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皇后》是由魅力男星陈晓和百变女王陈乔恩联袂主演的古装剧,自节目开播以来,就受到了诸多网友的关注。在剧中,杨坚和独孤伽罗的情比金坚令观众动容不已,而大反派宇文护的无恶不作更是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好在,这部剧秉承着坏人终有恶报的常规结局,作天作地的宇文护还是被宇文邕诛杀了。在这部剧中,宇文护可谓是无恶不作的大奸臣,他权倾朝野,多年来一直牢牢把持着朝政,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原则,残害了很多无辜的忠臣,甚至有两代帝皇也惨死在他的暗算之下。
尽管无数朝廷义士都希望能置宇文护于死地,无奈宇文护不仅手握重兵,而且性格阴险狡诈,每次都能绝处逢生,将所有人都踩在自己脚下。宇文护一心想成为天下之主,不断为自己谋划,一边买通皇宫中的人给新帝宇文邕下毒,一边暗自屯兵计划谋反。
本以为大事将成,却不料其实自己早就陷入宇文邕为自己设的陷阱当中。宇文邕一直是在装疯卖傻,而杨坚也只是假装出兵,君臣合谋只是为了让宇文护降低戒心,给宇文护一个理由起兵谋反。对帝王之位过于狂热的宇文护最终倒在自己的野心之下,在谋反之际杨坚及时带兵回京,将宇文护等一众乱臣贼子绳之以法。
从历史的角度看,宇文护也算是一代枭雄了。尽管他不曾登上九五之位,但这一生却过得嚣张肆意,甚至就连皇帝都要看他的眼色行事,几任皇帝的生死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造下了恶业的人,最终都逃不过天道和人性的制裁。
《独孤天下》中,宇文护杀了三个皇帝,分别是西魏恭帝元廓、北周的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三个皇帝。
《独孤天下》中的宇文护为北周权臣,三年间废杀三帝。公元557年,宇文护掌权后不到两个月,就逼傀儡皇帝元廓禅位给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谁知,宇文觉年纪虽小,性格却很坚毅刚决,他很不满意宇文护的专横跋扈。除掉宇文觉以后,宇文护又立宇文毓当了皇帝,宇文毓却并不如宇文护所想象的那般懦弱无能,宇文护买通了主管皇宫中饮食事务的一个官员,在皇帝的食物里暗中下了毒药,毒死了宇文毓。
宇文护在公元557年到560年的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先后杀死了西魏恭帝元廓,以及北周的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三个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杀死过最多皇帝的人。他做的这一切都是想要北周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独孤天下》中,宇文护被宇文邕杀害。
《独孤天下》中的宇文护作为一代权臣,他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且还连杀三位帝王。“这个动不动就爱哭的文弱书生,不过是我辅助的一个傀儡而已”。这就是为了霸业不折手段的宇文护。帝王对于他只是棋子、傀儡。帝位更迭、权力厮杀,可是最有野心的却是他。为了霸业,他可以不折手段,忍辱负重。可是的宇文护却被宇文邕杀害,他手握杀生大全,可是却被设计而死。
公元513年。
此时的中国分为南朝和北朝。
北朝的朝代是魏国,后来被称“北魏”。
南朝的朝代是梁国,后来被称“南梁”。
这一年,南梁的皇帝是萧衍,年号是天监十二年。
在北魏,皇帝是元恪,年号是延昌二年。
宇文护,就出生在北方的魏国,地点是代郡武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所辖武川县西)。
他的祖父(南方叫爷爷)宇文肱,是鲜卑族宇文部首领,娶了一位汉人的妻子王氏(乐浪郡人),生下了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宇文颢就是宇文护的父亲,四儿子就是后来北周朝廷的奠基人太祖宇文泰。宇文颢长大后也是娶的汉族妻,称作阎姬。阎姬生下三个儿子,老三就是宇文护。
宇文护年幼时,显示出来的品行是端庄正直,又有志向和气度,所以,祖父宇文肱对于孙辈的孩子最喜爱的就是他,因而对他的期望胜过他的各位兄长。这说明祖父是有眼光的。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宇文护不到十二岁,父亲宇文颢在一次战斗中战死。宇文护随同父辈在葛荣(鲜卑族人,北魏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军中成为战士。葛荣失败以后,宇文护与叔叔等人迁居晋阳。
