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清平乐》,只留一世情。
清平乐大结局了,这部剧的名字叫清平乐,大抵是因为往后看看中国这么久的历史以来,仁宗时也算是比较平安喜乐的一个时代了,看了清平乐之后,我却觉得他们都过的太苦了,不管是仁宗曹皇后 张贵妃 张茂则 徽柔 怀吉还是曹评 宗实 驸马。在那样的社会,个人的爱好生死荣辱在家族命运面前渺小到抓都抓不住。越是身居高位越是身不由己,仁宗半生未能认母,耕耘一生却连一个有着自己骨血的皇子都没留下;曹皇后以为自己嫁给了自己最爱的男子,却不料新婚之夜独守空房,往后多年更是在孤苦无依中度过,从未真正相信过官家会给她一点疼爱;张贵妃仗着官家的一点喜爱肆意妄为,却没想到这世间最不可信的便是官家的喜欢。徽柔成为与封建礼教抗争过程中的牺牲品,原本以为生在帝王这种金尊玉贵之家是多么大的荣耀,却没躲过,还是成为了那个最惨的人,疯疯癫癫,精神失常,怕是仁宗也没想过是自己亲手将自己的女儿送进了火坑;怀吉生性纯良,才华横溢,也许没有皇上去梁家铺子那一遭,怕是怀吉早就上榜成了韩琦司马光那样的士大夫,可命运多舛,仁宗一生不愿多杀一人,爱民如子,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边人一个个的悲惨过活。
徽柔与怀吉
结束时,我真的是陷入怀吉和公主的爱里走不出来了,他们这种跨越阶层的爱,不掩饰的,热烈的爱,真的是感动到我了,在现在看来这种情况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爱恋,怀吉那么能干,尚且有能走到一起的希望,可在古代这便是大不逆。这便是言官屡次弹劾公主没有给这天下的女子做好表率的原由,徽柔出生前,因为梁家的变故,10岁的梁元亨被净身进了皇宫做了内人,因为姓名的原因不懂避讳受罚,被皇后改名“梁怀吉”,因公主出生得到赦免,在怀吉心中一直是感激徽柔的,剧中梁元生读信也可以看出怀吉进宫之前便已是个可考取功名的儒生,后又被韩琦留在翰林院当差,抄书被茂则看重,才华自然不是很差的,皇上从小也是教育徽柔多读书,背书等为以后两人的情感升温做了铺垫。
从公主学画开始两人的感情建立,安排怀吉来传画并到仪凤阁当值皇上是对他百般信任,也是相信怀吉的学识能够帮到徽柔和最兴来,慢慢的徽柔只听的进去怀吉的话,对他产生了依赖并会关心怀吉是否被皇上责罚,一句“没人的时候我便叫你哥哥”声音是那样的动听,成功的俘获了怀吉的心,或许怀吉从那时候就爱上了公主吧,后来张贵妃身边的嬷嬷在将定州的红瓷花瓶拉进宫时斥责怀吉的事情传到徽柔耳朵里,徽柔便不顾一切的去帮怀吉报仇,她是绝对不会容许别人欺负怀吉的,何况徽柔为了曹评学弹箜篌,怀吉便跟着学了笛子;徽柔委屈生气,怀吉就说好话哄她做烤芋头给她吃;徽柔偷懒耍赖,怀吉就帮她“做作业”......公主的出生拯救了怀吉,而怀吉的陪伴,疼爱,呵护,关心让身处深宫的徽柔感到了温暖。
或许是少女心的懵懂,青春时期的女子对男子的爱慕,公主喜欢上了曹评,可曹评在皇上给他机会的时候,矢口否认,他还是更爱自己的家族,在公主和自己家族的兴衰之间选择了家族,让徽柔失望透顶,怀吉又一次安慰徽柔,“怀吉是公主的影子,影子在公主的脚下”,公主彼时也感受到了怀吉的爱,她知道不管发生什么怀吉自然是会不管不顾陪着她的,她也明白了“怀吉在徽柔心里”。
