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试管婴儿技术 >

儿童为什么容易感染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病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近期手足口病病例数量逐渐上升,引起了广泛关注。从4月30日至5月20日,全省已有数千例手足口病病例,其中还包括不幸的一例死亡病例。

一、手足口病概述及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婴儿和儿童,由多种肠道病毒引发,其中EV71病毒是常见的一种。该病全年均有发生,但5月至7月为高发期。典型症状包括高烧、手心和脚掌心出现斑疹和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等。部分患儿还可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下降等症状。少数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并发脑炎、心肌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及预防疫苗情况

手足口病通过接触患者排泄物、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目前尚无针对手足口病的特异性疫苗,但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三、易感人群分析

婴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虽然成年人免疫系统较为健全,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成人也是病毒的传播者,因此也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传染给孩子。

四、手足口病为何易侵袭少年儿童?

五岁以下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患者群体,约占所有病例的95%。无论是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人体在感染手足口病毒后都能获得非特异性的免疫力。但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有限,而且不同病毒类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因此感染过手足口病的人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五、关于手足口病的再感染问题

手足口病的免疫保护时间并不长,而且免疫强度有限,因此感染过的人仍有可能再次感染。举个例子,如果感染了EV71病毒后,又接触到CoxA16病毒,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六、手足口病是否为新型传染病?

手足口病并非新型传染病,而是一种国际性传染病。它于1957年首次被发现并命名,全球各地每年都有病例发生。在我国,手足口病也每年都有病例出现。

七、关于手足口病的治愈问题

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在发病后7至10天内可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只有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等并发症,但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大多可以治愈。

八、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应该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出疹子等症状,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密切观察。避免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与其他孩子接触。一旦出现突然高热、神智不清、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送医治疗。

九、家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的重点是注意家庭及周围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住宅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等。在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可以每天早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底)和口腔是否有异常,并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十、家中如有孩子感染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

留意!别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对于患病孩子的分泌物,如唾液、痰液等,要用卫生纸巾妥善包裹后扔进垃圾桶。排泄物也要收集好,经过消毒后丢进卫生间,绝不能随意丢弃。卫生间也要定期消毒。任何人在接触孩子前、更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排泄物后,都必须认真洗手消毒。生病孩子的衣物、玩具、餐具、枕头被子等必须保持清洁,孩子的日常用品也要定期消毒。

在生活中,如果家中没有孩子患手足口病,可以采用普通的预防措施,无需使用消毒液。但如果家中有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就需要采取以下消毒措施:对于奶瓶奶嘴、玻璃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可以使用50℃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煮沸3分钟进行消毒;对于被污染的小玩具、桌椅和衣物等,应使用含有效氯的消毒液(如84消毒液或漂白液)按照说明书进行每日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排泄物、擦拭用纸等最好倒入适量的消毒液中搅拌消毒后再丢进卫生间。

手足口病的症状如下:

大多数患儿会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通常在38度及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严重。在发热的同时或发热后1-2天,口腔黏膜、唇内会出现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流口水等不适。口腔疱疹后1-2天,会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臀部看到皮肤斑疹,以足底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状,大小从小米粒到扁豆不等,偏硬并内有浑浊液体。红疹周围环绕着淡红色。

手足口病的治愈过程一般在一周左右结束,不会留下疤痕或色素沉着。一旦患病,应立即将患儿隔离,防止感染他人。中医方面可以用一些草药煎水漱口或泡手脚来缓解不适。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维生素B2和左旋咪唑等。也可以尝试一些食疗方法缓解症状。对于患病的孩子要细心照顾,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刺激病情恶化。注意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感染其他孩子。如果无法确定病情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隔离。对于手足口病的护理建议遵循以下九大关键点:孩子生病后要留在家里休息直至热退疹消和水泡结痂一般需要隔离两周;对患儿的玩具餐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处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和室内消毒;孩子需卧床休息一周多喝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吃流食等。手足口病护理与饮食禁忌

手足口病是一种国际性传染病,全球许多地方都有它的身影。这种病症在婴儿群体中尤为普遍,引起了广大父母的高度关注。那么,面对手足口病,我们该如何护理患儿并避免不当的食物摄入呢?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护理至关重要。应确保口腔内部清洁,避免细菌继发性感染。每次饭后,都要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当口腔内部出现糜乱时,可涂金霉素、鱼油以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在日常生活中,患儿的衣物、被褥都要保持清洁,且服装应宽松、柔软。宿舍的床要平整干燥。要剪掉患儿手指甲,必要时可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疹子。如果屁股有疹子,应及时清除患儿排泄物,保持屁股清洁干燥。泡疹裂开的地方,可以局部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药乳膏。

手足口病一般会引起低烧或中等热度,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让患儿多喝水。但如果体温超过38.5℃,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关于手足口病的饮食禁忌,患病儿童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以及酸咸等刺激性食物。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冰凉的食物会损害患儿的胃肠健康,影响食欲,不利于病情恢复。而辛辣食物属性热,吃完容易上火,可能会加重手足口病的症状,如牙龈肿痛等。

手足口病一般在一周内可恢复,但如果泡疹溃破很容易感染。预防措施至关重要。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传播或蚊虫叮咬过的食物,经口腔、鼻腔传染给健康儿童。平时一定要加强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餐前便后洗手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晾衣被,多通风。对于患病儿童,除了适当的药物治疗外,更要注重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加速康复。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