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中国安铁
(唱)小小的纸四四方方,
东汉蔡伦造出纸张。
若问纸张有何用,
各位听我说端祥。
记者用它写稿件,
作家用它编文章,
工程师用它绘图纸,
医生用它开药方。
纸张落到我的手,
张张包的都是十三香。
卖报人(赵本山?) 瞧一瞧,看一看,《法制报》《故事报》,新出版的《电视报》。有传奇,有侦破,有讽刺,有幽 默。供欣赏供娱乐,受教育开眼界。看一看吧,十七岁的少女失踪之迷,七十二岁的老太太为什么 改嫁……
十三香 哎哎,你往哪走,再走就踩人啦!
卖报人 哎呀,这好么样地从哪儿冒出来个大活人呢!
十三香 啥叫冒出来的,我早就来了。
卖报人 你啥时候来的?
十三香 才刚来的。
卖报人 干啥来了?
十三香 卖十三香。
卖报人 不知道这地方有人了吗?
十三香 有人了?在哪呢?
卖报人 在这儿!这疙瘩我打去年就承包了。
十三香 你老说话可真逗,这是市场,又不是你家炕头儿!
卖报人 你这人咋这么隔路?占了人家的地盘还不讲理。
十三香 哪是你的地盘?
卖报人 这儿!我划圈儿的地方就是我的!
十三香 哎哎,别捅了,捅撒了花椒面你赔不起!
卖报人 怕捅撒了你就麻溜儿换地方!
十三香 凭啥换地方,你还有个先来后到没有?
卖报人 有哇,我昨个就来了!
十三香 我前儿个就来了!
卖报人 我打去年就在这儿卖报!
十三香 要照这么说,我爷爷打光绪那年就在这卖十三香!
卖报人 我卖报是政府批准的!
十三香 我卖十三香也有营业执照。
卖报人 我卖报是宣传法制宣传改革。
十三香 我卖十三香也是搞活经济为人民服务。
卖报人 你别跟我穷白话了,趁早给我挪窝吧!
十三香 我今儿个说啥也不能挪地方!
卖报人 你不挪?
十三香 不挪!
卖报人 你今儿个不挪明儿个也得挪。
十三香 我今儿个不挪,明儿个也不挪,头年儿我是不挪地方了。
卖报人 你烂到这地方吧,到了过年还兴出一堆蘑菇!
十三香 你……
卖报人 卖报卖报!《法制报》、《故事报》,内容丰富,中看中瞧……
十三香 (唱)好啦都来买我的十三香,
上好花椒八角大料,
陈皮肉桂加良姜,
丁香木香亲哥俩,
同胞姐妹是大小茴香。
买回家中把菜做,
鸡鸭鱼肉都喷喷香。
(与顾客搭话)
三角一包五角两包,买几包?
卖报人 看报看报!专业户银元上当受骗,电影明星刘晓庆聘请律师打官司。看一看吧,不法商贩以假乱真,树 皮、锯末、中药渣冒充胡椒面儿,骗人钱财,看一看吧!
十三香 哎哎,你怎么不买了?
卖报人 看报看报,醒腔开窍。你要看什么?《故事报》,两角一张。
十三香 (唱)各位明公要听好,
要买报纸你可仔细地瞧,
五分一张卖两角。
买到家里你犯熬糟。
学生看了这种报,
上街打架亮刮刀,
你妻看了这种报,
第三者插足她学会了。
卖报人 (拿报给买者,听到十三香人所唱买者不要,走开。)你在那磨叨啥呢?唱你的十三香呗,叨咕些啥玩艺 儿,乱七八糟的。
十三香 我愿意说你管得着吗!我的嘴不是长在我自己的鼻子下边吗!
卖报人 那是啊,要长到猫尾巴下边那就不是你的嘴了!
十三香 哎呀,你巧骂人,好你个瞎……
卖报人 什么?
十三香 (忙改口)瞎……夏……
(唱)夏天热,冬天凉,
冬夏离不了这十三香。
亲朋好友来聚会,
扎起围裙下厨房。
煎炒烹炸你味道美,
人人夸你的手艺强。
可赛王母的蟠桃宴,
胜过老君的灵丹香。
“鹿鸣春”请你作报告,
御膳酒楼也请你赏光。
刘敬贤厨师登门拜访,
才知你用的是十三香。
(与顾客对话)谁买?三角一包五角两包!
卖报人 看报看报,惊险离奇,内容丰富,看,小两口为发财走上邪路;看,婆媳二人怎样争风吃醋;呵,讲 法制讲文明健康长寿讲卫生。看一看,小商小贩,坑蒙拐骗,中药渣子冒充十三香,吃了肚子痛。买 吧买吧,请买《法制报》,《故事报》。
十三香 (对顾客)你咋不要了?多给你加一勺。
卖报人 看报看报!学法用法心明眼亮,提高警惕,永不上当!
十三香 哎!卖报的!
卖报人 你跟谁说话呢?
十三香 跟你呀!
卖报人 跟我说话你咋就哎哎哎地呢?
十三香 少费话!你那报纸上有什么锯末子花椒面吗?
卖报人 这话说的,没有咋能说吗!
十三香 我看看你这报。
卖报人 你随便看行吗?公安局都不检查我,你算老几呀?!
十三香 我……我买一张!
卖报人 你买一张?腰里带钱了吗?
十三香 嘿!不是对你吹呀,连报社我都能买下来!来,拿一张!
卖报人 你有钱上报社买去,我这报一般人还不卖。看报!看报!《法制报》、《故事报》、新出版的《电视报 》,曲折惊险,今古奇观。
十三香 (改用女人声音)我买一张报。
卖报人 你要什么报?
十三香 让我挑挑!
卖报人 (抽鼻子,嗅嗅)嗯?这怎么有股花椒面味儿呢?
(将报纸抱紧)
十三香 (发火)我买报!
卖报人 我不卖!
十三香 不卖离我远点!
卖报人 (笑)离远了怕你想我。卖报!卖报!
十三香 (赌气地)十三香咧,谁买十三香!
卖报人 你咋不喊了?
十三香 我歇一会儿。
卖报人 我看你也是毛驴拉车——
十三香 怎么个意思?
卖报人 没长劲儿!
十三香 你有劲儿你倒是喊哪!
卖报人 现在几点了?
十三香 还是昨个儿那时候。
卖报人 还是……
十三香 你再卖一会吧,我把地方让给你。
卖报人 还卖啥呀!这车也不叫了,人也不闹了,天也不早了,家里边老伴把烧酒都烫好了,我也不跟你搅了, 我走了!
十三香 看着点道儿,别走火葬场去!
卖报人 没事儿上你家干啥去?!
十三香 我……嗨!又吃亏了!
卖报人 吃亏是你自个找的!今儿个卖多少钱哪?