嫁给自己不爱的人,这或许是徽柔此生最大的悲哀吧,李玮自是很爱公主的,可从一开始公主便在杨夫人身上看到了一个没有教养的女人的可怕之处,就好比书香门第的女子嫁到了乡村,村里全是粗鄙不堪又毫无学识之人,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徽柔心中自是有很多落差的,不管李玮想尽怎样的办法去讨好她,她也只认为他是在附庸风雅,毫无见地。更何况徽柔本就是个喜欢容貌清秀的人,怀吉也就成了公主婚后唯一的救命稻草,她甚至都不想离开怀吉半步,后来怀吉在驸马府与徽柔喝酒被杨夫人发现要押解下去处罚的时侯徽柔的一句“不怕死的只管过来”,这一次徽柔又护住了怀吉,徽柔一直都是护着怀吉的。
尽管这段爱恋因为天下人的言辞不善而终,公主郁郁寡欢,喜怒无常,怀吉自是终身见不到公主,这份情谊确实是感动到我了。曹皇后一直说后宫女子是天下女子的典范,作为典范,作为傀儡,自然就不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自然只能成为全天下人眼中应该的样子。现在的社会因为压力过大,大家都变的浮躁起来,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了快餐式的爱情,真正真挚的爱很少,希望徽柔和怀吉的爱情,能让更多人找到自己吧。不多说啦,大家都快去看吧,真的很喜欢任敏,演技杠杠的!Pick她吧。
《孤城闭》中,赵徽柔是宋仁宗最宠爱的女儿,作为长女赵徽柔就像是一颗明珠,被高高的捧在天上,但她也有无奈的时刻,面对自己真正渴望的东西总是难以企及。有朋友好奇赵徽柔的历史原型是谁,根据记载宋仁宗一共有13位女儿,但只有5位顺利成人被封公主。剧中赵徽柔的原型应该是宋仁宗的长女福康公主,她也是宋朝第一位行册封礼的公主,下面就来了解下她的故事吧。
赵徽柔历史原型是谁?
在电视剧《孤城闭》中赵徽柔是宋仁宗最宠爱的一位公主,她长的漂亮但刁蛮任性,身为皇家女儿她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随了自己的心意。让人注意到赵徽柔的是她的婚姻,令人感到悲伤气氛的也是她的婚姻,很多朋友好奇历史上是否真的有一位叫做赵徽柔的公主?一起了解下吧。
历史记载宋仁宗一生有十三位公主,这十几位公主大多夭折,其中两位母董淑妃,被封为陈国公主和衮国大长公主,另两位母昭淑贵妃周氏,被封为秦国鲁国贤穆明懿大长公主和燕国舒国大长公主,还有一位母为昭节贵妃苗氏,封为周国陈国大长公主,改封庄孝明懿大长帝姬。在这些公主中有记载的并不多,据了解赵徽柔的历史原型是宋仁宗的福康公主,母为苗氏。
在《孤城闭》中前期的赵徽柔是一位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出身高贵的她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受到了万千宠爱的她从未想到会在婚姻上经历如此多的磨难。
当宋仁宗知道自己身世后为了报恩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赵徽柔许配给了李家的子孙李玮,李玮有才但相貌丑陋,赵徽柔并不喜欢父亲为自己许的这门亲事,这样的婚姻对她而言是一种折磨。公主不喜驸马一家,对待他们也像是佣奴一样。
在公主身边有一位叫做梁怀吉的太监,这位太监和赵徽柔年龄相仿,相貌堂堂,两人在一起有很多共同语言,一来二去两人彼此心生爱慕,可是这样的爱情注定不被世人接受。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剧中赵徽柔和梁怀吉的结局都不好,梁怀吉被宋仁宗从福康公主身边调走,公主受刺激差点自杀,因为对公主的疼爱宋仁宗才答应让梁怀吉重新回来,继续待在公主的身边。
赵徽柔原型人物介绍?
