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婴儿得了鹅口疮怎么办

  • 健康云
  • 2025-01-02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鹅口疮,又被称为雪口病、白念菌病,是一种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它在粘膜表面形成白斑膜,有时也被称为鹅口、雪口、鹅口痱或鹅口白疮。这种病症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的。当宝宝的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这种真菌更容易在口腔中滋生。新生儿可能通过产道感染,或在哺乳时因乳头不洁、喂养者的手指污染而传播。

虽然婴儿鹅口疮的发病速度很快,但全身症状通常不明显。可能会有轻度发热、烦燥不安、哭闹,以及食欲不振的情况,但多数并不影响哺乳。在病症初期,口腔粘膜会充血发红。1~2天后,舌头、嘴唇和脸颊粘膜等部位会出现散落的白斑状物质,像凝乳样品或白膜。这些白膜稍微突出于粘膜表面,不能擦干净,强行剥除会导致创面渗血。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白斑会迅速扩散到舌背、唇、颊、腭部粘膜,形成片状。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白色念珠菌感染通常局限于口腔的某个部位,多见于口角,表现为双侧口角糜烂,尤其在寒冷干燥的季节,因口角干燥容易继发念珠菌感染。

对于婴儿鹅口疮,建议及时到医院接受经验丰富的医生治疗。因为本病发展较快,处理不当可能蔓延到咽部、食管和喉头,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和呼吸困难。口腔白念珠菌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局部治疗,以碱性药物为主。因为碱性环境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

常用的局部治疗药物包括制霉素混悬液、碳酸氢钠液、紫药水等。用消毒棉棒蘸取药液涂抹在病损部位,通常用药后病损会立即消失。为了巩固疗效,需要持续用药数日,并预防复发。

在此提醒家长们,鹅口疮容易复发,所以哺乳的母亲要注意经常清洁乳头,奶瓶以及其他婴儿用品也要经常清洗或消毒,以避免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