十三香 二百多块。
卖报人 二百五吧!
十三香 你才二百五呢!
卖报人 我在旁边听明白儿的,一包你也没鼓捣出去呀!
十三香 我没卖出去,你也没卖出去!
卖报人 兄弟,这么办吧,我成全成全你,买你一包十三香。
十三香 咋地?你要买我的十三香?
卖报人 啊,我看你挺上火的,回去再喝点啥,明儿个谁和我搅合?!
十三香 那中,我也照顾照顾你,卖给别人三角一包……
卖报人 卖给我呢?
十三香 五角一包!
卖报人 还涨了。
十三香 买不买吧,不买我可要拜拜了。
卖报人 买!不就是五角钱吗?!拿两包!
十三香 掏钱吧!
卖报人 你交货!
十三香 给你!两包,加了厚的!
卖报人 (闻)这还真是正经玩艺!
十三香 你给钱!
卖报人 钱有,就是票大点儿,怕你找不开。
十三香 多大票?
卖报人 五十元一张的。
十三香 你……你这不是找别扭吗?
卖报人 找不开吧?这么办吧,我送你一套报纸,你回去好好学学!
十三香 你拿报纸换我的十三香。
卖报人 你还吃亏咋地?这么一整咱俩不都开张了吗?要不多晦气呀?
十三香 喂,我说,你这报纸上也没有什么中药渣子冒充十三香的事呀!
卖报人 没有吗?
十三香 没有!
卖报人 听说下期就登了!
十三香 那你是成心搅我的买卖!
卖报人 你不也搅我了吗?咱俩一还一报,两顶!
十三香 哼!反正遇见你我是倒了霉了!
卖报人 怕倒霉你明个就别来了。
十三香 不来?没那么容易!
卖报人 你还来?
十三香 还来!
卖报人 还来这儿?
十三香 在这儿!
卖报人 一言为定!
十三香 定死了。明儿个见!
卖报人 回来!
十三香 你还咋地?
卖报人 你就这么自己走了?一点感情也没有?领着我点!
十三香 我该你的!(音乐起)
卖报人 看报看报,看一个卖十三香的青年学雷锋做好事,主动照顾残疾人受到群众的表扬。
(二人下,声音渐远)
春节晚会小品节目
1990年 《相亲》-赵本山 黄晓娟
1991年 《小九老乐》-赵本山 杨蕾
1992年 《我想有个家》-赵本山 黄晓娟
1993年 《老拜年》-赵本山 阎淑萍 王中青 苏杰
1994年 春节晚会因来晚未排上
1995年 《牛大叔“提干”》-赵本山 范伟 张玉屏
1996年 《三鞭子》-赵本山 范伟 李海
1997年 《红高粱模特队》-赵本山 范伟等
1998年 《拜年》-赵本山 范伟 高秀敏
1999年 《昨天 今天 明天》-赵本山 宋丹丹 崔永元
2000年 《钟点工》-赵本山 宋丹丹
2001年 《卖拐》-赵本山 范伟 高秀敏
2002年 《卖车》-赵本山 范伟 高秀敏
2003年 《心病》-赵本山 范伟 高秀敏
2004年 《送水工》-赵本山 范伟 高秀敏
2005年 《功夫》-赵本山 范伟 蔡维力 王小虎
2006年 《说事儿》-赵本山 宋丹丹 崔永元
2007年 《策划》—赵本山 宋丹丹 牛群
2008年 《火炬手》—赵本山 宋丹丹 刘流
2009年 《不差钱》—赵本山 毕福剑 小沈阳 毛毛(时长23分钟,是春晚有史以来最长的小品)
其它小品作品
早期小品(早期在地方台和综艺大观表演的小品)
《如此竞争》(1988 巩汉林)
《宝座》 (1988 黄晓娟 )
《小草》 (1989 )
《办班》 ( 句 号 李 静)
《税缘》 (1990 范 伟 高秀敏)
《瞎搅和》(1990 范 伟 田敬阳)
《老有少心》(1991 王中清)
《辅导》 (1993 李 静 白书茵)
《卖梨》 (1993 王 平 王 玲)
《老蔫完婚》(1993 黄晓娟)
《演员的烦恼》(1993 句 号 李 静)
《捐献》(1994 黄 宏 杨 蕾 郭 达 蔡 明 等)
《门神》(1994 范 伟)
《乱收费》(1994 范 伟)
《老伴》(1996 宋丹丹)
《城市打工妹》(1996 范 伟 王 薇)
中期小品
《儿子大了》(1998 范 伟)
《双簧村长讲话》(1998 潘长江)
《同学会》(1999 范 伟)
《说情》(1999 范 伟)
《有钱了》(2001 范 伟 高秀敏)
《老根断案》(2001 范 伟 王晓曦)
《面子》(2002 范 伟 高秀敏)
《警察与督察》(2002 范 伟)
《新编大忽悠》(2003 范 伟)
《有病没病》(2005 李政春 赵海燕 )
《出名》(2005 众弟子)
《过年了》
《送戏》(2007 刘 流 等)
《生日快乐》(2009 刘晓光 李 琳 苏小龙)
拉场戏
《驱邪》 (1987 李 静 李 海)
《1+1=?》 (1988 李 静)
《麻将豆腐》(1988 黄晓娟)
《大观灯》(1988 潘长江)
《马前泼水》
电视戏曲片
《摔三弦》(1984 王秀芬 陈佩云)
《双送鸭》1988
《双叩门》1988
《摘幌》1993
巩汉林老师作为春晚舞台上的老面孔,随着年龄增长,已经退出了春晚舞台。可他曾经带给我们的精彩表演,却会一直被观众牢记和喜欢,我个人最喜欢他饰演的小品《装修》和《开锁》,以及早期的作品《打工奇遇》。
巩汉林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也是一位戏剧表演艺术家。他的作品中,不仅有小品存在,还有电视剧和电影。相比电视剧和电影作品,巩老师的小品作品,更受大家喜欢,露脸的机会也更多。尤其是《春节联欢晚会》这样一个大舞台,登台就能够被全国的观众看到。
就我个人成长过程中,对巩汉林老师,下面这两个作品,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装修》《装修》这个作品,为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一同参演的搭档,还有黄宏和林永健两位老师。05年的自己,还是一个学生,对装修这件事不太了解,也不明白作品中的深意。一个个令人捧腹逗笑的包袱,随着三位老师的表演,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
时至今日《装修》小品中的场景,看上去依然很鲜活。也很具有代表性,他们是装修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当年看过这个小品,让我记住了“小锤40,大锤80”。
二、《开锁》时隔三年之后,这三位老师的组合,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这一次表演的节目叫《开锁》,也有了董卿老师的加入,让三位老师身边,终于有了一位大美女。老师们的作品,都很前卫,十多年前表演的作品主题,到今天来看,依然十分的常见。
开锁也是城市生活中,最常遇到的情况,因为忘记了密码箱的钥匙,从而引发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几位老师的作品,十分的经典,也给春晚的舞台,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他们的年龄在不断增加,却将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全国的观众。
本山小品文本:如此竞争
小品如此竞争
[叫卖声“豆芽菜贱了!”“花生米五香的!”“皇姑雪糕!”“大哥吃饭了吗?有各种炒菜、各种拼盘、啤酒、白酒、火锅涮羊肉,主食有烧麦水饺、薰肉大饼,吃点吧大哥。”
十三香(巩汉林) (唱)小小的纸四四方方, 东汉蔡伦造出纸张。 若问纸张有何用, 各位听我说端祥。 记者用它写稿件, 作家用它编文章, 工程师用它绘图纸, 医生用它开药方。 纸张落到我的手, 张张包的都是十三香。
卖报人(赵本山?) 瞧一瞧,看一看,《法制报》《故事报》,新出版的《电视报》。有传奇,有侦破,有讽刺,有幽 默。供欣赏供娱乐,受教育开眼界。看一看吧,十七岁的少女失踪之迷,七十二岁的老太太为什么 改嫁……
十三香 哎哎,你往哪走,再走就踩人啦!
