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到六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状态充满了随机性,自身控制力还不够强。他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常常会半途而废,又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表现出一种看似杂乱无章、缺乏逻辑性的行为模式。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孩子做事有条不紊的黄金时期,而这种习惯的培养,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息息相关。
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是塑造孩子做事有条理的关键前提。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家庭环境,将每天的活动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如起床、睡觉、游戏、观看动画、学习和做家务等。在指导孩子做事时,父母应明确告诉孩子何时做何事,如何把事情做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确保规定明确,及时检查。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父母应该留心观察孩子的行为,看看他们做事是否有规律,是否明白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如果发现孩子在这方面能力较差,应及时指出,告诉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按步骤进行,完成一件事后再做另一件事。如果有许多事情要做,必须首先安排好顺序。比如周末,父母可以提出哪些事情是必须做的,然后让孩子自己安排,可以用画图的方式将要做的事和顺序表示出来。通过不断的强化,孩子会逐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父母要言传身教。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父母应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在家做事时积极主动、有条不紊,将衣物摆放整齐,工作前将房间整理干净等。这样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楷模。
培养孩子们做事有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父母们坚持不懈地要求、不断地加强和激励,并在多方面进行督促和引导,就能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且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和教育孩子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学会做事有条不紊。这将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