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妈爱说笑
棋棋去一家餐厅吃饭,等了好久都没有服务员来询问她的需求。看到旁边比她晚到的人都点了菜,开心地吃起来,她不禁起身询问:“请问我是不是坐错位置了?”
郜妈来分享
回想孩子们中小学时期,每晚的“陪考”时光可谓是母子俩最“痛苦”的时光。对于一天劳累后还要准备晚饭的我,疲惫之下自然耐心不足,因此常常伴随着“拍桌子与斥责声”,邻居和家人也时常听到。
听说台湾领导人李登辉的妻子吴淑珍的“功夫”更高,能够震撼整个巷子!这种可怕的“音效记忆”,在时隔十多年后,仍深深地烙印在被迫成为“听众”的女儿心中。
女儿曾笑着说:“有一次你教哥哥数学,甚至把一根塑料尺都弄断了!”我辩解那是尺敲在桌上而非孩子手上,但女儿坚定地表示她的记忆才是正确的,并补充说:“我是被你打哥哥的劲头吓倒了,所以学习上一丝一毫都不敢马虎。”
尽管孩子的成绩并未因我的严格而有所提升,却收到了“杀鸡给猴看”的效果,用台湾俚语来说就是:“没有肥到猪却肥到了鸡。”孩子自己幽默地表示:“妹妹的最低分是我的满分;妹妹能自主学习,都是托我不小心‘吓’的福!”
这种紧张的陪考政策,在孩子小学四年级的一次月考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我因公外出到异地,他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成绩竟然只是轻微地倒退了一点点。这“一分”之差,让我如梦初醒。
我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学习上的地位,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关键和突出;我自以为在帮助孩子学习,实际上却是在一点点剥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那时起,我把“自主权”交还给孩子,对女儿则一直采取“放羊吃草”的策略,让她自由学习。
孩子在进入高等院校前的成绩,一直保持在我对他采取严格管控的阶段的中等水平;而女儿却总是遥遥领先,没有参加过任何课外辅导班,全靠自主学习的方法,考入了重点高中和高等院校。
朋友的女儿描述的陪考经历更为有趣——
“老师问我最近数学成绩怎么提高了,我说因为我的爸爸出差了。”因为她爸爸讲题时常常会越讲越激动,让她紧张得变笨;而且经常教她答题时,喜欢顺带讲一些他们还没学过的公式,让她更糊涂。
曾有人用比尔·盖茨的事迹来开玩笑——
说比尔·盖茨去世后接受上帝的审判,因为他创造了惊人的WINDOWS,对人间有巨大的贡献,上帝无法决定是送他进地狱还是天堂,就让他实地考察后自己决定。
比尔先参观了地狱,发现那里是性感美女在清澈海水与漂亮沙滩上嬉戏、阳光普照的地方。虽然天堂有天使弹琴唱歌,看起来很和谐幸福,但不如地狱吸引人。
于是比尔做出了决定:去地狱!但两周后,上帝看到比尔被枷锁束缚在一个满是火焰的洞穴中遭受折磨,不禁质疑:“这不是我之前展示的地狱啊?”比尔痛苦地回应:“那不是我看到的地狱!那有着海滩和美女的地方在哪里?”上帝说:“你看到的是屏幕保护程序!”
我在大笑之余突然惊醒——我们家长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为孩子安装了一个“屏幕保护程序”,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呢?
当我采访迁居英国妹妹时,曾目睹一个孩子在滑滑梯上摔倒后哭泣的情景。老师让他哭了一会儿后告诉他:“你摔了一跤感觉很疼对吧?但一直哭并不会让疼痛减少。”男孩立刻停止哭泣,站起来继续玩滑滑梯。
我们中国人不愿意看到孩子们在眼皮底下吃苦受累。对于孩子们的未来,我们往往抱有“儿孙自有子孙福”的乐观态度。成龙大哥这位电影巨星曾因为担忧独生子房祖名会被绑架,而派人时刻守护着他。直到听到孩子通过那首《人力墙》的诉说,控诉被父母和老师围成的四面墙所困扰,呼喊“我要自由”时,成龙大哥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爱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压力和束缚,从而选择放手,让孩子自由探索、自由跌倒。
曾经和女儿一起观看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电子琴天才杰弗里·赫夫考的故事。他虽然摆脱了父亲的强势控制,但一生都背负着“背叛父爱”的沉重包袱,最终走向精神崩溃。电影中那些似主人公自言自语、又似自我剖析的台词,在脑海中久久回荡。
当电影结束,光盘从播放器中取出时,女儿突然向我表示感谢:“谢谢妈妈,你没有像杰弗里的父亲那样,强势地要求我按照你的期望成长。”听到女儿这样说,我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欣慰。正当我准备讲述一些作为母亲的心声时,女儿举手高呼:“停!”
她接着说:“那是因为你比较懒惰和自私,不愿像那些聪明、学历高、能力强的父母那样,在孩子身上花费很多精力。”虽然我心里有些不悦,但不得不承认女儿的话是对的。
在育儿方面,我确实更倾向于让孩子们自由发展。如果只需要动动脑子就能塑造他们的“观念”和“习惯”,就不必过多地干预他们的成长过程;但如果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就可能对他们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我常对孩子说:“你们自己决定想做什么,这是你们自己的事。”
我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和婆婆妈妈们交流育儿心得,分享一些从报纸、杂志、书籍、互联网等地方看到的有趣或有用的信息,让孩子们可以“参考参考”。
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学有效还需进一步探讨和实践验证。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成长空间。作为父母也应该承担起教育和引导孩子的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