卖报人 哎呀,这好么样地从哪儿冒出来个大活人呢!
十三香 啥叫冒出来的,我早就来了。
卖报人 你啥时候来的?
十三香 才刚来的。
卖报人 干啥来了?
十三香 卖十三香。
卖报人 不知道这地方有人了吗?
十三香 有人了?在哪呢?
卖报人 在这儿!这疙瘩我打去年就承包了。
十三香 你老说话可真逗,这是市场,又不是你家炕头儿!
卖报人 你这人咋这么隔路?占了人家的地盘还不讲理。
十三香 哪是你的地盘?
卖报人 这儿!我划圈儿的地方就是我的!
十三香 哎哎,别捅了,捅撒了花椒面你赔不起!
卖报人 怕捅撒了你就麻溜儿换地方!
十三香 凭啥换地方,你还有个先来后到没有?
卖报人 有哇,我昨个就来了!
十三香 我前儿个就来了!
卖报人 我打去年就在这儿卖报!
十三香 要照这么说,我爷爷打光绪那年就在这卖十三香!
卖报人 我卖报是政府批准的!
十三香 我卖十三香也有营业执照。
卖报人 我卖报是宣传法制宣传改革。
十三香 我卖十三香也是搞活经济为人民服务。
卖报人 你别跟我穷白话了,趁早给我挪窝吧!
十三香 我今儿个说啥也不能挪地方!
卖报人 你不挪?
十三香 不挪!
卖报人 你今儿个不挪明儿个也得挪。
十三香 我今儿个不挪,明儿个也不挪,头年儿我是不挪地方了。
卖报人 你烂到这地方吧,到了过年还兴出一堆蘑菇!
十三香 你……
卖报人 卖报卖报!《法制报》、《故事报》,内容丰富,中看中瞧……
十三香 (唱)好啦都来买我的十三香, 上好花椒八角大料, 陈皮肉桂加良姜, 丁香木香亲哥俩, 同胞姐妹是大小茴香。 买回家中把菜做, 鸡鸭鱼肉都喷喷香。 (与顾客搭话)
三角一包五角两包,买几包?
卖报人 看报看报!专业户银元上当受骗,电影明星刘晓庆聘请律师打官司。看一看吧,不法商贩以假乱真,树 皮、锯末、中药渣冒充胡椒面儿,骗人钱财,看一看吧!
十三香 哎哎,你怎么不买了?
卖报人 看报看报,醒腔开窍。你要看什么?《故事报》,两角一张。
十三香 (唱)各位明公要听好, 要买报纸你可仔细地瞧, 五分一张卖两角。 买到家里你犯熬糟。 学生看了这种报, 上街打架亮刮刀, 你妻看了这种报, 第三者插足她学会了。
卖报人 (拿报给买者,听到十三香人所唱买者不要,走开。)你在那磨叨啥呢?唱你的十三香呗,叨咕些啥玩艺 儿,乱七八糟的。
十三香 我愿意说你管得着吗!我的嘴不是长在我自己的鼻子下边吗!
卖报人 那是啊,要长到猫尾巴下边那就不是你的嘴了!
十三香 哎呀,你巧骂人,好你个瞎……
卖报人 什么?
十三香 (忙改口)瞎……夏…… (唱)夏天热,冬天凉, 冬夏离不了这十三香。 亲朋好友来聚会, 扎起围裙下厨房。 煎炒烹炸你味道美, 人人夸你的手艺强。 可赛王母的蟠桃宴, 胜过老君的灵丹香。 “鹿鸣春”请你作报告, 御膳酒楼也请你赏光。 刘敬贤厨师登门拜访, 才知你用的是十三香。 (与顾客对话)谁买?三角一包五角两包!
卖报人 看报看报,惊险离奇,内容丰富,看,小两口为发财走上邪路;看,婆媳二人怎样争风吃醋;呵,讲 法制讲文明健康长寿讲卫生。看一看,小商小贩,坑蒙拐骗,中药渣子冒充十三香,吃了肚子痛。买 吧买吧,请买《法制报》,《故事报》。
十三香 (对顾客)你咋不要了?多给你加一勺。
卖报人 看报看报!学法用法心明眼亮,提高警惕,永不上当!
十三香 哎!卖报的!
卖报人 你跟谁说话呢?
十三香 跟你呀!
卖报人 跟我说话你咋就哎哎哎地呢?
十三香 少费话!你那报纸上有什么锯末子花椒面吗?
卖报人 这话说的,没有咋能说吗!
十三香 我看看你这报。
卖报人 你随便看行吗?公安局都不检查我,你算老几呀?!
十三香 我……我买一张!
卖报人 你买一张?腰里带钱了吗?
十三香 嘿!不是对你吹呀,连报社我都能买下来!来,拿一张!
卖报人 你有钱上报社买去,我这报一般人还不卖。看报!看报!《法制报》、《故事报》、新出版的《电视报 》,曲折惊险,今古奇观。
十三香 (改用女人声音)我买一张报。
卖报人 你要什么报?
十三香 让我挑挑!
卖报人 (抽鼻子,嗅嗅)嗯?这怎么有股花椒面味儿呢? (将报纸抱紧)
十三香 (发火)我买报!
卖报人 我不卖!
十三香 不卖离我远点!
卖报人 (笑)离远了怕你想我。卖报!卖报!
十三香 (赌气地)十三香咧,谁买十三香!
卖报人 你咋不喊了?
十三香 我歇一会儿。
卖报人 我看你也是毛驴拉车——
十三香 怎么个意思?
