就像来看样板戏。
总有一天人们会接纳二人转正戏
谈到二人转目前的状况,李海对记者说,眼下商业演出的二人转已经和传统的二人转大相径庭了。甚至可以说,只能在这种纯商业的表演中偶尔看见一点点传统二人转的影子。演员开场还是在“打场”,这点和传统二人转是相同的,可再往下就很难看到二人转的唱腔,有的仅是那么一小段小帽之类的唱词。
“有人说,现在的二人转不是二人转,而是一种‘汇戏’,‘汇戏’里面无所不包,什么杂技、相声、小品、声乐、流行歌曲等等,就是没有正宗的二人转。”李海表示,这也不能怪演员,不是演员不爱演二人转正戏,而是观众已经很难有心情在剧场里看一个多小时的大戏了。
“我估计若干年之后,大戏还能重新登上舞台,就像当年都爱吃精粉,不爱吃粗粮,现在粗粮倒成了人们追捧的对象。二人转正戏,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接纳。”李海说。
我的老剧照、老剧本都可以捐献
谈到本次的征集活动,李海拿出了自己和李静当年的二人转剧照,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记录着他多年的艺术生涯。什么剧目获过什么奖,当时都到哪里去演出,李海是如数家珍。
李海表示,自己多年来积攒了大量的二人转剧本,只要是他演过的二人转他都留下了剧本。李海带记者来到他的书房,翻箱倒柜地找起了剧本。记者注意到很多剧本是油印的。还有的剧本是手抄本。
“如果这些东西能派上用场,或者说是在博物馆收藏,我想总比放在我家里要强。”李海表示,本报和市文化局、铁岭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铁岭二人转的实物不少,但还没有系统的整合和收藏,许多东西都已经散失了,真是十分可惜。这次活动应该说能起到一个收集整理的“加油站”作用让铁岭人真正了解自己家乡的乡土艺术,让这些见证着辽北艺术历史的二人转实物和影像资料真正起到记录历史的作用。
(辽沈晚报 记者 郑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