年轻宇文护
宇文护一生的简历,可以瞧明白了他的人品和特点以及功绩。
如下
17岁时,叔叔宇文泰入关之时,少年宇文护未随从宇文泰。
18岁时,宇文护从晋阳到平凉,代叔叔管家务,受到叔叔宇文泰赞赏,认为跟自己相像。
19岁时,宇文泰出镇夏州,留下宇文护跟随南北朝时的北朝名将贺拔岳(鲜卑人)在平凉。
21岁时,贺拔岳被侯莫陈悦用计所杀。宇文泰前往平凉封宇文护为都督。尔后,宇文护随宇文泰征讨侯莫陈悦,将其击败。
22岁时,宇文护因迎接西魏文帝元宝炬有功,被封为水池县伯,食邑五百户。此时,青年将领宇文护被朝廷封官,有了国家待遇。之后,一路上福星高照,在乱世中官运亨通。
29岁时,宇文护已经晋升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30岁时,宇文护遇到一次挫折。在邙山之战中,宇文护率领先锋诸将被东魏军包围,都督侯伏侯龙恩挺身抵御,才幸免于难。当时,赵贵等军也已退却,宇文泰于是撤军。宇文护而被免官,但很快又恢复原职。
33岁时,宇文护加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封中山公,食邑增加四百户。公爵了。
36岁时,宇文护出镇河东,升大将军。攻占江陵。
从22-38岁,宇文护的官越做越大,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加授通直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又以参预定典乐之功,晋封公爵,食邑增至一千户。他曾随从宇文泰活捉窦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大战河桥,每次均立下战功,此时已经升为镇东将军、大都督。
41岁时,当年九月,宇文护与于谨南征南梁江陵。宇文护率领轻装骑兵为先锋,日夜兼程,又派裨将进攻南梁边境城镇,逐一占领,并活捉南梁巡逻侦察的骑兵,军队一直进逼江陵城下。城中守军没有料到大军来得如此之快,纷纷惊惶失措。宇文护又派两千骑兵切断长江渡口,征集船只以待后援。大军开到之后,包围了江陵,并将其攻占。宇文护战立功,其子宇文会被封为江陵公。之前,有襄阳蛮族统帅向天保等万余人凭恃险要作乱;在大军回师时,宇文护率军攻破天险,将蛮族贼寇荡平。
壮年宇文护
历史上的宇文护,并不是浪得虚名,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功劳是用命和智慧换来的。
以上的功绩,是宇文护的叔叔宇文泰健在期间,他们的主子先是北魏皇帝后是西魏皇帝。
43岁时,宇文护的叔叔宇文泰,西行巡视,到了河套以北(今内蒙古河套乌加河)的黄河)边上(这儿原来是黄河主流,后来改道后往南边了,宇文泰突然患了重病。他即刻派人驾驿站车马传宇文护来相见。宇文泰对宇文护说“我如今已经危在旦夕,恐怕不久于人世。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外敌内忧尚未平定;此后国家大政都托付给你,希望你能勉力从事,完成我的志愿。”
宇文护泪流满面,接受托付。行至云阳,宇文泰与世长辞。宇文护秘而不宣,到长安才将丧事公布。当时,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母亲姚氏)虽然有22岁,,嫡长子宇文觉(母亲是正妻元氏,后来追封为文皇后)却只有14岁。所以,宇文泰要将国政的权力交给侄儿宇文护,而不交给庶长子宇文毓,担心的应该是不能够立嫡长子吧。而且,他应该知道,只有宇文护的资历和经验才有能力帮助他的心愿完成。
44岁时,也就是接手权力的第二年,宇文护就扶持宇文觉坐上皇帝位,改朝换代,建立了北周,完成了叔叔的心愿——扶持叔叔的嫡长子成为皇帝。此时,新主刚立,强敌北齐在侧,人心不安。宇文护治理内外大事,安抚文武百官,人心才逐渐安定下来。
电视剧《独孤天下》的背景故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谁料到,刚刚被扶上皇帝位的15岁少年皇帝,宇文护的小堂弟宇文觉,却听信外人的谗言,第一年就要削去宇文护手中的权力。这件事情于公于私都不是个好时机,即便是要分权,也得要让新朝稳定下来才可实行吧。可是,少年新皇帝宇文觉根本不考虑这些,暗中支持赵贵和独孤信,企图密谋暗害宇文护。结果,是被宇文护所杀。
宇文护苦口婆心教导宇文觉。,宇文觉不信任宇文护,一计不成,又是一计。宇文觉暗中支持朝臣夺权。于是,就在这一年,宇文护破除朝臣对自己的密谋反叛,杀掉了有威胁的朝臣,并且连同宇文觉一起杀掉了(南北朝时代惯例,皇帝被废必须杀掉)。