卖报人 没长劲儿!
十三香 你有劲儿你倒是喊哪!
卖报人 现在几点了?
十三香 还是昨个儿那时候。
卖报人 还是……
十三香 你再卖一会吧,我把地方让给你。
卖报人 还卖啥呀!这车也不叫了,人也不闹了,天也不早了,家里边老伴把烧酒都烫好了,我也不跟你搅了, 我走了!
十三香 看着点道儿,别走火葬场去!
卖报人 没事儿上你家干啥去?!
十三香 我……嗨!又吃亏了!
卖报人 吃亏是你自个找的!今儿个卖多少钱哪?
十三香 二百多块。
卖报人 二百五吧!
十三香 你才二百五呢!
卖报人 我在旁边听明白儿的,一包你也没鼓捣出去呀!
十三香 我没卖出去,你也没卖出去!
卖报人 兄弟,这么办吧,我成全成全你,买你一包十三香。
十三香 咋地?你要买我的十三香?
卖报人 啊,我看你挺上火的,回去再喝点啥,明儿个谁和我搅合?!
十三香 那中,我也照顾照顾你,卖给别人三角一包……
卖报人 卖给我呢?
十三香 五角一包!
卖报人 还涨了。
十三香 买不买吧,不买我可要拜拜了。
卖报人 买!不就是五角钱吗?!拿两包!
十三香 掏钱吧!
卖报人 你交货!
十三香 给你!两包,加了厚的!
卖报人 (闻)这还真是正经玩艺!
十三香 你给钱!
卖报人 钱有,就是票大点儿,怕你找不开。
十三香 多大票?
卖报人 五十元一张的。
十三香 你……你这不是找别扭吗?
卖报人 找不开吧?这么办吧,我送你一套报纸,你回去好好学学!
十三香 你拿报纸换我的十三香。
卖报人 你还吃亏咋地?这么一整咱俩不都开张了吗?要不多晦气呀?
十三香 喂,我说,你这报纸上也没有什么中药渣子冒充十三香的事呀!
卖报人 没有吗?
十三香 没有!
卖报人 听说下期就登了!
十三香 那你是成心搅我的买卖!
卖报人 你不也搅我了吗?咱俩一还一报,两顶!
十三香 哼!反正遇见你我是倒了霉了!
卖报人 怕倒霉你明个就别来了。
十三香 不来?没那么容易!
卖报人 你还来?
十三香 还来!
卖报人 还来这儿?
十三香 在这儿!
卖报人 一言为定!
十三香 定死了。明儿个见!
卖报人 回来!
十三香 你还咋地?
卖报人 你就这么自己走了?一点感情也没有?领着我点!
十三香 我该你的!(音乐起)
卖报人 看报看报,看一个卖十三香的青年学雷锋做好事,主动照顾残疾人受到群众的表扬。
(二人下,声音渐远)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其实就是那个二锅头,兑着那个白开水!”
因为作品包袱密集、梗有趣,于春晚爆红,这几句台词也流传于大街小巷。
站在赵丽蓉身边的精瘦男主演,名誉地位也跟着爆红,他就是巩汉林。
赵丽蓉和巩汉林,舞台上是亲密的搭档,携手创作了无数经典。
舞台下,两人更是以“母子”相称,互相照顾彼此生活。
直到1999年,赵丽蓉不幸离世,这对“母子搭档”才于舞台上消失。
而失去了“老搭档”的巩汉林,21年来只上过两次春晚。
出身曲艺世家、干着农活考上大学
巩汉林于1957年出生于沈阳。
因父母都是河南的曲艺演员,所以巩汉林从小就在剧团长大。
父母遗传给的曲艺天赋,加上浓烈的艺术氛围
为巩汉林以后的从艺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时期的巩汉林一直是学校文艺队的骨干成员
他最擅于模仿唐杰忠和马季的相声,能达到惟妙惟肖的程度。
很快到了饥荒时期,因为营养不良
一副瘦弱身板的巩汉林经常被学校里的大孩子拿来开玩笑。
1976年,为了响应国家的“上山下乡”政策
巩汉林和同学们去了农村参加劳动活动。
他后来回忆这段生活说
“吃饭都是“白菜汤”,准确来说应该是“汤白菜”,因为白菜实在太少了。”
恢复高考之后,巩汉林考上了辽宁大学中文系。
因为专业缘故,巩汉林被分配到了教育局,端上了“铁饭碗”。
他并不满意,一身文艺细胞的他还是想进曲艺团搞艺术。
那时的巩汉林还不知道,他不但会在曲艺团遇到了自己命定的女主角金珠
还顺利拜偶像唐杰忠为师。
为恋人做红裙,拜师唐杰忠,搭档赵本山、蔡明
进曲艺团不久,巩汉林结识了同事金珠
眉清目秀的金珠很快就被刻苦用功的巩汉林吸引。
有道是“女主男,隔层纱”,为了能经常和巩汉林接触,不喜欢毛笔字的金珠
甚至主动让他教给自己写毛笔字
看着明媚大气的金珠,巩汉林也是时常会脸红。
巩汉林和金珠就这样一笔笔写出了“爱”字。
热恋中的巩汉林还会给金珠做衣服
有一次他给金珠亲手缝了件绚丽夺目的红色长裙。
却没想到穿上红裙没多久的金珠,就被领导叫去谈话
“影响不好,快把裙子换掉”
回到家后,巩汉林和金珠捧着红裙笑作一团。
1981年,风衣很是流行,心灵手巧的巩汉林立马仿照着当时的式样做了两件。
和金珠穿起了情侣装。
藉藉无名之时,巩汉林就这样力所能及的给金珠浪漫。
闲暇之余,巩汉林就爱给妻子金珠模仿唐杰忠的相声
日子一长,一个念头就在巩汉林心中滋生了。
那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拜相声演员唐杰忠为师,唐杰忠已在中央广播乐团任职。
1988年,唐杰忠在沈阳有次演出
拜师心切的巩汉林辗转托朋友表达了自己拜师的愿望。
唐杰忠多方打听确认好巩汉林的人品之后,双方才行了“拜师礼”。
1988年,巩汉林终于得到了在电视台出演小品的机会。
赵本山在辽宁卫视上准备了一个名叫《如此竞争》的小品
缺少一个卖“十三香”的助演。
机会最终花落巩汉林,原因就是他精瘦的形象像极了“小贩”。
而巩汉林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不惜买了很多次十三香,只为了听小贩“吆喝”。
有时他还让小贩吆喝一遍,自己学一遍,搞得小贩哭笑不得。
演完“十三香小贩”后的巩汉林学会了一口正宗的唐山话
这也为他日后遇到同说一口流利唐山话的赵丽蓉,做好了铺垫。
由于小品的大获成功,巩汉林得到了非常多的演出机会
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他带着妻子金珠来到了北京。
师傅唐杰忠全权安排了他们的吃住问题,还送了他们一台彩电作为礼物。
1990年,巩汉林在春晚上表演了小品《打麻将》,搭档是岳红。
反响平平,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1991年,巩汉林又带来了小品《陌生人》,这次的搭档是蔡明。
但他和蔡明也没有发生什么化学反应,作品的反响十分不好。
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巩汉林这匹“千里马”
却很快迎来了他的“伯乐”!
