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公益性)互联网”专家专访——于春仪
于春仪,我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儿童歌舞表演领域的资深专家,原我国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创作员,现为蓝天白云幼儿舞蹈团的艺术指导及导演。她以高级编导专业的背景,对于幼儿舞蹈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
问:如何让孩子在欢乐的气氛中积极学习舞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于老师答:要想让幼儿享受舞蹈的快乐,需要将舞蹈艺术的规律与幼儿身心特点有机结合。具体方法如下:
1.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唱跳中感受舞蹈的乐趣,如《好妈妈》《一分钱》等,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舞蹈。
2. 激发兴趣,让孩子们快乐学习舞蹈。老师可以通过播放综艺视频、使用道具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3. 发挥歌曲的作用,让舞蹈与音乐相互表现、相互促进。选择形象生动的曲子,帮助幼儿发挥创造力和感染力,让幼儿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地学习舞蹈。
4. 利用多样化方式,如故事、游戏、化妆、舞台、服饰等,使幼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保持快乐。
问: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会不会影响老师与孩子的交流,导致孩子变得不活泼?
于老师答:在必要时使用多媒体系统,让孩子欣赏舞蹈作品,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启迪孩子。在排练时,老师的示范性作用更为重要。信息化教学方式不会造成孩子不活泼,关键在于如何合理使用。
问:孩子多大可以开始学习国际标准舞?
于老师答:如果孩子想要进行系统专业的国标舞学习,应在掌握一定的舞蹈基础后进行。但如果只是随意学习,则没有时间限制。
问:针对4岁左右对舞蹈有浓厚兴趣的孩子,如何进行舞蹈教育?
于老师答:对于4岁的孩子,可以开始做一些简单的音乐节拍和韵律训练。在中班阶段,可以尝试一些童谣的表演作品。需要注意的点是,内容不宜过于复杂,避免低俗化,选择适合孩子基本能力的舞蹈动作。
问:如何在舞蹈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
于老师答: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能受到美的熏陶,还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组织纪律性、思维能力等。通过舞蹈训练,还能促进幼儿骨骼生长,提升体质。舞蹈教学也能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专注力、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幼儿学习舞蹈具有多方面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