北宋宋仁宗皇帝膝下子嗣稀少,生育十几个孩子成活的只五个女儿,而长公主从小聪明活泼深得皇帝的喜爱,给予了她很多的恩宠。在《孤城闭》中赵徽柔就是那个被宋仁宗宠爱的公主,而巧合的是赵徽柔是有历史原型的,而她的原型便是宋仁宗的长女福康公主。
赵徽柔是宋仁宗的爱女,她的母妃是苗贵妃。在宋仁宗子嗣稀少的情况下,赵徽柔被当做宝贝一样,得到的恩宠远比一般公主要多。她从小就懂得如何获得宋仁宗的宠爱,对待父亲也很孝顺。
剧中出现的赵徽柔的原型是历史上宋仁宗的长公主富康公主,历史上在富康公主二十岁的时候举行了册封礼,封富康公主为兖国公主。公主的生母苗贵妃也得到晋升,被封为贤妃。
公主成年时候被宋仁宗赐婚李玮,但公主并不喜欢李玮,这是一场政治婚姻,让公主很厌烦。公主的驸马李玮是宋仁宗生母李宸妃弟弟的次子,李玮虽然很有才华,但他长相并不怎么样,两人在一起也只是奉行皇帝的命令,成婚后的两人相敬如宾,也没有孩子诞生。
后来公主和侍从心心相印,此事被皇帝知晓之后打发侍从远去,公主几次自杀并且精神出现问题。两人的感情是不被认可的,皇帝将公主赐婚给李家,是为了让生母李家后人得到一些便利,想不到会惹来这么大的麻烦。
在宋仁宗去世宋英宗、宋神宗相继继位之后,公主和驸马离婚的可能性更加渺茫,公主郁郁而终,享年33岁。公主死后,宋神宗追究李玮的责任,李玮被贬,两人的这场无爱婚姻也终于结束。
其实《孤城闭》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梁怀吉和福康公主之间的爱情故事,不过梁怀吉是太监,两人结局早已注定。剧版则是把主视角放在了宋仁宗和曹皇后身上,这样能够展开的故事线更多,而梁怀吉和福康公主之间的情愫应该也是重点之一。梁怀吉和赵徽柔从小一起长大,两人算是日久生情,梁怀吉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唯独“太监”的身份给他带来了不少遗憾。这次也跟大家讲讲梁怀吉的历史原型,看看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梁怀吉是太监吗?
在《孤城闭》中公主赵徽柔不喜欢驸马李玮却爱上内侍梁怀吉,梁怀吉从小入宫,两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梁怀吉却是太监,这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不知道历史上公主和太监的爱情故事该如何收?
公主赵徽柔是历史上的富康公主,不管是剧中还是历史记载中,她都是宋仁宗宠爱的那个公主。赵徽柔虽然身为公主可身不由己,有太多自己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她自己的人生不能由自己做主。
在公主和内侍梁怀吉相处的过程中两人互生情愫,不自然的相爱了。他们一个是公主一个是朝廷宦官,梁怀吉虽然有才华,贵族气质很浓,但两人中间相差实在太多。历史上梁怀吉也确实是太监,这是不能更改的事实。
在宋仁宗病重时期,是公主侍奉在前,宋仁宗认为一定要为公主许一门好亲事。皇帝生母在世时不得恩宠,宋仁宗为了弥补母亲的这份遗憾,给舅家加官进爵,而他更是将自己最疼爱的公主嫁给了母亲弟弟的儿子李玮。
李玮才华横溢,性格也好,但他长得比较丑,也不会哄女孩子开心。从历史记载看两人的婚姻始终都是不幸福的,这一点恐怕宋仁宗自己也没有想到。李玮出生时家族还未发家可以说出生平民,身上没有丝毫贵族气质,虽然在今后培养了一些,可还未达到公主的标准。后来公主厌弃驸马,却不敢忤逆父亲许的这门亲事。
这边李玮不得公主的喜欢,那边公主和梁怀吉却相处的很好,于是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李母发现公主和梁怀吉秘密之后非常生气,婆媳关系很不好。后来这件事情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将梁怀吉打法到皇陵,但梁怀吉走后公主郁郁寡欢,精神也不是很好,宋仁宗又将梁怀吉调到了公主身边。
公主和太监的爱情始终不会有结局,后来公主郁郁而死,她和驸马的婚姻才算真正的结束,而在公主死后不久,梁怀吉也去了。
