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是一种因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性病变,主要发生在肛窦部位,是较为常见的肛门感染疾病。它容易引发肛周脓肿,甚至可能导致肛瘘的发展。那么,肛窦炎究竟是如何引发的呢?
一方面,长期的便秘或腹泻,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都可能导致肛窦炎的发生。由于肛窦开口向上,当遭遇便秘或腹泻时,粪便或肠内容物容易滞留,不易排空,从而引发感染,表现出局部的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肛周疼痛不适、排粘液血便或发热等症状。
另一方面,肛管内的凹陷容易积聚粪便,长期刺激下会导致肛窦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脓性分泌物。饮食也是诱发肛窦炎的重要因素之一。辛辣、海鲜等刺激性食物,长期饮酒,以及便秘、长期久坐和排便时间过长,都可能诱发肛窦炎。
至于肛窦炎的症状,患者可能会有里急后重的感觉,即肛门部位有下坠感,并且出现想排便却难以排出的感觉。患者会感到肛门部位不适,出现隐痛感,排便时这种疼痛会加剧。患者的粪便中可能带有少量黏液和血液。在进行肛门指诊检查时,会发现患者肛门部位的括约肌紧张,触摸肛乳头及肛窦时会有痛感。
肛窦炎的引发因素多种多样,对其症状的了解和识别至关重要。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饮食习惯,避免久坐,保持排便通畅,以预防肛窦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