结缘赵丽蓉、受“干妈”力捧,火爆大江南北
巩汉林的伯乐便是说一口流利唐山话的赵丽蓉。
赵丽蓉虽然大字不识,但却是著名表演艺术家。
巩汉林第一次见“大腕”赵丽蓉时,心里很忐忑
对赵丽蓉万分尊敬,打招呼时嘴还瓢了。
没想到赵丽蓉却用一口唐山话热情地回应自己。
缓解了巩汉林紧张的,也化解了尴尬的气氛。
因为对巩汉林的印象不错,赵丽蓉决定启用他参演自己的作品《妈妈的今天》。
由于巩汉林前两次的小品效果并不好,有很多人不看好他
“得换掉巩汉林,这个新人实在不怎么样。”
但赵丽蓉却严厉地回绝了对方
“人已经请来了,也早就说好了
家人也都等着看他在春晚上的表演,现在换掉他让他怎么和家里人说,要给年轻演员机会”
很久之后,听说了这件事的巩汉林还专门找到赵丽蓉,给她鞠了一躬
“谢谢你,赵老师”
赵丽蓉老师并没有邀功,还夸赞巩汉林天赋高、勤奋刻苦,是块搞文艺的好料
并决意收他作“干儿子”。
就这样,两人不仅成了台上的固定搭档,还成了台下的母子。
闲暇时间,赵丽蓉还经常 一桌子菜,邀请巩汉林和妻子金珠到家里来做客
赵丽蓉亲自下厨,为小夫妻解馋。
巩汉林和妻子也经常陪同赵丽蓉四处 旅游 散心
比起“干母子”,他们的相处更像“亲母子”。
赵丽蓉的亲儿子甚至经常开玩笑说
“妈对干儿子更好,很偏心”
在事业上,随着和“干妈”赵丽蓉的一次次合作,巩汉林逐渐成了春晚的“常驻演员”。
在“干妈”赵丽蓉的相辅相成之下
身材精瘦的巩汉林也树立了独树一帜的喜剧表演风格。
1995年,在表演两人合作的经典作品《如此包装》时,赵丽蓉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状况。
原来她在小品中有一个单膝跪地的动作
但她差点摔到了地上后,又凭借快速的舞台反应,将摔到了地上的手抬了起来。
演完小品后,观众的笑声还未停止,赵丽蓉就被巩汉林搀扶着下了台。
作为“干儿子”的巩汉林对赵丽蓉的身体非常关心。
有一次还为了争取赵丽蓉的休息时间
一向性情温和的巩汉林还与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
但即便如此,病魔还是未曾放缓走向赵丽蓉的脚步。
1999年,和“干儿子”巩汉林合作的《老将出马》,成了赵丽蓉的遗作。
肺癌晚期的赵丽蓉十分放不下巩汉林,病床上还忍着病痛对他进行了告诫
“一定要认真对待作品,要讲究不能将就”
说完这句话不久,没熬过千禧年前的赵丽蓉就撒手人寰
妻子金珠给远在外地的巩汉林打了个电话
“妈走了”
在舞台逗乐大家的巩汉林久久没有回话
只是拿手机的手不停地抖,等他发觉时,眼泪已经淌了一脸。
赵丽蓉葬礼上,巩汉林更是心痛到差点晕厥。
随着赵丽蓉的离世,巩汉林也逐渐“形单影只”
虽然赵丽蓉早已为他安排了新搭档。
“干妈”病逝前为此铺路,巩汉林感念赵丽蓉、照顾其家人
赵丽蓉为“干儿子”巩汉林寻找的新搭档是——黄宏。
2008年的小品《整修》,由巩汉林和黄宏、林永健合作。
节目虽然整体效果不错,但观众只记得黄宏边抡锤子边说“八十!八十!”
2010年,巩汉林和黄宏一起合作了小品《美丽的尴尬》。
这是巩汉林第17次登春晚,也是一次登上春晚了。
之后,春晚舞台又陆陆续续的向巩汉林发出了几次邀请,但他都拒绝了。
巩汉林说
“没有遇见合适的剧本,不能对不起观众”
他一直秉承着“干妈”赵丽蓉的遗愿,名利场中始终保持着清醒。
2020年12月26日,综艺《我要上春晚》邀请到了巩汉林
节目中他又回忆起了当年和“干妈”赵丽蓉合作的温馨瞬间,不禁令人热泪盈眶。
小品《打工奇遇》中,结尾需要赵丽蓉写“货真价实”4个大字。
但台本一开始定的是“童叟无欺,货真价实”8个字
为了不在舞台上丢丑,已经快70岁的赵丽蓉甚至在家中闭关修炼了半个月。
为了对得起观众,她将那几个字练了无数次。
赵丽蓉对于巩汉林来说,是“干妈”,是“搭档”,是“偶像”,是“导师”
更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工匠”。
而恰恰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深深的影响着巩汉林
让他始终秉承着赵丽蓉的遗愿
“就算不接戏,也不能乱接戏,要脚踏实地。”
而恰恰是如此敬业的赵丽蓉,却在另一部作品《如此包装》中,“失误”出现了“一跪”。
后来,赵丽蓉的儿子还专门上节目,讲过“那一跪”的背后故事。
因为赵丽蓉有多年的习武经历,所以早年受伤后
有一块细小的骨头卡在膝盖骨中间,以致于她经常饱受腿痛的困扰。
而做手术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剧里春晚仅剩15天
在自己身体与观众面前,赵丽蓉果断选了后者。
这才造就了舞台上那经典的“一跪”。
巩汉林就深受“干妈”赵丽蓉“那一跪”的影响
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只讲究不将就”。
绝不拿劣质作品来侮辱观众的眼。
因为赵丽蓉生前对“干儿子”巩汉林有恩
所以巩汉林也在“干妈”逝世后,对其家人多加照拂。
对于赵丽蓉的亲生儿子,巩汉林逢年过节就会给对方打问候电话
天冷提醒对方多添衣,节日寄去很多礼品。
赵丽蓉老师“冥诞”时,巩汉林还会亲自前去,陪同悼念。
两人相处像亲兄弟一般,赵丽蓉的儿子很是感谢巩汉林的照顾。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为子期摔琴
赵丽蓉逝世后,巩汉林也消失在春晚舞台上很久了。
失去“老搭档”的他如今已经64岁了,虽然没有再登春晚舞台
但他经常会在短视频平台和家人一起拍些幽默风趣的小段子。
巩汉林曾经也表示过“随时准备为观众服务”
期待巩汉林能站在春晚舞台上,让观众们有幸赏其风采!