梁怀吉历史原型介绍
梁怀吉是北宋的一名宦官,从小被送到宫中后来成为富康公主身边的一名内侍。在大家的印象中宦官多缺乏阳刚之气,缺乏知识内涵,但因为梁怀吉从小在宫中长大学习了一些礼仪,耳濡目染下也变得很儒雅。后来梁怀吉和公主发生一件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相爱了。
历史上真有公主爱上太监的记载,并不是野史中出现的故事。富康公主是宋仁宗年近三十才有的女儿,从小得到了很多宠爱,可以说是在蜜罐中长大的。富康公主聪明伶俐,长得漂亮,她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位多才多艺且长相英俊的丈夫,可是宋仁宗却将她赐婚给了生母舅家的儿子李玮。
李玮有才华但长相欠佳,富康公主自然不喜欢李玮,多次找父皇收回赐婚命令,可宋仁宗却还是坚持想利用爱女嫁给生母舅家的方式来弥补生母。在富康公主嫁给李玮之后,两人三年未同房一次,在这几年时光中富康公主经历了精神的折磨,好在身边始终有梁怀吉的陪伴。
梁怀吉天生聪明,而且学问也不错,重点是他和公主从小就认识,凭借真实才学获得公主的青睐,而梁怀吉也对公主产生了爱慕之情,奈何两人身份悬殊,而且梁怀吉还是太监,从开始就已经注定结局的两人,可在爱情中的他们并不懂。
两人在相处中逐渐超越主仆之情,梁怀吉是爱公主的,在两人事情被揭发之后,皇帝下令将梁怀吉调到皇陵,公主还为此割腕自杀,没办法之下梁怀吉回到公主身边。公主回到皇宫生活,李玮被贬去做了地方官,这一次梁怀吉回归和公主并没有再续前缘,而是各奔东西,两人匆匆一别后再也没有见过面。公主和梁怀吉分开之后心情不佳,郁郁寡欢很快病逝,而梁怀吉在不久之后也去世了。
徽柔是宋仁宗的女儿没错,梁怀吉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的历史原型也如剧中交代,他是一位真实的太监。徽柔公主和怀吉太监的故事在历史中也是有资料可寻的,在礼法森严的北宋,发生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无法被容忍的,最终徽柔和梁怀吉也没有个令他们满意的结局。
赵徽柔的原型是宋仁宗的福康公主,她也是宋仁宗最为宠爱的一个女儿。从徽柔小的时候宋仁宗就要为女儿找一门好的亲事,一定要爱她,敬她才好,但徽柔被指婚给了仁宗生母家的孩子李玮。
李玮虽然努力好学,但长的不好看,且出身市井,因为李宸妃的关系家中人才开始在朝中被重视,可以说是暴发户。徽柔从小聪慧睿智,性情文艺纯良,她自然是不喜嫁给李玮的,可她亦不愿驳了父亲的意思,于是嫁给了李玮。
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后来发生徽柔夜扣宫门的事情,在当时来说这是大事件,徽柔被大臣弹劾,她和怀吉的事情也被更多人知道。宋神宗三年徽柔病逝,享年三十三岁。
梁怀吉是徽柔公主贴身太监,因为长相干净,做事稳妥,又比较有才情被安排在公主身边。他算得上是公主的蓝颜知已,在深宫之中是可以说知心话的人,怀吉对待公主亦有别样的情感,但因为太监的身份并未将此事说出口,只是陪伴。
徽柔出嫁按照规定怀吉是不能伴随的,可宋仁宗宠爱女儿,怀吉也就这样跟了去。在婆家徽柔找不到关爱,她和怀吉的感情显得尤为珍贵,后被婆婆撞见才有了后来夜扣宫门的事情。
梁怀吉和赵徽柔还是分开了,相见就是公主薨逝,天人永别,不久之后怀吉郁郁寡欢也跟着走了。
1、赵徽柔后爱上梁怀吉
从仁宗下旨到嫁入李家,这中间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已经名花有主的徽柔,再也没有机会遇到其他令她心仪的认了。而与她朝夕相处的内侍梁怀吉却不在不经意间闯入了她的心扉,她觉得自己已经爱上了怀吉,希望和他长相厮守下去。
2、赵徽柔原型福康公主
根据梁怀吉和赵徽柔真实史实来看,徽柔公主原型是北宋皇帝宋仁宗的长公主福康公主,长公主从小受宠,自己曾经幻想过未来驸马的样子,因为受宠皇帝自然也会为她选择一门他认为好的亲事,结局证明徽柔公主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宋仁宗为她选的驸马并不是徽柔公主喜欢的人。
