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英文是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
历史沿革
13-14世纪在爪哇形成强大帝国、16世纪末沦为荷兰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独立,1950年8月成立共和国。1954年8月脱离荷印联邦。
1967年,印尼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目前东盟已拥有10个成员国,印尼是最具影响力的成员之一。
印度尼西亚属于亚洲。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
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
主要景点
1、古迹
婆罗浮屠佛干革命塔,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佛塔,为世界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素以“印尼的金字塔”之称。
2、巴厘岛
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区,是爪哇以东小巽他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面积约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巴厘西距首都雅加达约1千多公里,与首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隔海相望,相距仅1.6公里。
3、雅加达
雅加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雅加达城区分为两个部分,北面滨海地区是旧城,为海运和商业中心。南面是新区,为行政中心。今天已连成一片,难以区分。雅加达市中心的独立广场,绿草如茵,群芳争艳。广场东面是国家宫,原是荷兰总督的官邸,现为印度尼西亚的总统府。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印度尼西亚
历史
印度尼西亚一词源自希腊语的印度(Indus)及岛屿(nèsos),指印度各岛。此名称自18世纪即已存在,早于独立的印度尼西亚。
英国民族学家乔治·温莎·尔耳于1850年发表了“Indunesians”一词,但其较偏好使用“Malayunesians”-指东印度群岛及马来群岛的居民。在同篇期刊中,尔耳的学生詹姆士·理查森·洛根则以“Indonesia”指东印度群岛。
但荷兰学界不使用印度尼西亚(Indonesia)一词,而使用马来群岛(Maleische Archipel)、荷兰东印度群岛(Nederlandsch Oost Indië)等,而东印度(Indië)、东方(de Oost)及群岛(Insulinde)等词也相当常见。
至1900年后,印度尼西亚一词在荷兰以外的学术圈已被广泛使用,印度尼西亚国家主义团体也以该词为政治主张。
柏林洪堡大学的阿道夫·巴斯蒂安出版《Indonesien oder die Inseln des Malayischen Archipels》一书后,“印度尼西亚”的称呼更被广泛使用。
Ki Hajar Dewantara为首位采用该词的印度尼西亚学者,于1913年创设新闻局并命名为印度尼西亚新闻局(Indonesisch Pers-bureau)。
地理
印尼群岛分布于北纬6度、南纬11度,东经95度至141度之间,赤道贯穿全境,东西达5,300公里,南北约2,100公里,位居亚洲大陆及澳大利亚间,为太平洋、印度洋间要冲,在全球战略上居重要地位。
印度尼西亚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其中6,000个有人居住,较大的岛屿有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婆罗洲(印尼称加里曼丹岛,岛上有部分地区属马来西亚及文莱)、新几内亚岛(岛上有部分地区属巴布亚新几内亚)及苏拉威西岛。
岛群大致上可分为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马鲁古群岛及巴布亚四部分,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上,为印度尼西亚最大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泗水、万隆、棉兰及三宝珑。
印度尼西亚面积1913578.68km²、人口数2.68 亿。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1913578.68平方公里,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
截止到2021年2月,印度尼西亚总人口为2.68亿,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数百个民族,其中爪哇族人口占45%,巽他族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26%。
自然地理
印尼岛屿分布较为分散,主要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各岛内部多崎岖山地和丘陵,仅沿海有狭窄平原,并有浅海和珊瑚环绕。印度尼西亚数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
印度尼西亚不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是两个独立的国家。
一、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17,508个热带岛屿组成。岛屿四周环绕着白色的沙滩,许多岛屿至今尚无人居住,还有一些岛屿仍未命名。印尼群岛跨赤道两侧,位居亚洲大陆及澳大利亚之间,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其东西尖端之间的距离与伦敦到纽约之间的距离一样长。
二、印度
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
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
1、亚洲;
2、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Indonesia,英语Republicof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Indonesia)。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
从旅行的角度来说,印度尼西亚是个价格撩人,也很美很好玩的国家。这里又被称为“万岛之国”,拥有极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最高峰塞梅鲁火山(GunungSemeru)、地貌坑洼的布罗莫火山(Gunung
omo)以及龙目岛的林查尼火山,是户外探险者的天堂;度假天堂巴厘岛不仅拥有奢华的酒店文化,更是冲浪爱好者的最佳去处;参观爪哇岛最壮观的佛教寺庙遗址-婆罗浮屠,与柬埔寨吴哥窟、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并成为“东方四大奇迹”;到科莫多岛(Komodo)与世界上体积最大最凶猛的科莫多巨蜥来一次近距离接触;“潜水天堂”美娜、四王群岛及以锤头鲨群闻名的班达群岛等世界著名潜点则备受潜水爱好者的青睐。
印度尼西亚属于亚洲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主要景点
1、桑吉兰早期人类化石遗址
桑吉兰早期人类化石遗址从1936年至1941年进行挖掘,发现了早期原始人类化石,后来,50种化石在这里被发现,包括远古巨人,猿人直立人/直立人,占世界已知原始人类化石的一半。
2、苏门答腊热带雨林
苏门答腊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forest Sumatra)是印度尼西亚的景区,是世界第六大岛,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海和爪哇岛东南与爪哇岛遥接。面积为250万公顷,已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3、普兰巴南
普兰巴南(印尼语Candi Prambanan,或译作巴兰班南、普兰巴那)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离日惹市约18公里,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印度教建筑。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就是一个国家,即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国土面积1913578.68平方公里。
国名
印度尼西亚一词源自希腊语的印度(Indus)及岛屿(nèsos),指印度各岛。此名称自18世纪即已存在,早于独立的印度尼西亚。
英国民族学家乔治·温莎·尔耳于1850年发表了“Indunesians”一词,但其较偏好使用“Malayunesians”指东印度群岛及马来群岛的居民。
在同篇期刊中,尔耳的学生詹姆士·理查森·洛根则以“Indonesia”指东印度群岛。但荷兰学界不使用印度尼西亚一词,而使用马来群岛、荷兰东印度群岛等,而东印度、东方及群岛等词也相当常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