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瑶瑶对妈妈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妈妈的心灵。她轻声说道:“妈妈,如果一个孩子在十岁之前没有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么他可能一生都无法真正爱上阅读。”虽然妈妈不解瑶瑶的这番言论从何而来,但深思之后,不得不认同她的话的确很有道理。
回顾瑶瑶的成长历程,妈妈在瑶瑶三四岁时就开始给她读她喜爱的故事书,包括童话故事、童谣以及那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到了六七岁,瑶瑶开始自己阅读带有拼音的书籍,并经常要求妈妈为她读书。那时的她对书籍的感情并不深厚。
如今的瑶瑶已经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且让妈妈欣喜的是,她已经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每当新小说买回来时,妈妈能看到她眼中的兴奋。大家都在看电视、聊天的时候,她却静静地坐在一旁读书。只要时间允许,瑶瑶都会沉浸在自己深爱的书籍中,并且与妈妈探讨默读和诵读的优劣,以及哪种方式更有助于记忆。
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孩子三四岁时,父母需要从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感受到书籍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许多东西都可以从书中获得,书籍会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并传授我们丰富的知识。父母要培养与孩子一起阅读的习惯,与孩子共同阅读他们感兴趣的书。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认同和重视,并一起探讨书中的情节,可以激发孩子更大的阅读兴趣。
如今,“亲子共读”是一个时尚词汇,意味着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仅能让亲子沟通没有距离,还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紧密。有些父母可能深有体会,当谈论到乡土文化或共同话题时,如果能运用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发表观点,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会瞬间拉近。与孩子一起阅读也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兴趣在读书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我们不会计较成败得失和辛劳;而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做起来则如同嚼蜡一般。
许多父母为孩子购买的课外读物大多是备考参考资料,这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读书无聊”的感觉。有些父母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却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因此孩子读起来会枯燥乏味,严重打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相反,当孩子有兴趣喜欢读一些书时,父母却认为这些书对孩子没有帮助而不允许孩子阅读。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讨厌读书。
像胡适幼时因偶然获得一册《水浒传》而引发了他对中国文学的深入研究,鲁迅先生因一册《山海经》被其内容的魅力所吸引。许多名人在艰难的童年时期都曾因难得的书籍丰富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改变了人生轨迹,铸就了未来的事业。许多父母会问自己,孩子学习什么才有效?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实际上,世上没有什么书籍是一定“有用”的。即使是所谓的“有用”的书,如果不真正运用也是无用的;而对于许多看似“无用”的书,其实也有其独特的用途。
那么,《水浒传》和《山海经》有什么用处呢?它们启蒙了两位大文学家。中国古典诗词有什么用处呢?对于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而言,古诗词的雅致精美是学习的必备内容。历史全书有什么用处呢?它会拓宽孩子的视野和胸怀。童年时期培养的阅读习惯和吸取的知识,是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