3、历史结局悲惨
其实历史上的徽柔公主和梁怀吉的故事是不被接受的,公主的名声也不好,出现在小说或者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徽柔公主和梁怀吉故事大多带点浪漫的色彩,这一点和历史记载还是有出入的。徽柔公主有这样的经历和结局是悲惨的,让人同情,参照北宋当时的环境,公主和太监的爱情不被接受是很自然的事情,奈何她喜欢上的偏偏是内侍官宦,换做他人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4、根据历史来看,赵徽柔在历史上的原型应该是福康公主,并且,富康公主非常受宠,福康公主在历史上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梁怀吉和赵徽柔真实史实可能比较悲惨,毕竟梁怀吉是一名内室宦官,所以这两人的爱情应该在当时不被大众允许。
历史沧澜来回答,人物是有原型,但爱情也可能是真的,一种柏拉图式的恋爱。
一、历史上的福康公主和梁怀吉
梁怀吉,北宋仁宗朝宦官,自幼聪明伶俐,电视剧里演的,若非遭遇不幸,梁怀吉肯定会是一个能取得功名的读书人。
福康公主为仁宗长女,封兖国公主。仁宗非常宠爱这个女儿,为亲上加亲,仁宗将她下嫁生母李宸妃弟弟的儿子——李玮,但李玮相貌比较丑,还喜好附庸风雅,公主很不喜欢。赵徽柔喜欢的是陪她长大的宦官梁怀吉,只是这两个人的精神恋爱也是不容于世的。
二、福康公主不幸的婚姻,导致夜扣宫门事件
嘉佑六年二月的某晚,福康公主与内侍梁怀吉等人饮酒作乐。李玮母杨氏悄悄在另一室偷看,偏偏还被公主发现,当场大怒。双方还发生了肢体冲突,福康公主气得连夜跑回皇宫,叫开禁门,向宋仁宗哭诉,要求与驸马和离。
皇宫禁门晚上不允许开,这是制度,即使是公主也不能例外,谏官向仁宗抗议,于是放公主进禁门的官员被治罪,公主被驸马领回。但两人的婚姻并未好转,公主也抑郁成疾,这时,她偏偏爱上了宦官梁怀吉。
公主与宦官的流言迅速在京城传开,有损皇家尊严。士大夫们纷纷向仁宗上书,仁宗迫于压力,下诏褫夺兖国公主的封号,降为沂国公主,仍入宫廷居住,公主乳母韩氏驱逐出外,府邸其他属员解散,以梁怀吉为首的内侍被发配到西京洛阳去扫皇陵。驸马李玮贬知卫州,李玮母归李玮兄长李璋照顾。
三、福康公主抑郁成疾
福康公主因自己宠爱的内侍被发配,身边的心腹通通被赶走,内心越发孤立起来,加重了病情,几次三番想要自杀,还有一次差点纵火焚烧了居住的宫殿。
眼看着爱女状如狂颠,仁宗十分痛心,后悔之余为公主召回了梁怀吉和张承照,谏官再谏,皇帝这次不为所动。梁张二人回来后,公主的狂疾并没有全好,要求她回到公主府邸时,便会发作自寻短见,或者她已经好了,以疯狂来抵制与驸马复合。
宫廷中的人对这位公主是极为惋惜的,公主生母苗贵妃与俞充仪曾密求旨意杀李玮给公主出气,终因仁宗心怀母家而作罢。
公主入宫后,李玮兄长李璋上表称李玮愚笨,配不上公主,请求让二人仳离,仁宗应允。但仁宗临去世之时,却又下旨恢复了两人的婚姻。
八年以后(1070),福康公主去世,年仅33岁。当时已是公主的侄子神宗在位,以“奉主无状“的罪名将李玮贬去陈州。
电视剧《清平乐》中,宋仁宗长女福康公主赵徽柔与内侍梁怀吉之间的虐恋,触动了很多人善感的心。而在历史上,这个故事还真发生过,也确有梁怀吉其人。
剧尾,梁怀吉恢复了原名梁元亨,被放出宫外,与家人团聚,算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那历史上的梁怀吉结局如何呢?假设古代提倡婚姻自由,主张自由恋爱的话,那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福康公主,肯能会找到那个驾着七彩祥云,来迎娶她的“盖世英雄”。至于梁怀吉么,作为一名碌碌无为的宦官,根本就不会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之中,应该会得到一个善终。
再假设福康公主出生在大唐盛世,公主宠幸一个宦官这种事情,有什么好奇怪的?等到公主另结新欢之时,梁怀吉会很自然的淡出,应该也会得到一个善终。
