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虽然懂得如何防范风险,但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他们可能缺乏基本的急救知识,这往往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有些父母虽然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但这些方法并不适用于儿童,或者他们的知识已经过时,无法应对现代急救的需求。特别是在婴儿徒手心肺复苏方面,根据年龄的不同,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对于婴儿,我们需要采用特殊的技巧,因为他们的身体结构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我们要判断孩子的意识是否丧失。如果孩子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就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对于婴儿,我们需要同时覆盖口鼻进行吹救。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我们可以捏住鼻子进行心肺复苏术。吹气时要快速持续几次,以开放堵塞的气管和支气管。吹气检查的力度要适中,以胸部隆起为标志。婴儿的心肺复苏频率是每分钟20次,而儿童则是每分钟15次。
接着,我们需要检查孩子的脉搏。对于婴儿,我们需要检查肱动脉,它位于手臂内侧肘与肩的中心点。胸外按压的位置也有所不同,婴儿是在肩胛骨中间两乳房的连线上,而儿童的按摩位置则比婴儿稍低。对于婴儿,使用中食指进行按摩,肩胛骨凹陷深度为1.5-2.5厘米,每分钟100次;对于儿童,使用手掌根部进行按摩,凹陷深度为2.5-4.0厘米,每分钟80次。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婴儿还是儿童,心脏按摩与心肺复苏的比例都是5:1。即使经过急救后孩子的呼吸已经恢复,我们也应立即将他们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急救知识固然重要,但专业的医疗救治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