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篇章中,儿子的天真梦幻犹如烟盒纸上的斑斓色彩。每一个烟盒背后,都蕴藏着儿子纯真的梦想与希望。像聪明父母携手孩子一起将梦想描绘得更加绚烂多彩,但有一个朴实却又粗犷的父亲,却无声无息地破坏了儿子的梦幻世界。
父母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各有千秋,慈爱如母,严格如父,共同编织着爱的完整旋律。很多时候,父母在演绎慈与严的角色时容易走向极端。过分的溺爱成了纵容,过度的严格则可能化为暴力和摧残。
我观察到,许多家庭都存在着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若运用不当,不仅会剥夺孩子完整的爱,还可能扭曲他们的心灵。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长期缺席,只在我去北京学习期间,儿子真切地体验到了父亲的严格教诲。
当儿子戏水湿了衣服,父亲不给他更换,只是命令他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直到衣物干透才能回家。当儿子小时候喜欢收集烟盒,父亲发现后责令他自己点燃火柴,将烟盒烧毁。当儿子向我讲述这些经历时,我泪流满面。我对他说:“爸爸是在乎你!”现在回想起来,我那句话多么违背内心啊。那些烟盒纸上承载着儿子多少天真烂漫的梦幻……
聪明的父母会与孩子们一同让梦想更加绚烂美好。那个朴实而粗犷的父亲却无声地破坏了儿子的梦幻世界。更为残酷的是,他还强迫孩子亲手去销毁这些梦幻。
当我试图与他理论时,他理直气壮地表示孩子捡这些东西不卫生。我告诉他,不就是多洗几次手吗?为什么要摧毁孩子的快乐呢?许多孩子的天赋正是在这种所谓的文明卫生口号下被扼杀。
我不明白这种严格是一种教育之爱,还是一种摧残?抑或是大男子主义在家中作威作福的表现?虽然我是女性,但我会从女性的角度审视这个问题。我发现,在我们的父母中,大多数父亲逃避责任,特别是那些在外无工作、无自尊的男人,回家后最喜欢在孩子面前摆架子。这样的男人带出来的孩子很容易出问题。
父母不仅要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要给予精神上的力量。这种力量除了品德教育,还应包括快乐。这里的快乐不是大人们认为的快乐,而是孩子自身感受到的快乐。让孩子快乐的底线是不伤害他人并帮助他人,而不是为了大人的面子而制定的清规戒律。
做父母的应重视孩子的选择,不摧毁孩子的快乐。这种重视不仅是在童年时期,而且要一直持续下去。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都源于爱,但这种爱就像男女之间的爱一样,需要懂得如何表达。不懂得如何表达的爱,无论是慈爱还是严爱,都不是真正的爱,甚至不如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