可是,偏偏福康公主生在了“不伦不类”的北宋,而她的父亲还是“优柔寡断”的宋仁宗,这就注定了悲剧的必然。福康公主自己的结局都很惨,作为一名惹出了“大祸”的小小宦官梁怀吉,还会有好的结局么?不会。
福康公主是一位被“宠坏了”的公主。宋仁宗相比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真的是太惨了。
徽宗被金人俘虏之后,在金国还辛勤耕耘,日日不辍,生下了十余名子女。徽宗全部的子女加起来,竟有80余名之多,其中儿子就有40多个。
反观仁宗呢,辛辛苦苦一辈子,好不容易生了3个儿子,全部夭折了。剩下的13个女儿,也仅仅有5位长大。
,仁宗非常疼爱在世的长女福康公主。在仁宗的溺爱之下,福康公主虽然很孝顺,却没有学会当时应该遵从的礼仪规范,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也正因这一点埋下了祸根。
宋仁宗非常记挂生母家族。
宋仁宗的生母是李宸妃,,仁宗出生之后,就被皇后刘娥抱为己子。直到李宸妃去世,仁宗都没能在生母跟前尽孝,因而心怀愧疚。
仁宗为了照顾生母李氏一族,于是就想到了联姻,决定将长女福康公主嫁给自己舅舅李用和的次子李玮。
如果考究一下的话,仁宗的母亲是李玮的姑母,仁宗和李玮是姑表兄弟,而福康公主实际上是表侄女嫁给了表叔。好在年龄相仿,古人似乎也不大计较。历史上的李玮并非没有才华,应该是相貌丑陋,为人木讷,不为公主所喜。
根据宋徽宗时期内府藏画谱录《宣和画谱》记载,李玮曾被仁宗召见,考其学问,“则占对雍容”;赐坐位食物,则“举止益可观”。由此,“仁宗奇之”,这才准备将福康公主嫁给李玮。
而且,“玮善作水墨画”,画作还被徽宗收藏到了内府。可见,李玮在书画方面的才华造诣还是有的,并非一无是处之人。
实际上,李玮“平生喜吟诗,才思敏捷,并能章草、飞白、散隶。”李玮的诗作、画作皆有流传于世。
李玮颇有点像当今时代人们所说的“理工男”的感觉,高智商,有才华,却比较循规蹈矩,行为木讷。这种性格的人,通常会被宋仁宗这种比较仁爱之人喜欢。
可是,《宋史·公主传》记载“玮朴陋,与主积不相能。”而宋代司马光所撰《涑水记闻》同样记载“玮貌陋性朴……(福康公主)自始出降,常以庸视之。”
李玮长相丑陋,为人木讷,又不善于讨人欢心,所以,非常不被福康公主喜欢,被当做庸奴一般看待。其中,李玮长得丑,应该是主因。福康公主的态度,又决定了她手下仆从对李玮及其家人的态度,祸端由此也一触即发。
宋仁宗拉郎配的结果就是,福康公主精神出轨,爱上了梁怀吉。
公主不喜欢驸马李玮,在驸马府生活苦闷。
而梁怀吉能够在内府之中,做到侍奉公主的宦官主管级别,没有一定的才华,以及聪明的头脑,灵活的处事方法,是根本办不到的。
再加上小人的挑拨,公主移情别恋梁怀吉,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据仁宗朝司马光所著《涑水记闻》记载,福康公主的“乳母韩氏复相离间”,不但不劝和,还在公主与驸马之间挑拨事端。
于是,公主就将全部情感寄托到了贴身侍奉她的,相貌应该也很英俊的宦官梁怀吉身上。看来福康公主是个相貌控呀,相比才华,更喜欢帅哥。这才引发殴打婆母,夜开宫门事件。
“公主尝与怀吉等闲饮,杨氏窥之,公主怒,殴伤杨氏。”杨氏即李玮的母亲、公主的婆婆。她看到了公主与杨怀吉等人一起饮酒,结果,被公主发现,痛打了一顿。公主怒气未消,深夜离开驸马府,夜扣宫门,进了皇宫,向父亲宋仁宗告状。
按照司马光等谏官的上疏所载,福康公主“纵恣胸臆,无所畏惮,数违君父之命,陵蔑夫家”,曾数次凌辱李玮及其家人。
而《宋史·吴及传》及《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分别记载了内都知任守忠和枢密使宋庠为了讨好福康公主,欺压迫害驸马李玮之事。不过,还好都被当时的谏官给阻止了。
由此可见,福康公主并非如电视剧中一般,是一个明辨是非,体恤他人,举止得体之人。
梁怀吉被贬出京,又被召回。
福康公主与驸马闹别扭,甚至动手殴打了婆婆,这都还算家事,即使谏官弹劾,也最多申斥一顿就过去了。,夜开宫门,危机皇帝安危,这可是关乎社稷的大事了。
于是乎,朝野哗然,大臣们纷纷上疏,痛斥公主。,指责梁怀吉“不自谨,过恶至大。罪恶山积,当伏重诛。”
