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了中国的工业发展,让中国意识到了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了中国的发展价值,改变了中国的认知,提高了中国的工业能力,让中国开始向工业社会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英国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之后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的签订导致中国除了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处通商口岸以及赔偿了大量银元之外,又被迫割让了香港岛,中国的领土因而不再完整,并且英国商人进出口的货物缴纳的税款,中方需要与英方商议协定,导致中国的主权也受到侵害。
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对中国中国表现出了“建设性使命”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理事衙门,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加强了同外国的联系,也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地化的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就是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资本主
义国家带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原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改变了以往闭塞的经济模式,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但这种改变是被迫的,受到列强控制。且种种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结构,使本土自然经济失去保护,雪上加霜。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工业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催生了近代工业的产生,主要包括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所以也可以称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其中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均被称之为洋务,洋务派起初人数不多,但他们的势力与日俱增。在朝廷里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大臣奕和文祥等人,在地方上是握有实权的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其中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张之洞集团影响较大,他们开办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富国”的口号下,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等民用企业。与此,洋务派还开始筹划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在洋务派控制了海军衙门以后,又进一步扩建北洋舰队,修建旅顺船坞和威海卫军港。自此,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双重影响
即“破坏性“和“建设性“两个方面。
一、所谓“破坏性“就是指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掠夺我国,破坏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冲击了当地传统的思想和观念,即消灭了旧的社会。
二、所谓“建设性“是指客观上资本主义国家在我国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为建立西方式的社会奠定了基础。
那么这种“破坏性“在中国近代史上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为了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先是在中国东南海域骚扰,进而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列强蜂拥而至。
在政治上,列强对中国的主权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破坏。如从割占土地到强辟租界,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外国兵船可任意在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的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贸易自主权。列强还不断加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和控制。如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使清朝中央政府直接处于列强的监视之下;通过总理衙门的设立,控制清朝的内政和外交;列强还帮助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想把中国变为它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所以他们对中国的侵略以经济侵略为主。为此他们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使中国丧失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机会,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缺少充足的资金;不断增开通商口岸,侵略势力从中国东南沿海扩大到整个沿海,进而沿长江深入内地;英国人还长期控制中国海关的管理权,确保他们的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和大肆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在中国农民大量破产的情况下,列强还诱骗掠拐华工,贩卖到海外充当苦力。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门户洞开,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西方传教士。许多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通过传教布道的方式,进行侵略渗透,想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腐蚀中国人民的反抗斗志,以配合其政治方面的侵略,巩固其在华的利益。
由此可见,列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侵略和破坏,使得中国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独立不断遭到破坏,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那么这种“建设性“在中国近代史上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之前,清朝自诩为“天朝上国“,视其他国家为蛮夷,盲目排外,所以政府内没有常设的外交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增多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冲击着清朝统治者的华夷观念,西方列强不愿以外夷身份与清朝打交道,强烈要求清朝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这样总理衙门建立了,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它的设立客观上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
,列强的侵略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随着侵略者而来的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刺激,在此情况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虽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不可能真正独立发展,,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反过来又加速了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
还有,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的船坚炮利,促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狂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先有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后有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后来又有“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由于洋务派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没有变革封建制度,结果失败了。但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还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科技人才,而且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不仅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在文化上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有的还主张在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狂妄自大的迂腐观念,促进了中华民族从昏睡中觉醒。
由此可见,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大肆侵略掠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双重作用和影响,,到底哪种作用和影响更大更主要呢?我们必须注意到列强侵华的主观动机不是希望中国摆脱封闭落后,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而是要打开中国广阔的市场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也就是说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为其本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服务的,所以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他们极力阻挠和破坏,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百般压制和摧残,相对于他们客观上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而言,他们的破坏性更大更突出,根本是无法抵消和替代的。他们客观上给中国的建设性作用,只是表明他们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的生产方式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和提升。在政治方面,也加快了殖民地的进程。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过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在清朝末年,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与外交流。就是因为这种消极的政策,致使中国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国家。落后就要挨打,英国在完成工业革命以后就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在这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开始丧失主权,背负大量的外债。签订条约中规定的赔款使得人们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完成革命后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了2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大量的资金外流,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加深,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中国长期的贫穷和落后。战争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大大震撼并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使一批开明的知识分子开始放眼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科技和教育也起步了,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对华战争,即鸦片战争。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出现近代洋务企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8世纪60年代起,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
2.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两次鸦片战争中,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3.中国新思想萌发
魏源、林则徐等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中国近代化起步
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科技、教育起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在经济领域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形成垄断。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经济发展最快,英发相对缓慢,日俄发展速度较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在政治领域政治上趋于民主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3)思想文化领域社会主义思潮日益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由自由主义开始向干预主义演变;民族主义思潮得到发展并日益民族化,如中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印度的提拉克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