十三香小品叫“如此竞争”
早期的小品(早期在地方台和综艺大观表演的小品)
赵本山和巩汉林在1988年合作的《如此竞争》
参考看了多少遍也看不腻
1986年开始从事喜剧小品创作及表演至今。在近百余个节目中,《街头奇遇》获1992年全国曲艺小品大奖赛一等奖,《拍电视》获全国曲艺节“牡丹奖”,《如此包装》、《打工奇遇》、《鞋钉》、《老将出马》等作品分别荣获1995、1996、199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全国观众最爱的节目小品 类一等奖,在话剧《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担任男主角。与赵本山合作的作品有《如此竞争》、和潘长江合作的作品有《对缝》。1990春节联欢晚会《打麻将》巩汉林 岳红
1991春节联欢晚会《陌生人》巩汉林、蔡明
1992春节联欢晚会《妈妈的今天》赵丽蓉 巩汉林 李文启
1995春节联欢晚会《如此包装》赵丽蓉 、巩汉林、孟薇等
1996春节联欢晚会《打工奇遇》赵丽蓉 、巩汉林、金珠等
1997春节联欢晚会《鞋钉》黄宏 巩汉林
1998春节联欢晚会《功夫令》赵丽蓉 巩汉林
1999春节联欢晚会《老将出马》赵丽蓉 巩汉林等
2000春节联欢晚会《同桌的她》潘长江、巩汉林 王思懿
2002春节联欢晚会《花盆儿》黄宏 巩汉林 凯莉
2004春节联欢晚会《都市外乡人》巩汉林 柏青 韩再芬
2005春节联欢晚会《装修》黄宏、 巩汉林、 林永健
2006春节联欢晚会《邻居》黄宏 、巩汉林、 刘亚津、林永健
2008春节联欢晚会《开锁》黄宏、 林永健、 巩汉林、 董卿
2009春节联欢晚会《黄豆黄》黄宏、巩汉林、魏积安、黄晓娟
2010春节联欢晚会《美丽的尴尬》黄宏、巩汉林、林永健、金玉婷
赵本山如此竞争台词
(唱)小小的纸四四方方,
东汉蔡伦造出纸张。
若问纸张有何用,
各位听我说端祥。
记者用它写稿件,
作家用它编文章,
工程师用它绘图纸,
医生用它开药方。
纸张落到我的手,
张张包的都是十三香。
卖报人(赵本山?) 瞧一瞧,看一看,《法制报》《故事报》,新出版的《电视报》。有传奇,有侦破,有讽刺,有幽 默。供欣赏供娱乐,受教育开眼界。看一看吧,十七岁的少女失踪之迷,七十二岁的老太太为什么 改嫁……
十三香 哎哎,你往哪走,再走就踩人啦!
卖报人 哎呀,这好么样地从哪儿冒出来个大活人呢!
十三香 啥叫冒出来的,我早就来了。
卖报人 你啥时候来的?
十三香 才刚来的。
卖报人 干啥来了?
十三香 卖十三香。
卖报人 不知道这地方有人了吗?
十三香 有人了?在哪呢?
卖报人 在这儿!这疙瘩我打去年就承包了。
十三香 你老说话可真逗,这是市场,又不是你家炕头儿!
卖报人 你这人咋这么隔路?占了人家的地盘还不讲理。
十三香 哪是你的地盘?
卖报人 这儿!我划圈儿的地方就是我的!
十三香 哎哎,别捅了,捅撒了花椒面你赔不起!
卖报人 怕捅撒了你就麻溜儿换地方!
十三香 凭啥换地方,你还有个先来后到没有?
卖报人 有哇,我昨个就来了!
十三香 我前儿个就来了!
卖报人 我打去年就在这儿卖报!
十三香 要照这么说,我爷爷打光绪那年就在这卖十三香!
卖报人 我卖报是政府批准的!
十三香 我卖十三香也有营业执照。
卖报人 我卖报是宣传法制宣传改革。
十三香 我卖十三香也是搞活经济为人民服务。
卖报人 你别跟我穷白话了,趁早给我挪窝吧!
十三香 我今儿个说啥也不能挪地方!
卖报人 你不挪?
十三香 不挪!
卖报人 你今儿个不挪明儿个也得挪。
十三香 我今儿个不挪,明儿个也不挪,头年儿我是不挪地方了。
卖报人 你烂到这地方吧,到了过年还兴出一堆蘑菇!
十三香 你……
卖报人 卖报卖报!《法制报》、《故事报》,内容丰富,中看中瞧……
十三香 (唱)好啦都来买我的十三香,
上好花椒八角大料,
陈皮肉桂加良姜,
丁香木香亲哥俩,
同胞姐妹是大小茴香。
买回家中把菜做,
鸡鸭鱼肉都喷喷香。
(与顾客搭话)
三角一包五角两包,买几包?
卖报人 看报看报!专业户银元上当受骗,电影明星刘晓庆聘请律师打官司。看一看吧,不法商贩以假乱真,树 皮、锯末、中药渣冒充胡椒面儿,骗人钱财,看一看吧!
十三香 哎哎,你怎么不买了?
卖报人 看报看报,醒腔开窍。你要看什么?《故事报》,两角一张。
十三香 (唱)各位明公要听好,
要买报纸你可仔细地瞧,
五分一张卖两角。
买到家里你犯熬糟。
学生看了这种报,
上街打架亮刮刀,
你妻看了这种报,
第三者插足她学会了。
卖报人 (拿报给买者,听到十三香人所唱买者不要,走开。)你在那磨叨啥呢?唱你的十三香呗,叨咕些啥玩艺 儿,乱七八糟的。
十三香 我愿意说你管得着吗!我的嘴不是长在我自己的鼻子下边吗!
卖报人 那是啊,要长到猫尾巴下边那就不是你的嘴了!
十三香 哎呀,你巧骂人,好你个瞎……
卖报人 什么?
十三香 (忙改口)瞎……夏……
(唱)夏天热,冬天凉,
冬夏离不了这十三香。
亲朋好友来聚会,
扎起围裙下厨房。
煎炒烹炸你味道美,
人人夸你的手艺强。
可赛王母的蟠桃宴,
胜过老君的灵丹香。
“鹿鸣春”请你作报告,
御膳酒楼也请你赏光。
刘敬贤厨师登门拜访,
才知你用的是十三香。
(与顾客对话)谁买?三角一包五角两包!卖报人 看报看报,惊险离奇,内容丰富,看,小两口为发财走上邪路;看,婆媳二人怎样争风吃醋;呵,讲 法制讲文明健康长寿讲卫生。看一看,小商小贩,坑蒙拐骗,中药渣子冒充十三香,吃了肚子痛。买 吧买吧,请买《法制报》,《故事报》。
十三香 (对顾客)你咋不要了?多给你加一勺。
卖报人 看报看报!学法用法心明眼亮,提高警惕,永不上当!