因为犯了众怒,宋仁宗值得将福康公主从兖国公主贬为沂国公主,迁入宫内居住。驸马李玮贬知卫州。
其他诸如公主乳母韩氏被赶出了驸马府别处居住;而李玮母亲杨氏由李玮的兄长李璋照顾;公主的其他仆从尽数遣散。
梁怀吉呢?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他被“配西京洒扫班”,贬去打扫皇陵了。剩下的公主精神开始异常就跟电视剧中有点相似了。
南宋杨仲良编撰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记载,福康公主非常愤怒,“欲自尽,或纵火欲焚第,以邀帝必召怀吉等还,帝不得已,亦为召之。”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了类似的情状。
最终,宋仁宗不忍自己的女儿如此情状,将梁怀吉从皇陵召回,而李玮也被召回京。,梁怀吉被留在了“前省”。
所谓的“前省”即内侍省,主要负责拱侍殿中、洒扫、传递文书等等一些杂役。与之对应的是“后省”,也叫入内内侍省,主要负责通侍禁中、贴身侍奉。
也就是说,梁怀吉不能再日夜贴身侍奉福康公主了。
梁怀吉的结局。
梁怀吉被召回京之后的结局,正史、野史中均无记载。毕竟梁怀吉只是一名跟公主闹了一场绯闻的普通宦官罢了,并非重要人物。
,梁怀吉的结局却可以从驸马李玮此后的遭遇,以及福康公主的结局推测出来。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记载,李玮虽然回京,福康公主还是很厌恶他,不肯复合。于是,福康公主的母亲“苗贤妃与俞充仪谋,使内臣王务滋管句驸马宅以伺玮过。”
电视剧中苗妃的形象也被颠覆了吧,能在宫中立足并受宠的女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苗妃准备构陷李玮,可是“玮素谨,务滋不得其过”,李玮只是貌丑,木讷而已,并非傻子,从这里也可以得到证实。所以,苗妃抓不到李玮的把柄。于是,苗妃又准备“但得上旨,务滋请以卮酒了之”,准备直接毒死李玮。
彻底颠覆了吧,这位在电视剧中贤惠明理的苗贤妃够毒辣吧。
宋仁宗什么态度呢?“帝不答”。还好,仁宗曹皇后贤明,不准,李玮算是保住了性命。
说实话,宋仁宗如果没有前期的太后刘娥主政,以及后来的曹皇后辅佐,估计内外廷早已经是鸡飞狗跳了。
苗贤妃为了自己的女儿,连驸马李玮都敢陷害,都敢毒杀,那么梁怀吉呢?根本就不需要跟仁宗和皇后请示,找人处置了梁怀吉,然后告诉福康公主,说梁怀吉病死了,了事。梁怀吉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不知道,,肯定之后很少能见到公主了。
之后,福康公主与李玮“和离”,就是离婚了。,不久之后,仁宗又恢复了李玮的驸马身份,并改公主为岐国公主,让两人复婚。
宋仁宗去世后,宋英宗登基,晋升公主为越国长公主。宋神宗继位后,又晋升为楚国大长公主。之后,福康公主去世,年三十三岁。
宋神宗到公主住宅祭奠后,曾召见大臣痛哭,指责李玮虐待公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
李玮呢?应该是又被冤枉了,公主精神异常之后,两人应该早就分居了。李玮应该根本就不敢在公主面前出现,要不然被揍了也是白揍。
没有了宋仁宗和苗贤妃的呵护,在加上福康公主精神异常,照顾公主的仆人们,应该也就不会那么尽心尽力了,才有了宋神宗所说的状况。
如果梁怀吉还在福康公主身旁侍奉,肯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梁怀吉的结局,不是在离开公主之后被人所害,就是早已经郁郁而终了。
在《清平乐》中,曹评和梁怀吉都是徽柔所喜欢的人,不过徽柔对这两者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梁怀吉陪她长大,她一开始只是把梁怀吉当成哥哥一样看待,而曹评是徽柔长大后第一个心动的男子。徽柔喜欢曹评还是怀吉一目了然。两者她都喜欢,只不过对他们是不同类型的喜欢。
