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刮宫术:探明病情,亦需警惕潜在风险
诊断性刮宫术主要分为一般诊刮和分段诊刮两种类型。当患者的内分泌出现异常,为了解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反应及可能存在的结核等症状时,医生通常会选择进行一般诊刮。而分段诊刮则是对颈管和宫腔的刮出物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此方法是诊断子宫颈癌和子宫恶性肿瘤的关键步骤。
此手术并非毫无风险。多次刮宫可能导致宫腔粘连和宫颈粘刮等症状,严重时会对女性的生育功能造成损害,甚至可能引发不孕。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还面临细菌感染的风险。若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无菌环境不达标,都可能造成子宫内感染。诊断性刮宫也可能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更甚者,如果流产不完全,残留的胎儿组织可能导致持续出血和粘黏风险,必要时须进行二次清宫手术。
那么,术后注意事项就显得尤为重要。患者在术后30天内应禁止与伴侣发生性行为,以保证康复环境的清洁与安全。穿着方面,应以舒适、宽松为原则,避免紧身衣物对康复造成不良影响。术后至少应保持2—3天的卧床休养时间,避免在流产未满15天的情况下进行过重体力劳动。对于术后出血症状,患者要特别关注。如果出血长时间持续,并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诊断性刮宫术虽然能帮助医生了解病情,但患者也需充分了解并警惕其潜在风险,遵医嘱进行术后护理,确保身体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