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于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所有岗位都需要学习和考核,但是唯独为人父母的岗位似乎不需要任何培训,仿佛自然而然地就能胜任,且永远不会被淘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为人父母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如何成为父母的观念,越早准备越充分越好。
优秀的孩子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教育出来的。许多成功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教育孩子方面不遗余力。有人认为,那些连字都不认识的父母也能教育好孩子,但实际上文盲并非不会教育。例如安金鹏的母亲中学都没毕业,但她却在孩子上小学前就把四则运算教得一清二楚,这一点又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能做到呢?
孩子的习惯,无论是好还是坏,大多是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的。父母时时刻刻都在教导孩子,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是“潜教育”,它比“显教育”更有杀伤力,更本质。孩子的优秀往往源于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孩子的问题大多源于家庭的问题。孩子的错误往往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反映。要想纠正孩子的错误和缺点,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不会有孩子的改变。
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对孩子的倾听和理解之上的。优秀的父母往往遵循这样的三个步骤:首先是倾听,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其次是理解孩子的观点和想法是否合理;最后是提出建议引导孩子采取正确的行动。在这一过程中父母自身的行为也是至关重要的,父母的胸怀、理想、信念和品德等关键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孩子的成就往往取决于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