《清平乐》中赵徽柔对应的正是历史上的福康公主。因为她是宋仁宗最疼爱的女儿,所以福康公主从小就在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中长大。她心思单纯,天真烂漫,身边有曹皇后、苗娘子和官家的保护,又有梁怀吉一直陪伴着她,她喜欢画画,宋仁宗就请最好的画师教她,那些名士们所写的文章诗句,宋仁宗也会在第一时间让徽柔去学习。徽柔是个在爱的包围下长大的公主,所以她爱身边所有对她好的人。
徽柔既喜欢怀吉,也喜欢后来的曹哥哥。不过她对怀吉和曹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喜欢,她对怀吉的喜欢既像朋友又似亲人,而对于曹评的喜欢,是少女情窦初开的怦然心动,是女孩子对男孩子的那种喜欢。
曹评带给过徽柔短暂的快乐和陪伴,是他让徽柔第一次体会到了爱情的滋味。不过,他在官家面前当面拒绝徽柔,也彻底毁掉了徽柔心中对情爱的期待。徽柔对曹评从一见钟情到心灰意冷,在这个过程中都有怀吉的见证和陪伴。
陪着公主哭,陪着公主笑,这便是梁怀吉的使命。在真实历史上,其实梁怀吉才是那个真正带给福康公主温暖和陪伴的人。在福康公主嫁给不爱的人的时候,是梁怀吉陪伴在她身边,不幸的婚姻里梁怀吉是她唯一的情感寄托,是她可以倾诉心事,分享喜怒哀乐的知己。
徽柔公主原型是福康公主。
1、福康公主(公元1038年-公元1070年),宋仁宗长女,母昭节贵妃苗氏,同母弟雍王赵昕。宝元二年,封福康公主。嘉佑二年,进封兖国公主,下嫁驸马都尉李玮。七年三月,降沂国公主。
2、十一月,复岐国公主。治平四年五月,进楚国大长公主。熙宁三年薨,谥庄孝,追封秦国大长公主。徽宗初,加周、陈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十二月,改封庄孝明懿大长帝姬。
3、福康公主,宋仁宗长女,母苗贵妃。宋仁宗子女稀少且相继夭折,最终长大成人的不过四个女儿,其中长女福康公主作为皇帝十多年里仅有的孩子,受到的宠爱远非其他公主可比。
4、她自幼机敏聪慧,极尽孝道。仁宗曾经生病,她服侍在父亲身边,赤足散发向天祷告,愿以身代父受罪,使仁宗愈发珍爱她。
徽柔公主结局是去世了。
皇帝宋仁宗为了报答李家,将徽柔嫁给了李炜,而徽柔心属梁怀吉。就这样公主赵徽柔与梁怀吉被迫分开,因为一堵宫墙不能相见,这样分离的日子一共过了8年,公主赵徽柔最终在第八年33岁时忧虑而死,而梁怀吉在公主死后,也渐渐郁郁而终。
徽柔公主是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的角色,由演员任敏饰演。历史原型为福康公主,赵祯与苗心禾的女儿,喜欢梁怀吉。
梁怀吉;福康公主。
梁怀吉,《宋史·公主传》中因避宋徽宗名讳,作“梁怀”。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中作“梁怀吉”。
福康公主,宋仁宗长女,母苗贵妃。宋仁宗子女稀少且相继夭折,最终长大成人的不过四个女儿,其中长女福康公主作为皇帝十多年里仅有的孩子,受到的宠爱远非其他公主可比。
她自幼机敏聪慧,极尽孝道。仁宗曾经生病,她服侍在父亲身边,赤足散发向天祷告,愿以身代父受罪,使仁宗愈发珍爱她。四周岁时,辽国提议和亲,为富弼所阻。
其爱情故事
嘉祐二年,宋仁宗爱女福康公主下嫁驸马李玮,梁怀吉作为公主的陪嫁宦官一同前往。梁怀吉是公主最为宠爱的内侍之一。公主的驸马李玮貌陋且才华品行一般,福康公主不喜驸马和婆家,不愿和驸马相处宁愿同内侍们一起玩乐,对驸马的待遇也如同佣奴,下人们和公主的乳母韩氏也对驸马态度不尊敬。
嘉祐五年,公主与梁怀吉相对小酌。李玮母杨氏在外偷看被发现。公主大怒,殴杨氏,后跑回皇宫深夜叫开禁门向宋仁宗哭诉。宫门夜开具有特殊意义,公主随意开禁门的行为实属不妥,引起了台谏的哗然。
士大夫们指出公主对婆家不敬的行为是受到了身边下人的挑拨和影响,所以要求对公主身边的下人进行责罚,仁宗下令遣散公主身边的宦官宫女,公主的乳母韩氏被赶出宫外,梁怀吉勒归前省。
下人被遣散后公主因为遭到多方问责并且身边至亲都被发配赶出大受刺激,多次自杀寻短见来宣示对下人惩罚结果的不满。仁宗惜女便将梁怀吉等召回,梁怀吉回到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