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成因多元,需警惕防范。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分娩时若经过产道感染,或是出生后奶瓶、奶嘴消毒不严格,甚至用不洁物品擦拭口腔,都可能引发鹅肝感染。母亲哺乳前乳头未清洁也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长期服用抗生素会扰乱新生儿肠道内的菌群平衡,这也是鹅口疮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疾病初期,婴儿口腔两颊粘膜上会出现像牛奶块一样的白斑状或片状物体。随着病情发展,这些病变会扩散到整个口腔粘膜,导致婴儿食欲下降,甚至因口腔疼痛而拒绝进食。
若病情严重,还可能引发口腔霉菌感染,进一步蔓延至下消化道,导致霉菌性肠炎等更严重病症。预防和治疗鹅口疮,首先要关注产妇的阴道健康状况,并严格对新生儿使用的餐具进行煮沸消毒。一旦发现婴儿口腔内出现类似乳瓣的斑点,应避免随意擦拭,以免引发粘膜损伤和感染。
对于治疗鹅口疮,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市面上常见的紫药水涂抹患处,每天一至两次。若病情未好转,可考虑使用制霉素涂抹。在此过程中,应避免用布擦拭患处,以免引发细菌感染。让我们携手守护新生儿的口腔健康,预防鹅口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