十三香 哎!卖报的!
卖报人 你跟谁说话呢?
十三香 跟你呀!
卖报人 跟我说话你咋就哎哎哎地呢?
十三香 少费话!你那报纸上有什么锯末子花椒面吗?
卖报人 这话说的,没有咋能说吗!
十三香 我看看你这报。
卖报人 你随便看行吗?公安局都不检查我,你算老几呀?!
十三香 我……我买一张!
卖报人 你买一张?腰里带钱了吗?
十三香 嘿!不是对你吹呀,连报社我都能买下来!来,拿一张!
卖报人 你有钱上报社买去,我这报一般人还不卖。看报!看报!《法制报》、《故事报》、新出版的《电视报 》,曲折惊险,今古奇观。
十三香 (改用女人声音)我买一张报。
卖报人 你要什么报?
十三香 让我挑挑!
卖报人 (抽鼻子,嗅嗅)嗯?这怎么有股花椒面味儿呢?
(将报纸抱紧)
十三香 (发火)我买报!
卖报人 我不卖!
十三香 不卖离我远点!
卖报人 (笑)离远了怕你想我。卖报!卖报!
十三香 (赌气地)十三香咧,谁买十三香!
卖报人 你咋不喊了?
十三香 我歇一会儿。
卖报人 我看你也是毛驴拉车——
十三香 怎么个意思?
卖报人 没长劲儿!
十三香 你有劲儿你倒是喊哪!
卖报人 现在几点了?
十三香 还是昨个儿那时候。
卖报人 还是……
十三香 你再卖一会吧,我把地方让给你。
卖报人 还卖啥呀!这车也不叫了,人也不闹了,天也不早了,家里边老伴把烧酒都烫好了,我也不跟你搅了, 我走了!
十三香 看着点道儿,别走火葬场去!
卖报人 没事儿上你家干啥去?!
十三香 我……嗨!又吃亏了!
卖报人 吃亏是你自个找的!今儿个卖多少钱哪?
十三香 二百多块。
卖报人 二百五吧!
十三香 你才二百五呢!
卖报人 我在旁边听明白儿的,一包你也没鼓捣出去呀!
十三香 我没卖出去,你也没卖出去!
卖报人 兄弟,这么办吧,我成全成全你,买你一包十三香。
十三香 咋地?你要买我的十三香?
卖报人 啊,我看你挺上火的,回去再喝点啥,明儿个谁和我搅合?!
十三香 那中,我也照顾照顾你,卖给别人三角一包……
卖报人 卖给我呢?
十三香 五角一包!
卖报人 还涨了。
十三香 买不买吧,不买我可要拜拜了。
卖报人 买!不就是五角钱吗?!拿两包!
十三香 掏钱吧!
卖报人 你交货!
十三香 给你!两包,加了厚的!
卖报人 (闻)这还真是正经玩艺!
十三香 你给钱!
卖报人 钱有,就是票大点儿,怕你找不开。
十三香 多大票?
卖报人 五十元一张的。
十三香 你……你这不是找别扭吗?
卖报人 找不开吧?这么办吧,我送你一套报纸,你回去好好学学!
十三香 你拿报纸换我的十三香。
卖报人 你还吃亏咋地?这么一整咱俩不都开张了吗?要不多晦气呀?
十三香 喂,我说,你这报纸上也没有什么中药渣子冒充十三香的事呀!
卖报人 没有吗?
十三香 没有!
卖报人 听说下期就登了!
十三香 那你是成心搅我的买卖!
卖报人 你不也搅我了吗?咱俩一还一报,两顶!
十三香 哼!反正遇见你我是倒了霉了!
卖报人 怕倒霉你明个就别来了。
十三香 不来?没那么容易!
卖报人 你还来?
十三香 还来!
卖报人 还来这儿?
十三香 在这儿!
卖报人 一言为定!
十三香 定死了。明儿个见!
卖报人 回来!
十三香 你还咋地?
卖报人 你就这么自己走了?一点感情也没有?领着我点!
十三香 我该你的!(音乐起)
卖报人 看报看报,看一个卖十三香的青年学雷锋做好事,主动照顾残疾人受到群众的表扬。
(二人下,声音渐远)
这是小品《如此竞争》(赵本山、巩汉林)。
台词☆中国安铁
(唱)小小的纸四四方方,
东汉蔡伦造出纸张。
若问纸张有何用,
各位听我说端祥。
记者用它写稿件,
作家用它编文章,
工程师用它绘图纸,
医生用它开药方。
纸张落到我的手,
张张包的都是十三香。
卖报人(赵本山?) 瞧一瞧,看一看,《法制报》《故事报》,新出版的《电视报》。有传奇,有侦破,有讽刺,有幽 默。供欣赏供娱乐,受教育开眼界。看一看吧,十七岁的少女失踪之迷,七十二岁的老太太为什么 改嫁……
十三香 哎哎,你往哪走,再走就踩人啦!
卖报人 哎呀,这好么样地从哪儿冒出来个大活人呢!
十三香 啥叫冒出来的,我早就来了。
卖报人 你啥时候来的?
十三香 才刚来的。
卖报人 干啥来了?
十三香 卖十三香。
卖报人 不知道这地方有人了吗?
十三香 有人了?在哪呢?
卖报人 在这儿!这疙瘩我打去年就承包了。
十三香 你老说话可真逗,这是市场,又不是你家炕头儿!
卖报人 你这人咋这么隔路?占了人家的地盘还不讲理。
十三香 哪是你的地盘?
卖报人 这儿!我划圈儿的地方就是我的!
十三香 哎哎,别捅了,捅撒了花椒面你赔不起!
卖报人 怕捅撒了你就麻溜儿换地方!
十三香 凭啥换地方,你还有个先来后到没有?
卖报人 有哇,我昨个就来了!
十三香 我前儿个就来了!
卖报人 我打去年就在这儿卖报!
十三香 要照这么说,我爷爷打光绪那年就在这卖十三香!
卖报人 我卖报是政府批准的!
十三香 我卖十三香也有营业执照。
卖报人 我卖报是宣传法制宣传改革。
十三香 我卖十三香也是搞活经济为人民服务。
卖报人 你别跟我穷白话了,趁早给我挪窝吧!
十三香 我今儿个说啥也不能挪地方!
卖报人 你不挪?
十三香 不挪!
