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鼠年,新生儿潮汹涌而至,产房内的景象热闹非凡。据观察,今年生小孩的产妇数量相较于往年增加了至少三分之一。令人瞩目的是,在这一热潮中,来自异国他乡的外国孕妇也显著增多。
依照民俗广为流传的说法,2007年是六十年一遇的鼠年,许多年轻夫妻纷纷选择在2021年迎来新生命的诞生。这一年,产房内不仅迎来了肤色各异的宝宝,也见证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妈妈们生宝宝的精彩对决。
来自荷兰、英国、非洲以及中东地区、乌克兰的外国妈妈们纷纷选择在广州的医院生产。相较于本地产妇,外国妈妈的分娩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呈现出极大的差异。其中,外国产妇绝大多数选择自然分娩,占比高达95%以上。即使面临胎儿臀位等需要剖宫产的指征,她们仍会首先尝试自然分娩,只有在真正必要时才愿意进行手术。
欧洲地区的妈妈坚信自然分娩有助于宝宝的智力和情商发展,同时更有利于产后恢复。她们会选择无痛分娩,让分娩过程更加轻松。而非洲妈妈的想法则更加朴素,她们认为女人生孩子就像母鸡下蛋一样简单,顺利生下孩子是女性的荣誉。
在产房内,不同人种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也会上演“对决”。中国产妇中剖宫产的比例高达50%,而这一方式在国外产妇中并不被普遍接受。曾经有一位黑种人妈妈和一位中国产妇同时进入产房,面对胎儿臀位的情况,黑种人妈妈坚决选择自然分娩,而旁边的中国妈妈则因为无法忍受疼痛选择剖宫产。最终,在大家的鼓励下,两位妈妈都成功生下了宝宝。
尽管都是选择在鼠年生宝宝,但外国妈妈们并不认同中国的坐月子习俗。她们对于产后不能洗澡、需要长时间卧床等习俗感到困惑。医院提供的月子餐也被她们视为不必要的,有的甚至会选择吃汉堡等快餐。对于中国人吃滋补品的习俗,她们也表示不理解。
与此等待妻子生宝宝的爸爸们也有不同的表现。欧洲地区的爸爸们更愿意陪伴妻子度过这一特殊时刻,80%的欧洲爸爸都会要求在妻子身边看护。近年来,中国爸爸要求进产房看护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但相较于欧洲爸爸仍有一定差距。非洲爸爸则更倾向于不参与产房陪伴。
在产房内,无论是外国爸爸还是中国爸爸,都会因为听到宝宝的第一次哭声而感动落泪。有一位长着一脸威猛大胡子的外国爸爸,在陪妻子分娩时竟然因为晕血而昏倒在地。
这一年的产房见证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母婴之间的奇妙融合,也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和父爱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