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儿童多动症,是少年儿童常见的一种适应障碍病症。这种疾病大多在宝宝阶段就表现出症状,比如容易激动、睡眠不佳等。到了儿童期,症状会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障碍、适应障碍、情绪不稳和学习障碍等。尽管大部分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自然消退,但在童年期尤其是儿童期,这一行为问题仍然普遍高发,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此病症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不低。海外报道其患病率约为5%~10%,而在中国,其患病率占全体中小学生的1%~10%,其中男性患儿数量约为女性的4~9倍,高发年龄集中在6~14岁。尽管这些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他们的学习表现却常常因专注力不集中而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出现逃课、撒谎、盗窃等行为,严重时还可能发展为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行为。
在中医药学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多动症的病类描述,但在一些医籍中,有一些与多动症症状相似的描述。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损伤和一些传染性疾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部分中医认为这与心、肝、脾、肾等脏器的功能失调有关。
有专家提出,儿童多动症的发病除了与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虚损导致脾胃虚弱、气血亏乏等因素有关外,很多时候也和痰瘀互结、清窍受蒙密切相关。痰与瘀虽然是人体内不同的病理物质,但两者却拥有共同的一点,都是人体津血运行失常的病理反应。痰瘀互结的病理状况容易发生,古人已有“恶疾多痰”、“恶疾属瘀”等认知。
针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和预防,由于其病因复杂且多样,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个体化的干预。对于每一位患儿,都需要耐心、理解和关爱,帮助他们克服这一适应障碍病症,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