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冰箱成了许多人的避暑圣地,冷藏的饮品、瓜果让人倍感清凉。专家提醒我们,夏季也是冰箱病的高发季节。一不小心,冰箱可能变成“毒箱”,让食物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为何夏季易发冰箱病?
在炎热的夏天,冰箱成了我们储存食物的主要场所。冰箱内的一些真菌却在此环境下生长繁殖。这些真菌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特性,在低温环境中生长繁殖最快,而且毒性强。如果冰箱长时间不清洗,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就成了这些真菌的温床。这些真菌随着冰箱的开启而散布到空气中,对于孩子和过敏性体质者来说,吸入这种带菌空气后,可能会出现咳嗽、胸痛、发热、胸闷和气喘等症状。
冰箱内的食物为何会引起中毒?
冰箱虽然能够为我们提供冷藏环境,但并非绝对安全。人们在存放食物时,常常出现生熟食品的混放现象,这容易导致食品污染或变质。虽然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0—5℃左右,对大多数细菌有抑制作用,但仍有一些嗜冷菌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冰箱中依然活跃。这些细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食用后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等全身症状。
那么,冰箱病都有哪些症状呢?
冰箱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如果过多地食用冰箱内的冷食物,强烈的低温刺激会导致胃肠道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消化液停止分泌。这时,人可能会出现上腹阵发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孩子来说,还可能因为咽喉平滑肌痉挛而出现喉梗阻、呼吸障碍等症状。在享受冰箱带来的清凉的我们也要警惕冰箱病的侵袭。
夏季养生,除了注意食物的储存方式,还要关注食品的存放时间和卫生情况。保持冰箱清洁,定期清理过期食物和检查食品的存放状态。避免过多食用冷饮和生冷食物,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卫生,这样才能健康度过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