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性完成分娩之后,子宫开始了一个自然的恢复过程,伴随着子宫蜕膜的脱落,特别是胎盘附着物的蜕膜。这个过程产生的物质混合了血液和阴道分泌物流出,我们称之为恶露。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新妈妈都会经历。
恶露的量大约介于500到1000毫升之间,带有一定的血腥味,但并不应该散发出臭味。通常情况下,恶露会在孩子出生后大约三周左右排净,平均时间约为21天,但也可能在14天左右就结束。每位妈妈的身体都是独特的,恢复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如果恶露的持续时间超过3周,或者恶露的量过大,妈妈们就应该引起警惕了。应考虑是否身体出现了异常情况,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在产后的两周左右,如果恶露仍然带有较多血液,并且伴有难闻的气味,甚至夹杂着烂肉或胎膜样的物质,这可能意味着子宫内仍有胎盘或胎膜的残留。这种情况下,妈妈们随时有可能面临大出血的风险。
如果产后出现产褥感染,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这时,妈妈们可能会出现发烧、小腹疼痛、恶露增加且有臭味等症状。此时的恶露不仅气味难闻,颜色也可能变得混浊、污秽,呈土褐色。
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产后排出恶露都是每位新妈妈必经的阶段。关注恶露的排出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现象,对于新妈妈的健康至关重要。如果遇到恶露时间长、量多、有异味、颜色深红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