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脐带血库:现状、成本与安全的考量
在我国,脐带血库的兴起时间并不久远,但其发展势头迅猛。回溯历史,我国首家脐带血库——北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在1997年至1998年间峻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01年,国家卫生部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7省份建立脐带血库。
到了2005年,根据新实施的《血站管理办法》,脐带血库的管理被纳入到省部级环境卫生行政管理学部门。在北京、天津、山东和广东的脐带血库中,供公共使用的合格脐带血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份。
那么,脐带血的存储需要满足哪些标准呢?其成本又该如何计算?保存一份合格的脐带血,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流程,包括供者健康体检、获取知情同意、收集脐带血及母血标本采集等。这些流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据了解,创建一个5000份容量的公共脐带血库,其投入资金至少达到三千万人民币。以天津脐带血干细胞库为例,存储一份脐带血22年的费用约为1.五万元。
对于脐带血存储的安全性,人们仍有许多疑虑。尽管海外已有研究证实,保存十五年的脐带血干细胞身体外活力没有明显变化,但长期保存的安全性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脐带血库的实际操作是否严格符合规定仍存在疑虑。最近,有报道称上海市脐带血库的部分存血存在微生物污染问题,但消费者却未被及时告知。这无疑给脐带血库的安全性带来了挑战。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脐带血库的操作规范和安全。也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证实脐带血长期保存的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明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