就在这一年,新立23岁的宇文毓(母亲是汉族姚氏)为皇帝。宇文毓是庶长子。当初拥立宇文觉的原因,就是因为宇文泰的正夫人(后来追封为文皇后)只有一个嫡子宇文觉,不然是不会让他当皇帝的。
宇文毓做皇帝后,宇文护上表请求把朝政大权还给宇文毓(明帝),明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军国大事仍然委托于宇文护。宇文护与宇文毓相安了三年。
47岁时,宇文护觉得不安(担心皇帝杀掉自己),将宇文毓毒死。权臣的心思暴露出来。
中年宇文护
扶持17岁的宇文邕(也是庶出,母亲是姬叱奴氏)坐上皇帝位。
这个宇文邕就是电视剧《独孤天下》中的辅城王。他跟独孤伽罗的情感戏全是虚构和戏说的,,他当上皇帝的情节却是在正史中真真实实存在的。他是一个城府比较深的皇帝,将自己的锋芒收敛得很好,没有让宇文护看出来。
50岁时,宇文护率军东征北齐,无功而返,与诸将叩首请罪,宇文邕没有责怪。
宇文护的个人特点是性情比较宽和,不识大局,也就是不会识人,虽然权力很大,但却不会用人,他提拔的人几乎没有称职的。更要命的是,他的儿子们个个贪婪,仗恃着宇文护的声威权势,放纵部下,败坏政事、残害百姓,欺上蒙下,毫无顾忌。这就让仇恨宇文护的官员有了口实。
老年宇文护
59岁时,宇文护与宇文邕已经相处近10年,完全认可了这个小堂弟。此时,宇文邕已经27岁,心智和智慧,以及经验和才干都已经成熟了。他与卫王宇文直,暗中策划对付宇文护的办法。宇文护一点也不知道。
他是这样出手的——
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十八日,宇文护从同州(今陕西大荔)回到长安。宇文邕驾临文安殿,见过宇文护后,领他进入含仁殿拜见皇太后。从前,宇文邕在宫禁中见到宇文护,常行家人之礼。宇文护拜见皇太后时,皇太后一定赐他坐下,宇文邕站在一边侍候。
这一次,宇文护将入含仁殿时,宇文邕拉家常般的对他说“太后年事已高,很爱喝酒。不是亲近的人,有时就不准拜见。时喜时怒,脾气有点反常。过去虽然劝告过多次,但她听不进去。今天既然是兄长拜见,希望您再劝劝太后。”说着,宇文邕乘机从怀中拿出《酒诰》(尚书中的一篇文章)交给宇文护,对他说“请拿这个来规劝太后吧。”
宇文护不知是计(实际上是要分散他的注意力)入殿之后,按照宇文邕所言,向太后朗读《酒诰》。还未等读完,宇文邕亲自用玉笏从后面偷袭。年龄已老的宇文护身体受到重击倒在地上。
老年宇文护被杀
宇文邕又令太监何泉拿御刀砍宇文护。何泉害怕,砍下去后没有伤着宇文护。之前,还有一个人躲在帷幔之后,他就是宇文直,是预先藏在室内等着帮忙的,眼见何泉不敢出手,自己冲出来举剑将宇文护捅死。
刺入
宇文直是宇文邕的亲弟弟,是一个母亲生的。他因杀宇文护(亲叔叔)有功,被升任为大司徒。宇文邕和宇文直,都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小妾叱奴氏生的,被宇文觉瞧不起那也是有可能的。宇文邕继位之后,尊生母为皇太后,史称文宣皇
宇文护是当时北周最大的权臣,野心极大,一直想要铲除所有的皇室,自己称帝。这样明目张胆的称帝的话,名不副实,还会被天下人说他谋朝篡位。所以他私下在朝中培养了很多的亲信,为他的以后铺路。他权倾朝野,皇帝都是他的傀儡。
当时在位的皇帝其实知道他的野心,无奈不是他的对手。宇文护暗中害死皇帝后,扶持宇文邕登帝。然后操控他。宇文邕知道他的势力,表面上隐忍。暗中增强自己的势力,与宇文护对抗。他们两个人犹如两匹狼,在互相残杀。两狼相斗,肯定会有一方输的。
宇文邕策划了一场天衣无缝的计谋,利用宇文护派到他身边的人,让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心腹全部都除掉。宇文护自以为聪明,没想到败在了宇文邕的手里,当场被宇文邕刺死在血泊之中。从此,北周成为宇文邕的天下。
宇文觉、拓跋廓、宇文毓,宇文护是被宇文邕杀死的。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泰病逝,临终将权力移交给宇文护,宇文护接掌国政。迫使西魏恭帝元廓禅位于宇文觉,建立北周。
封大司马,进爵晋国公。北周建立后,宇文护专政,三年内连杀宇文觉、拓跋廓、宇文毓三帝。名臣赵贵、独孤信对其掌权不满,暗中策划将其除掉,事败后纷纷被害,北周政权稳定下来。
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十八日,宇文护从同州回到长安,在含仁殿被宇文邕杀死,其子嗣、党羽也被逮捕诛杀。建德三年(574年),宇文邕下诏恢复宇文护爵位,追谥为晋荡公。
扩展资料
一、被宇文护杀的皇帝
1、宇文觉
宇文觉(542年―557年),即北周孝闵帝(557年在位),字陀罗尼,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