卖报人 你今儿个不挪明儿个也得挪。
十三香 我今儿个不挪,明儿个也不挪,头年儿我是不挪地方了。
卖报人 你烂到这地方吧,到了过年还兴出一堆蘑菇!
十三香 你……
卖报人 卖报卖报!《法制报》、《故事报》,内容丰富,中看中瞧……
十三香 (唱)好啦都来买我的十三香,
上好花椒八角大料,
陈皮肉桂加良姜,
丁香木香亲哥俩,
同胞姐妹是大小茴香。
买回家中把菜做,
鸡鸭鱼肉都喷喷香。
(与顾客搭话)
三角一包五角两包,买几包?
卖报人 看报看报!专业户银元上当受骗,电影明星刘晓庆聘请律师打官司。看一看吧,不法商贩以假乱真,树 皮、锯末、中药渣冒充胡椒面儿,骗人钱财,看一看吧!
十三香 哎哎,你怎么不买了?
卖报人 看报看报,醒腔开窍。你要看什么?《故事报》,两角一张。
十三香 (唱)各位明公要听好,
要买报纸你可仔细地瞧,
五分一张卖两角。
买到家里你犯熬糟。
学生看了这种报,
上街打架亮刮刀,
你妻看了这种报,
第三者插足她学会了。
卖报人 (拿报给买者,听到十三香人所唱买者不要,走开。)你在那磨叨啥呢?唱你的十三香呗,叨咕些啥玩艺 儿,乱七八糟的。
十三香 我愿意说你管得着吗!我的嘴不是长在我自己的鼻子下边吗!
卖报人 那是啊,要长到猫尾巴下边那就不是你的嘴了!
十三香 哎呀,你巧骂人,好你个瞎……
卖报人 什么?
十三香 (忙改口)瞎……夏……
(唱)夏天热,冬天凉,
冬夏离不了这十三香。
亲朋好友来聚会,
扎起围裙下厨房。
煎炒烹炸你味道美,
人人夸你的手艺强。
可赛王母的蟠桃宴,
胜过老君的灵丹香。
“鹿鸣春”请你作报告,
御膳酒楼也请你赏光。
刘敬贤厨师登门拜访,
才知你用的是十三香。
(与顾客对话)谁买?三角一包五角两包!
卖报人 看报看报,惊险离奇,内容丰富,看,小两口为发财走上邪路;看,婆媳二人怎样争风吃醋;呵,讲 法制讲文明健康长寿讲卫生。看一看,小商小贩,坑蒙拐骗,中药渣子冒充十三香,吃了肚子痛。买 吧买吧,请买《法制报》,《故事报》。
十三香 (对顾客)你咋不要了?多给你加一勺。
卖报人 看报看报!学法用法心明眼亮,提高警惕,永不上当!
十三香 哎!卖报的!
卖报人 你跟谁说话呢?
十三香 跟你呀!
卖报人 跟我说话你咋就哎哎哎地呢?
十三香 少费话!你那报纸上有什么锯末子花椒面吗?
卖报人 这话说的,没有咋能说吗!
十三香 我看看你这报。
卖报人 你随便看行吗?公安局都不检查我,你算老几呀?!
十三香 我……我买一张!
卖报人 你买一张?腰里带钱了吗?
十三香 嘿!不是对你吹呀,连报社我都能买下来!来,拿一张!
卖报人 你有钱上报社买去,我这报一般人还不卖。看报!看报!《法制报》、《故事报》、新出版的《电视报 》,曲折惊险,今古奇观。
十三香 (改用女人声音)我买一张报。
卖报人 你要什么报?
十三香 让我挑挑!
卖报人 (抽鼻子,嗅嗅)嗯?这怎么有股花椒面味儿呢?
(将报纸抱紧)
十三香 (发火)我买报!
卖报人 我不卖!
十三香 不卖离我远点!
卖报人 (笑)离远了怕你想我。卖报!卖报!
十三香 (赌气地)十三香咧,谁买十三香!
卖报人 你咋不喊了?
十三香 我歇一会儿。
卖报人 我看你也是毛驴拉车——
十三香 怎么个意思?
卖报人 没长劲儿!
十三香 你有劲儿你倒是喊哪!
卖报人 现在几点了?
十三香 还是昨个儿那时候。
卖报人 还是……
十三香 你再卖一会吧,我把地方让给你。
卖报人 还卖啥呀!这车也不叫了,人也不闹了,天也不早了,家里边老伴把烧酒都烫好了,我也不跟你搅了, 我走了!
十三香 看着点道儿,别走火葬场去!
卖报人 没事儿上你家干啥去?!
十三香 我……嗨!又吃亏了!
卖报人 吃亏是你自个找的!今儿个卖多少钱哪?
十三香 二百多块。
卖报人 二百五吧!
十三香 你才二百五呢!
卖报人 我在旁边听明白儿的,一包你也没鼓捣出去呀!
十三香 我没卖出去,你也没卖出去!
卖报人 兄弟,这么办吧,我成全成全你,买你一包十三香。
十三香 咋地?你要买我的十三香?
卖报人 啊,我看你挺上火的,回去再喝点啥,明儿个谁和我搅合?!
十三香 那中,我也照顾照顾你,卖给别人三角一包……
卖报人 卖给我呢?
十三香 五角一包!
卖报人 还涨了。
十三香 买不买吧,不买我可要拜拜了。
卖报人 买!不就是五角钱吗?!拿两包!
十三香 掏钱吧!
卖报人 你交货!
十三香 给你!两包,加了厚的!
卖报人 (闻)这还真是正经玩艺!
十三香 你给钱!
卖报人 钱有,就是票大点儿,怕你找不开。
十三香 多大票?
卖报人 五十元一张的。
十三香 你……你这不是找别扭吗?
卖报人 找不开吧?这么办吧,我送你一套报纸,你回去好好学学!
十三香 你拿报纸换我的十三香。
卖报人 你还吃亏咋地?这么一整咱俩不都开张了吗?要不多晦气呀?
十三香 喂,我说,你这报纸上也没有什么中药渣子冒充十三香的事呀!
卖报人 没有吗?
十三香 没有!
卖报人 听说下期就登了!
十三香 那你是成心搅我的买卖!
卖报人 你不也搅我了吗?咱俩一还一报,两顶!
十三香 哼!反正遇见你我是倒了霉了!
卖报人 怕倒霉你明个就别来了。
十三香 不来?没那么容易!
卖报人 你还来?
十三香 还来!
卖报人 还来这儿?
十三香 在这儿!
卖报人 一言为定!
十三香 定死了。明儿个见!
卖报人 回来!
十三香 你还咋地?
卖报人 你就这么自己走了?一点感情也没有?领着我点!
十三香 我该你的!(音乐起)
卖报人 看报看报,看一个卖十三香的青年学雷锋做好事,主动照顾残疾人受到群众的表扬。
(二人下,声音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