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的成长旅程中,我们应该让他们自由选择探索未知的领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活动。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任自流,毫无引导。我们对孩子的教导应该明确一个原则:绝不容许他们懈怠,一旦决定了要做的事情,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当女儿同时考上台湾的重点大学和上海市中国医药大学时,我为她寻找了两所学校的在校生进行交流,甚至为了让她做出更好的选择,我还寻求了算命师的帮助。最终,女儿选择了前往上海求学。初来乍到,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差异对她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每当她向我抱怨时,我都会告诉她:“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半年后,女儿骄傲地告诉我:“妈妈,我是学校中融入得最好的台湾学生。”当她到医院实习时,她的导师曾对她的同学开玩笑说:“看到沈妮,我看到了祖国统一在望的光辉。”这是因为女儿不仅不娇气,甚至比一些内地学生还要坚韧。
作为父母,我们难免会有想要保护孩子、让他们走得轻松的想法。孩子往往能够意识到我们需要给予他们独立成长的空间。女儿曾批评我:“你知道不知道,你总是在为我操心,不就是把我关起来,蒙蔽我的双眼吗?”这让我意识到,他们需要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成长。
曾经,我请教了一位养花的老农如何照顾桂花。他告诉我:“让桂花经历风霜雨雪,适当地浇水施肥,不要过度照顾就是最好的照顾。”我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我购买的桂花在我家中绽放了三个月的美丽。
对于我们的孩子,是否也应该给予他们这样的成长空间?不要过度溺爱,让“爱”变成阻碍他们成长的“碍”。在施“教导之手”前,我们应该先反躬自省:“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还是想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达成的梦想?”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们自己面对挑战,从放手让他们尝试小考验开始,允许他们犯错误,使他们从生活的各种“铁笼”中解脱出来。
在教育的道路上,有许多声音和观点。有人可能会认为我对孩子过于苛刻,但我认为放手是让孩子成长的重要方式。有人分享了自己是中美混血儿孩子的成长经历,从小学习独立面对困难,很少因为摔跤而哭泣。还有人说孩子不能惯坏,否则难以改正习惯。同时也有许多父母支持让孩子从小学会自立、独立和自强,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当我们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用心时,想必孩子已经长大了。成功的亲子教育应该尽力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理成长。尽管这是理想状态,但只要我们尽力而为,也算是好父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适当的管理方法,因为孩子有时候并不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在教育孩子的潜山时期,也有很多是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时间。感谢有经验的老师分享的“有所为”和“潜山”的关联。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