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 ,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一位君主(当时称天王),但实际上是权臣宇文护拥立的傀儡。
宇文觉七岁(一说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拓跋廓命宇文觉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为大司马。
十月,宇文泰过世,由宇文觉继承太师、安定公等官爵。十二月,拓跋廓又下诏以岐阳之地封宇文觉为周公。
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拓跋廓派济北公元迪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送给宇文觉,二月十五日,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大周,史称北周。
宇文觉称帝后为了亲自执政,与大冢宰宇文护发生冲突。宇文护于是与尉迟纲合谋废立之事,先设计诛杀乙弗凤,并使宇文觉身边没有侍卫;接着派贺兰祥逼迫宇文觉逊位,将他贬为略阳公并幽禁。
不久宇文觉被宇文护杀害,年仅十六岁。
2、拓跋廓
拓跋廓(537年―557年),即魏恭帝(554年到556年在位),鲜卑族,汉名元廓,魏文昭帝元宝炬第四子,魏废帝元钦异母弟,西魏一位皇帝,也是魏朝的皇帝。
大统二十年(554年)即位,去年号称元年,并且复姓拓跋。魏恭帝二年(555年),授予太学助教。
魏恭帝三年(557年),掌握军事大权的宇文护废掉魏恭帝,立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政权,西魏灭亡。恭帝被封为宋公,不久被杀。
3、宇文毓
宇文毓(534年—560年5月30日),即北周明帝,字统万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二位皇帝(556~560年在位)。北周文帝宇文泰庶长子,母为姚夫人。
大统十四年(548年),封宁都郡公,累授大将军,镇守陇右。556年,孝闵帝宇文觉践祚,进位柱国、岐州刺史等,地方治理很有政绩,深受百姓感激。
次年九月,宇文护废黜孝闵帝,迎立宇文毓继位天王。武成元年(559年),宇文毓以称王不足以威行天下,自称皇帝,建元武成。
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毓被宇文护派人毒死,时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世宗,葬于昭陵。
二、杀宇文护的皇帝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汉化的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大荔)。
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叱奴太后),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武成二年(560年)至宣政元年(578年)在位。
宇文邕十二岁时被封为西魏辅城郡公。周闵帝宇文觉继位时拜大将军,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官任大司空,封鲁国公。
宇文邕聪明有远识,性果决,有智谋,能断大事。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即帝位。建德元年(572年)终于诛杀权相宇文护,独掌朝政。
后继续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将府兵指挥权从中外都督诸军事府收回由皇帝掌握,并开始招募均田户农民充当府兵,扩大兵源,充实军事力量,准备兼并北齐。
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复领兵七路攻齐。建德六年(577年)正月,率军乘胜围邺,一举攻陷,俘北齐后主父子,灭北齐。
宇文邕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
宣政元年(578年)五月,周武帝率诸军伐突厥,五道俱进。因病诏停进军。六月,疾甚,还军长安,当月病逝,年仅36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孝陵,传位长子宇文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宇文护
宇文护,北周权臣。小字萨保。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之侄。早年跟随宇文泰征战,在与东魏的交战中屡建战功,又与于谨南征梁朝江陵。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泰死,诸子幼小,遗命宇文护掌管国家大政。护名位素卑,在于谨的支持下统理军国大事。他以宇文泰嗣子宇文觉幼弱,想乘宇文泰的权势和影响尚存时早日夺取政权,因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周。次年,宇文觉称周天王,建立北周。护为大司马,封晋国公,旧日与宇文泰并肩的大将赵贵、独孤信对宇文护不服,宇文觉也不满他专权,图谋诛护不果,反被其先发制人,杀赵贵,令独孤信自杀。宇文觉被废黜而死。宇文护迁大冢宰(当时的宰相),并拥立宇文泰另一个儿子宇文毓(周明帝)。明帝好学有识,为宇文护所畏,武成二年(560)又被他毒死,立宇文泰四子宇文邕(周武帝),改元保定,实际大权仍由宇文护掌握。护虽性宽和而不识大体,委任非人而久专权柄,又素无戎略,两次伐齐都大败而归。诸子贪残,僚属恣纵,蠹政害民。宇文邕与弟卫王宇文直策划,于建德元年(572)杀死宇文护。
说起宇文护,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在《独孤天下》这部剧中,徐正溪刻画的宇文护一角,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在历史上,宇文护是北周的一位权臣,虽然并没有直接坐上皇帝的位置,整个北周都是宇文护的天下。而且宇文护的权利比皇帝还要大,可以说宇文护决定着皇帝的人选。
宇文护在历史上的描述还是比较多的,虽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权臣,宇文护能够在众多权臣当中拥有姓名,也是不容小觑的。其实宇文护的家庭背景也是比较雄厚的,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侄子,因为宇文泰自身身体的缘故,所以就因病去世,就这样宇文护成为了监护人,踏入了仕途。刚开始宇文护的境遇还是不太好的,后来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树立了相应的权威,而且也善于拉拢势力,就废掉了皇帝,拥护自己的堂弟为皇帝。
可以说这个皇帝就是傀儡,而且拥护完自己堂弟之后,也建立了北周政权,一人为大。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残暴做法,引来了八柱国的不满,宇文护也并没有在乎什么,将这三位柱国给杀害。也就是因为有些过于心高气傲,栽在了平常对自己恭恭敬敬的宇文邕手里。根据相应的历史记载,宇文护历经了三个皇朝,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做皇帝的野心,反而比较喜欢权力。
不管怎么样,一世英名的宇文护却败在了老老实实的宇文邕手里,也足以证明宇文护这一生非常的可悲。要知道权力越高的臣子,越不能被皇帝容忍,所以在宇文邕对自己恭恭敬敬的时候,就应该能够想到这个结局。而且对臣子而言,只有两条路,要么自己当皇帝,要么就只能等待其他的皇帝将自己处死。
我认为宇文护当时权倾朝野,手握大权,连皇上见到他都要礼让三分,这样的人放在哪个朝代的皇上都不会一直隐忍着他,所以要嘛是宇文护死,要嘛是宇文邕死,这是历史必然的结果。
宇文护小小年纪就跟随宇文泰出征,屡次建功,很是得宇文泰的喜欢,后来宇文泰死时储子年幼,就让宇文护掌政,他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前后杀了三个皇上,手握大权,直到宇文邕继位,但当时实际的决策者依旧是宇文护,宇文邕不可能一直愿意做傀儡,便开始韬光养晦,暗自积攒实力,隐忍了大概十多年终于让宇文护放松警惕,抓住了时机,在宇文护含仁殿拜见太后时趁机将他杀死。
宇文护其实并不是宇文泰的儿子,而是他的侄子,当时他辅佐储子的时候资历不够,当时又有赵贵、独孤信等等几个大柱国都在,所以当时的他是不可能也没有力量去篡位,后来他废了西魏恭帝目的是让大家折服。
后来宇文护拥立宇文觉和宇文毓为黄帝,他本身性格比较跋扈,他先后干掉了独孤信、赵贵,让宇文毓觉得害怕想先除掉宇文护,但被宇文护发现了,就先下手为强,干掉了宇文毓。宇文邕继位后吸取了前面的教训十分听宇文护,所有的事情全权交宇文护负责,宇文护的性格优柔寡断,使得他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篡位,导致宇文邕有时间韬光养晦,一击而中。
宇文护三年的时间杀了三位皇帝,尽管如此的强悍他的结局并不好。在历史上宇文护怎么死的让很多人感到悲凉,扶持了宇文邕,却还是死在了他的手中!
宇文护
宇文护逼宫让西魏恭帝退位,扶持宇文觉称帝,并且从此之后改国号为周。被逼宫的皇帝怎么还能苟活于世,后来宇文觉便找个一个由头把他给杀了,这是宇文护杀的第一个皇帝。
虽然皇帝是宇文觉,可真正的大权还是在宇文护的手中,长此以往朝中很多大臣开始对他不满。当宇文护知道那些大臣想法之后反手就把他们杀害,了,宇文觉也想把实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找政见一致的大臣协商除掉宇文护的方法,可事情败露,还没等有所作为,宇文护先发制人将宇文觉亲信杀死,之后就是他。这也是他杀的第二个皇帝。
宇文护
之后宇文护立宇文毓为帝,可他并不知道宇文毓其实比他呈现出来的状态还是聪明些。宇文护假装把权利交给宇文毓想不到他竟然答应,这让宇文护意想不到。宇文护明白新立的皇帝并不受他的控制,毒死了宇文毓。
宇文毓死之后,宇文护拥立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宇文邕为皇帝,虽然皇帝换人,真正的实权还是在宇文护的手中。其实宇文邕这个人表面上放荡不羁,实际上他便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迷惑宇文护让其放松警惕。
宇文邕宇文护
572年,宇文邕对宇文护说太后经常喝酒,让其去读《酒诰》给太后,宇文护竟然丝毫没有察觉这是宇文邕的计谋,等到宇文护正在读文章的时候,宇文邕把宇文护给打倒,倒地的宇文护被宇文直给杀死。
宇文护是被宇文邕骗到宫中,利用太后年事已高不宜饮酒,让宇文护前去劝说,谁知着只不过是宇文邕想除掉他的计谋。宇文护被骗到太后那后,宇文邕从其身后拿起武器打向了他的后脑勺,宇文护命中致死。
第一位皇帝是宇文觉,他一手扶持宇文护成为大司马,可是位高权重的宇文护并没有获得宇文觉的信赖。就是因为宇文护的能力出众,掌管朝廷大全,宇文觉很不放心,总是对他半信半疑,宇文护哪受得了这般待遇,干脆就换个皇帝。于是,他联合文武百官逼迫宇文觉退位,而随后就将其杀害。
第二位皇帝是宇文毓。当时宇文毓登基,仍然将朝廷大权交给宇文护,让他做太师。不巧的是,身为皇帝自然不能全权把大权都交给一个人。正,宇文护心里又不是滋味了。一心想独揽大权的宇文护最终将宇文毓下药毒死了。
第三位皇帝是宇文泰。他知道前两位皇帝都是被宇文护所杀,所以自己表面上就装作甘愿将朝廷大权交给宇文护,但暗地里却是处处压制。时间久了,宇文护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呢?第三位皇帝也被杀。
第四位皇帝就是杀死宇文护的宇文邕。他前三位皇帝的死因,知道虽然朝廷是他的,若想不做傀儡皇帝,就必须除掉宇文护,否则自己的寿命也会有限。,他决心杀死宇文护,而不是留着他慢慢发展。宇文护最终也是死在了自己的贪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